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外侧裂皮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接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手术患者 。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背景下, 对照组实施皮层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外侧裂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 Barthel 评分、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6.7%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为 6.7% ,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的手术效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皮层手术相比,外侧裂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改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身体指标,促进病情的改善。外侧裂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 标签: 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 经外侧裂入路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侧裂皮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外侧裂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皮层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肿清除与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组织,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镜下侧裂皮层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显微镜下侧裂治疗,对照组给予皮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6~18个月的随访,分析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而言,进行显微镜下侧裂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血肿清楚干净的特点,属于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首选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镜下 经侧裂入路 经颞叶皮层入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外侧裂岛清除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皮质。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皮质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外侧裂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象是2022年-2023年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64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皮质手术)与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外侧裂手术),比较两组术后24h内行颅脑CT复查,评估两组血肿清除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评估并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ADL分级。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等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组织,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外侧裂入路 经颞叶入路 显微镜 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裂岛皮质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41岁(四分位数间距39~43岁),男性29例(56.8%),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位数6.0分(四分位数间距5.5~7.0分),基线血肿体积中位数38.0 ml(34.5~47.5 ml)。侧裂岛组21例(41.2%),皮质组30例(58.8%);转归良好31例(60.8%),转归不良20例(39.2%)。侧裂岛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各项基线临床资料与皮质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皮质组相比,侧裂岛组术中出血量和血肿残留更少,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比例(33.3%对63.3%;χ2=4.449,P=0.035)更低,使用脱水药物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但两组转归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对56.7%;χ2=0.518,P=0.47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优势比0.128,95%置信区间0.017~0.977;P=0.047)和住院时间较长(优势比1.402,95%置信区间1.065~1.844;P=0.016)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对于行血肿清除术的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尽管采用侧裂岛的患者转归与皮质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更具优势。

  • 标签: 脑出血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年轻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侧裂,皮层显微手术对HICH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的是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收的32例HICH患者,分两组,各16例;皮层显微手术是常规组的方式,侧裂显微手术为试验组方法,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为HICH患者施行侧裂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皮层显微手术,该手术所带来的创伤非常轻微,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经侧裂入路 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下窝位置深而隐蔽,解剖结构复杂,又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颅底骨孔进入本区域。对于原发于中颅底或由他处侵犯到该区,甚至侵入颅内的肿瘤,治疗上有许多困难。下窝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周围有骨性结构阻挡,显露比较困难。我院2004年2月-2008年3月采用下窝手术治疗患者共15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颞下窝入路 手术难度 护理 手术治疗 解剖结构 血管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幕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结合本组15例就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4例,症状好转7例,症状加重2例,死于并发症2例。结论:小脑幕切除岩斜医肿瘤,术野较大,肿瘤显露清楚,且能避开脑神经的阻挡,多能做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肿瘤。

  • 标签: 经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 岩斜区 颅底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裂显微手术切除岛胶质瘤的方法。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外侧裂,对21例岛胶质瘤患者进行广泛性切除。结果2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病理按WHO分级分类,提示星形细胞瘤15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17例患者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生活状态基本同术前;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全运动性失语,高压氧康复治疗后恢复良好。21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至少进行2次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无继发癫痫发生。结论岛胶质瘤可以通过外侧裂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而不损伤重要的脑神经功能。充分解剖外侧裂,利用脑组织的自然解剖间隙,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外侧裂-岛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单纯基底节区内囊以外的血肿患者,其中经外侧裂-岛显微手术治疗21例,皮质手术治疗28例。从手术方法、血肿暴露、血肿清除难易、术中止血、术中脑组织损伤、术后复查、患者恢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外侧裂-岛上回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组比较,在72h再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中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侧裂-岛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优于上回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上回入路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翼点手术治疗严重额脑外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3年 5月至 2015年 5月我院收治的改良翼点手术治疗严重额脑外伤患者 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其中完全康复 40例,占 66.67%;缓解 18例,占 30.00%;无效死亡 2例,占 3.33%,效果显著。结论: 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改良翼点手术治疗严重额脑外伤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改良翼点入路手术 严重额颞叶脑外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确诊日期的奇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3)与小骨瓣组(n=63)。小骨瓣组通过小骨瓣进行手术,参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的ADL分级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小骨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的数值水平明显更优(P

  • 标签: 小骨瓣经侧颞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小骨瓣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3月份到2020年6月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数字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含48例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含48例患者,采取小骨瓣手术,对比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ADL定级,评价手术综合疗效。 结果 观察组Ⅰ级例数为17例,对照组Ⅰ级6例。术后恢复良好率,观察组35.42%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58%高于观察组2.08%;血肿清除率:对照组83.33%低于观察组97.92%,上述数据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骨瓣经侧颞入路 高血压出血 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腋窝与胸乳腔镜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腋窝腔镜甲状腺切除、25例胸乳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腋窝手术时间[(129.0±17.91)min]较胸乳[(142.0±22.75)min]短,术后引流量[(61.0±43.84)ml]较胸乳[(94.0±59.46)ml]少,术后患者对切口满意度较胸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腋窝在处理单侧甲状腺疾病方面优于胸乳,美容效果较好,两种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腋窝路径 胸乳路径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为减轻对脑组织的牵拉,一个同时切除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下窝的颅底肿瘤,作者采用颧弓游离额下手术方法.成功地对9例同时或分别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顾下窝的肿瘤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其中镜下全切6例,次全及大部切除3例。实践表明,颧弓游离翎下对同时或分别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下窝肿瘤显露满意,且对额叶脑组织的牵拉轻微,是一较为理想的显微颅底外科的手术

  • 标签: 颅中窝 颅后窝 颞下窝肿瘤 手术径路 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显微镜下锁孔对比,评价神经内镜下额锁孔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5例,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额锁孔手术治疗51例(神经内镜组),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54例(显微镜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间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显微镜组比较,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术后1周GC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AD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锁孔和神经内镜下额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神经功能,但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更早。

  • 标签: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经改良翼点显微手术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癫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皮层脑电监测下经改良翼点显微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6年,按谭氏分类法评价手术效果,满意25例(78.1%,25/32)、显著改善3例(9.4%,3/32)、效果良好4例(12.5%,4/32)。术后出现同向性偏盲1例(3.1%),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经改良翼点显微手术切除致痫灶是治疗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颞叶癫痫 皮层脑电图 显微外科手术 改良翼点入路
  • 简介:目的观察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小脑幕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拟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具(10侧)国人男性尸头标本,模拟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小脑幕,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以及底内侧区后部脑沟、脑回和动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选择3例底内侧区后部肿瘤患者,施行小脑上小脑幕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小脑上小脑幕手术可直接到达底内侧区后部,显露海马旁回后部、舌状回前部、梭状回及大脑后动脉P3段及其下分支。5具(10侧)尸头标本均存在鼻状沟和侧副沟,但是二者不连续,鼻状沟于前部将海马旁回与梭状回分开,侧副沟于后部将二者分开,前距状沟将海马旁回与舌状回分开,扣带回峡、舌状回前部分别与海马旁回后部汇合,枕沟将梭状回与下回分开。底内侧区后部主要由大脑后动脉下分支供血,其中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下总动脉,后者发出下前动脉和下后动脉供应底;2具(2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下中动脉和下后动脉供应底;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发出海马动脉、下前动脉和下后动脉供应底。静脉均引流入基底静脉。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施行小脑上小脑幕底内侧区后部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疗效满意。结论小脑上小脑幕手术能够较好显露底内侧区后部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该的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处理底内侧区后部病变。

  • 标签: 神经内窥镜检查 显微外科手术 海马旁回 星形细胞瘤 尸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