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且总结胃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施行肠内营养期间开展规范化护理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胃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施行肠内营养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给予病人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堵管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肠内营养达标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手术之后3天体重增加比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施行肠内营养病人中开展规范化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堵管率,提升临床肠内营养达标率,使病人手术之后的营养情况获得改善,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与X线下放置鼻胃空肠管的比较情况。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2018年2月入我院进行鼻胃空肠管放置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经胃镜置管,对照组采取X线透视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放置空肠管的操作时间、成功率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放置空肠管的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置空肠管的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镜放置鼻胃空肠管相较于X线透视下置管,具有省时、操作简便、患者不适感轻、成功率高的优点,可以作为进行鼻胃空肠管放置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鼻胃管与鼻肠管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57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鼻胃管与鼻肠管联合置管方式的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7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均在入院后2天内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均治愈,治疗时间3~7天;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56/57);其中出现腹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57)。结论鼻胃管联合鼻肠管用用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前庭囊肿患者采取经鼻内镜改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比组(12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镜改良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填塞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并用视觉模拟法(VAS)评测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4.1±0.8)mL、术后填塞时间为0、术后VAS评分为(1.0±0.3)分,分别别与对比组的(31.7±3.8)min、(19.4±3.2)mL、(30.5±2.1)h、(5.2±0.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操作便捷,创伤小,术后不需填塞,且术后疼痛小,优于传统术式,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其胃肠减压的产生的作用。方法在来我院就诊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42例,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为选取时间,使用随机数字表将42例患者均分两组,各组21例,将采取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等。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组间对比差异证实为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胃肠减压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实施在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胃肠减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施予传统的鼻胃管置入肠胃的减压治疗,研究组患者施予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胃肠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治疗成功率、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等。结果研究组成功率为92.00%较参照组的40.00%高(P<0.05);研究组的胃肠减压量、腹围、气液平面的消失时间较参照组患者的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52d较参照组患者10.51d长(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实施在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胃肠减压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TC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5例.根据X线检查观察导管远端尖端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第3腰椎(thirdlumbarvertebrae,L3)为中心分为A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下缘以下),B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位置),C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上缘以上).记录首次使用TCC血液透析1h内导管动静脉端实际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间流量.结果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W检验,χ^2=11.5,Df=2,P=0.003(P<0.05).3组间血流量是不同的,A组平均血流量235.3±25.5ml/min,B组平均血流量249.5±18.1ml/min,C组平均血流量234.7±26.8ml/min.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P(A组/B组)0.013,P(B组/C组)0.001,P(C组/A组)0.722,其中P(B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静脉置入TCC流量与导管远端尖端位置有关,导管尖端在腰椎L3位置血流量最佳.腰椎L3水平可能是导管尖端在下腔静脉的最佳位置.各组导管尖端位置流量不同可能与下腔静脉解剖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