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维生素A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小儿乳牙萌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系统治疗的118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利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9例)和实验组(5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维生素AD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维生素AD突击治疗的方式,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乳牙萌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6.5%;实验组患儿乳牙月萌出率为76.3%,对照组为42.4%,P<0.05。结论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而的治疗中应用维生素AD突击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强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儿促进乳牙的萌出,因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保健食品维生素AD片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含量。方法:该供试品经皂化提取和浓缩后,以甲醇定容至10mL,经0.45μm滤过后采用INERTSIL.ODS-SP为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5和265nm。结果: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40~24.0μg/mL和0.8~4.0μg/mL,并与相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0和r =0.9990;测得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1%和98.34%。结论:该法可快速、灵敏、准确测定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含量,并应用于日常样品维生素AD片的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 A、 D水平对脑损伤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足月出生且伴有脑损伤的患儿 200名,其 100 名 婴儿出生后 1个月开始给予维生素 D400IU,持续约 12个月,后测量患儿维生素 D水平,另 100 名 婴儿出生后给予维生素 A1500IU,持续约 12月,后测量维生素 A水平,分别 比较患儿发育商和神经发育情况与维生素 AD 的关系 。结果 完成随访患儿共 200例, 12月后分别 测量维生素 AD 水平高低,并与发育商进行分析。维生素 AD 水平高的患儿,其发育商也高,智能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含量低的。结论 维生素 AD水平可降低脑损伤婴儿发育商低下的风险,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神经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过程中应用碳酸钙颗粒联合维生素AD滴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84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维生素AD滴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碳酸钙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期间应用碳酸钙颗粒联合维生素AD滴剂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患儿采取维生素AD+锌制剂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96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儿分别为98例。单一组仅采取维生素AD滴剂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维生素AD+锌制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5例(96.94%)显著高于单一组88例(89.80%)联合组感染性疾病发生几率20例(20.41%)显著低于单一组48例(48.9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腹泻病患儿采取维生素AD+锌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生素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科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儿呼吸道感染预防治疗,实验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增加维生素AD预防治疗,分析两组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免疫功能、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住院患儿维生素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显著,既可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又可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儿科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