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均为46例。参照组给予超声检查,实验组给予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诊断正确率为95.65%,参照组诊断正确率为82.61%,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磁共振 肛门脓肿 肛瘘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多数需要生后早期通过手术重建肛管。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是排便功能障碍,包括大便失禁、污粪、便秘等,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术者、患儿及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肛管功能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其方法和手段有多种,其中肛门直肠测压作为一种能够量化评估肛门直肠功能的辅助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术后肛管功能的评估中,对预后及再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肛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Ⅰ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接受腹腔镜Ⅰ期阑尾切除术治疗的269例儿童复杂性阑尾炎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81例,女88例;将45例儿童阑尾周围脓肿患儿作为A组,224例同期收治的其他复杂阑尾炎(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患儿作为B组。两组均行腹腔镜Ⅰ期阑尾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总费用、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Ⅰ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均无阑尾残端瘘出现。A组中位手术时间为73 min、中位住院天数为8 d、中位总费用为14 257.64元、中位术中出血量为5 ml、中位排气时间为24 h;B组中位手术时间为60 min、中位住院天数为6 d、中位总费用为11 743.84元、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 ml、中位排气时间为24 h,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术后肠梗阻6.7%(3/45)、腹腔残余脓肿4.4%(2/45)、切口感染4.4%(2/45);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术后肠梗阻3.1%(7/224)、腹腔残余脓肿2.7%(6/224)、切口感染4.5%(10/224),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Ⅰ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周围脓肿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阑尾周围脓肿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者,男女各7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9岁。肿瘤肉眼观呈息肉样或溃疡型改变。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大多呈巢状排列,部分围绕血管呈假菊形团样排列,梭形细胞呈条束状及鱼骨状排列;肿瘤细胞形态丰富,细胞呈上皮样、梭形及气球样改变,部分区域失黏附,胞质嗜双染或嗜酸性,核分裂象多见,细胞异型性显著,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部分肿瘤细胞中可见黑色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4例HMB45、S-100蛋白、SOX10及Melan A均为阳性。分子检测14例患者中有1例发现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659_1660insA移码突变,14例患者均未发现BRAF及NRAS突变。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0~95个月,10例存活,1例复发及3例发生转移的患者死亡。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确诊依赖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本组中1例患者发现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659_1660insA移码突变,可能会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结直肠术后扩肛与肛管引流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82例为在我院接受结直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n=41)、研究(n=41)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术后扩肛与肛管引流,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整体护理干预,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以上结果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结直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整体护理,可提升术后扩肛与肛管引流效果,并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疾病预后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整体护理 结直肠 扩肛 肛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结直肠术后扩肛与肛管引流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82例为在我院接受结直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n=41)、研究(n=41)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术后扩肛与肛管引流,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整体护理干预,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以上结果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结直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整体护理,可提升术后扩肛与肛管引流效果,并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疾病预后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整体护理 结直肠 扩肛 肛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联合应用大黄牡丹汤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7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常规组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则联合应用大黄牡丹汤与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2.31%显著更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43.59%(P

  • 标签: 大黄牡丹汤 手术治疗 阑尾周围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6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2020.03-2021.04)深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阑尾周围脓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后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间辽宁省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诊断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转移的52例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总生存的影响。结果随访时间为120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有无辅助治疗、转移瘤数目是影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后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OR=2.351,P=0.038)、有无辅助治疗(OR=0.073,P=0.041)、转移瘤数目(OR=0.545,P=0.016)是影响外科手术后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分期、有无辅助治疗、转移瘤数目是影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依据患者情况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模式可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

  • 标签: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转移 外科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有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轻,两组指标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腹腔镜手术 护理干预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并发肛周脓肿的危险因素,探讨其护理策略。方法将54例直肠癌术后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2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既可增强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肛周脓肿  危险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病例。患者女,84岁,因“咽痛、咽部不适1个月”以“扁桃体周围脓肿(右)”收入院。入院前于外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个月,症状无改善。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同时行诊断性穿刺,“脓腔”内抽出空气和血液,未抽出脓液。进一步行口咽CT、增强MR检查,考虑为恶性肿瘤,且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在局麻下行B超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入血液科进行分期后行化疗,6周期化疗结束复查未发现肿瘤残留。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中筛选9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作为分组依据,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47例纳入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纳入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手术 阑尾周围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经MM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1.87±7.52)岁,另选择同期经PP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2.68±7.1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6、24、72 h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后6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 P=0.807);观察组术后24、72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04,P<0.001; t=5.31, 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比77.08%, χ2=5.35,P=0.021),观察组术后肛门水肿、排便困难、便血、肛门疼痛及排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比33.33%, χ2=5.88, P=0.015);年龄、病程、内痔分度及治疗方法为患者预后相关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病程(>10年)、内痔分度(Ⅳ度)及治疗方法(PPH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MH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疗效满意。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内痔分度越高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通过早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静息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应用价值。方法: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取样63例,抽签分组,于2020年03月至2021.10月分别在我院行ISR治疗(n=32,实验组)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n=31,对照组),比较手术指标、并发症率、Wexner得分,观察术后恢复进度。结果:实验组手术、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并发症率3.13%,比22.58%的对照组低,术后Wexner(11.25±2.30)分,比对照组(13.62±1.94)分低,P<0.05。结论:相较于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ISR治疗安全性更优,可显著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加快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超低位直肠癌 括约肌间切除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