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技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室间隔缺损胎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纳入的时间段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所有患儿均使用超声诊断,观察超声诊断的结果并探究诊断技巧。结果本组3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伴有其他畸形的18例,占60.0%;单纯室间隔缺损12例,占40.0%;经过超声诊断,符合诊断标准的有28例,占93.3%,漏诊1例,误诊1例。结论采用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准确率较高,但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受到胎儿大小、孕妇身体情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注意避免外界干扰,提升检查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 胎儿室间隔缺损 诊断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产前及产后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12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于产前及产后行超声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的结果,统计产前检查的准确率,评价单纯室间隔缺损的类型、程度及心室水平分流状况。结果与产后检查结果对比,产前检查准确92例,准确率为76.7%,错误28例,错误率为23.3%;不同组别患儿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类型分布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孕晚期复查发现宫内自愈6例,占比5.0%;产后检查发现9例有自愈现象,占比7.5%;产后1年复查发现自愈4例,占比3.3%。确诊组患儿的缺损程度大于误诊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确诊组患儿的分流速度小于误诊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分流方向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在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诊断中可发挥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产前及产后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单纯室间隔缺损 产前 产后 超声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并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释放,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86例VSD患者中84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7.67%,2例封堵不成功转体外循环下修补.随访6~24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结论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配合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伞 超声心动图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本次研究我们抽取了20例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护理配合,并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对。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变换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得出结论,患者采取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同时结合了护理配合,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全胸腔镜 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行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全组26例患儿均成功进行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术治疗,全组2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成功率100%。结论围术期精心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使患儿创伤小,病情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花费。

  • 标签: 小切口 外科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提高手术配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5年7月新疆喀什地区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52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术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的完美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并安全送回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52名患儿均手术成功,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掌握和预测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充分准备、全面考虑、准确配合、保证手术质量,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右腋下小切口 室间隔缺损 手术室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70例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病例按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12h)和非早期拔管组(≥12h),比较两组在年龄、体重、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术前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或气管狭窄等方面的差异,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al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因素。结果6月龄以下患儿共70例,早期气管插管拔管51(7286%)例。早期拔管组患儿平均体重高于非早期拔管组患儿,分别为(558±122)kg和(476±10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1);早期拔管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分别为(3075±1133)min和(5755±1217)min,非早期拔管组患儿分别为(4847±2204)min和(8253±25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拔管组患儿室间隔缺损明显小于非早期拔管组患儿[(081±024cm)vs(107±02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和CPB时间是影响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因素。结论对于心内畸形简单但术前病情严重的低月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CPB时间是影响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婴儿 室间隔缺损 气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讨探分析在胸腔镜下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0例房间隔缺损型先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15)与对照组(n=15)。分别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娴熟的配合、良好的沟通、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缩短手术时间及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点所在。

  • 标签: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的护理办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优质护理),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2.0%(P<0.05)。结论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成人房间隔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备好术后常用物品;术后正确连接各管道、严密监测有创动脉压、有创中心静脉压、尿量、血气分析、严格控制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术前、术后以上护理措施,患者住院17天后痊愈出院。结论完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成人 房间隔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经皮室间隔消融术(PTSMA)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病例。其中男性17例(63%)、年龄49±8(32-62)岁、所有病例均在接受了药物治疗和PTSMA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达98±30mmHg(50-159mmHg)。术式包括了单纯改良Morrow术17例(63%),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1例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远期随访共19(13-38)月,随访率93%。全组病例近远期总死亡率为3.7%(n=1)。术后远期随访78%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96%。术后共有2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和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产生。超声提示绝大部分病例的左室流出道压差接近正常。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级者占93%。结论改良Morrow术可以安全的解除曾行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确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改良Morrow手术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经皮室间隔消融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对其实行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观察其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并且进行定期三月以及六月的随访。结果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无死亡、术后没有发生并发症,封堵的效果良好,术后随访行体格和超声检查时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性佳,手术创伤小的方式,在临床上有可观的前景。

  • 标签: 右径小切口 房间隔封堵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治疗的10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中,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小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 标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微创非体外循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方法对69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纠正心率失常,控制肺动脉高压。术后严密观察心率与心律的变化,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观察气道压力(呼吸机)、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并发症及时处理;加强各种管道管理与术后心理护理,做好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结果69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二次开胸止血3例,心律失常8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结论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保证手术疗效,术后充分评估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房间隔缺损伴大量腹水行腹腔穿刺引流术病人的护理。病人因先心病伴大量腹水入院,期间给予腹腔穿刺引流术。此类手术,为病人营造舒适环境,正确应用药物治疗,各项操作规范到位,正确更换敷料,做好心理护理等是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腹腔穿刺引流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TEE)、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最佳诊断方案。方法实验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总计30例。患者均行TTE、TEE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下房间隔缺损缺患者的具体损口、位置、部位、大小等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TTE与TEE诊断仅在测量缺损口内径上高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EE、TTE结合,在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面价值明显,为临床治疗工作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经食道三维超声 经胸超声 诊断价值 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