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节段性不稳在脊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2例脊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 X线机拍摄腰椎正侧位、左斜位、右斜位 X线片,分析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滑脱程度及病段可逆滑移范围的关系。结果:对比临床症状轻度患者与中度患者、重度患者的滑脱程度,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滑脱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比临床症状轻度患者与中度患者、重度患者的病段可逆滑移范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滑脱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节段性不稳的异常滑移是造成脊椎滑脱症产生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手术复位脊椎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脊椎滑脱患者CT与MR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65名脊椎滑脱患者临床数据,对比分析CT与MRI数据,分类统计各种组织损伤的诊断正确率及敏感率。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CT来说,MRI对于脊椎滑脱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RI诊断准确度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椎滑脱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在针对脊椎滑脱患者进行诊断是临床上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是明确患者病情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对照试验的形式,将MRI与CT影像学诊断方案应用于脊椎滑脱的病情诊疗中,最终结果发现相较于CT检查来说,MRI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对于明确患者的病情以及开展后续的治疗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简介:目的用力学原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椎滑脱的内在关系和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非手术组采用骨盆牵引结合推拿复位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34例患者术后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体全部为骨性融合,术前滑脱的椎体在术后完全或基本复位,无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患者出院时手术组优良率为97.06%,非手术组优良率为67.65%,手术组优良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手术组优良率94.12%,非手术组优良率52.94%,手术组优良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和脊椎滑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手术治疗保持了脊椎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范围,维持了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能取得很理想的近远期疗效。
简介:目的观察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一期病椎切除,单纯植骨融合、填充自体骨钛网或填充骨水泥钛网支撑,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2月~2005年4月对26例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患者实施后路一期病椎切除、脊髓减压,同时对良性、低度恶性肿瘤进行前路单纯植骨融合、填充自体骨钛网支撑,高度恶性肿瘤采用骨水泥钛网支撑,所有患者实施后路植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本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2岁(14~52岁)。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5例,骨囊肿2例,血管瘤5例,骨髓瘤3例,嗜酸性白细胞肉芽肿2例,骨巨细胞瘤6例,骨肉瘤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7例,D级3例,E级6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8年。术前疼痛24例,术后无疼痛22例(91.7%),疼痛减轻2例,疼痛缓解率95.8%。20例脊髓功能障碍者,14例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无恢复,脊髓功能改善率95%。6例患者出现8个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8.4%。结论胸段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临床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