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预测脑出血(ICH)血肿体积扩大的新方法。方法分析128例自发性脑内血肿的CT扫描图像。使用ABC/2方法和3D Slicer软件测量血肿体积,计算差值并与血肿形状分类比较其预测血肿体积扩大的效能(血肿体积扩大≥6.0 cm3;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结果患者首次头颅CT扫描用ABC/2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21.4±16.4)ml]较3D Slicer法[(17.7±14.0)ml]测量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9,P<0.001);患者第2次头颅CT扫描采用ABC/2方法[(26.3±21.8)ml]测量ICH血肿体积较同一方法首次测量值大[(21.4±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9,P<0.001)。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差值与规则形(r=0.628,P<0.05)、不规则形(r=0.603,P<0.05)、多叶形血肿体积扩大(r=0.591,P<0.05)均具有相关性。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6.0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866 vs 0.755,Z=2.496,P=0.013);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911 vs 0.731,Z=2.674,P=0.008)。结论与血肿形状类别相比,ABC/2和3D Slicer测量的体积差异可以更好地预测血肿的扩大。
简介:目的通过与FireVoxel软件测量的结果比较,探讨多田公式测量脑出血血肿体积的误差及适用范围。方法收集8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检查数据资料,分别采用多田公式和FireVoxel软件测量血肿体积。将患者按FireVoxel测量的血肿体积分为:<30mL组(47例),30~50mL组(30例),>50mL组(8例);按血肿形状分为:规则组(51例),不规则组(19例)和分叶状组(15例)。分别对不同血肿大小和形状组用FireVoxel软件法和多田公式法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血肿体积,多田公式法测量为(35.13±17.95)mL,FireVoxel软件法测量为(29.85±13.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田公式法测量的平均误差为5.28mL,误差率为(29.85±13.53)%。血肿体积<30mL组、30~50mL组及>50mL组的多田公式法测量结果的误差率分别为:(12.33±20.29)%,(22.67±20.99)%,(20.11±14.63)%。血肿形状规则组、不规则组及分叶状组的多田公式测量结果的误差率分别为:规则组(4.43±11.78)%,不规则组(32.89±14.34)%,分叶状组(37.98±19.23)%。结论多田公式是一种粗略的脑部血肿体积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结果有较明显的误差,误差与血肿的大小及形状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腰间盘突出所致下腰痛(lower back pain,LBP)患者脑灰质体积及基于小世界网络方法的脑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LBP患者及2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进行了fMRI扫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比较两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为了反映整体网络效率,通过脑网络的统计研究来比较两组间脑网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BP涉及多个脑功能区灰质体积减小(P<0.001);LBP的大脑网络表现出明显更长的特征路径长度(P<0.001),更低的集聚系数(P=0.001)、全局及局部效率(P<0.001),并倾向于具有不稳定且效率低下的大脑网络结构。此外,LBP患者在多个脑区均呈现了功能连接性的显著降低(P<0.001)。结论LBP引起多个脑区灰质萎缩及脑网络结构拓扑属性损害,为揭示LBP疼痛调节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相关技术探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患者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CPR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于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和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和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方法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比较病例组与HC组之间大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 GMV)及fALFF值的差异,并获得有差异脑区信息。同时分析病例组差异脑区影像参数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13例,HC组13例。病例组实施MRI检查时mRS评分为3分者1例,2分者3例,1分者5例。病例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HC组(P<0.001)。与HC组相比,病例组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左侧颞上回、颞横回GMV明显减小;病例组左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fALFF值明显减低,而右侧壳核fALFF值明显增加(高斯随机场方法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簇水平P<0.05)。此外,病例组右侧壳核的fALFF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0,P=0.021)。结论CPR患者可出现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和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VBM和fALFF方法可用于客观评价CPR成功患者脑功能活动受损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共病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的脑灰质体积变化及静息状态下部分脑区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选取ADHD-200样本数据库中22例ADHD伴ODD(ADHD-ODD组)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不伴ODD的ADHD儿童(ADHD组,n=22)及正常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n=22),进行结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对脑灰质体积进行分析,并选择体积变化脑区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全脑功能连接的分析。脑灰质体积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功能连接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HD-ODD组的左侧小脑前叶(MNI:x,y,z=-19.5,-42,-18)及右侧小脑前叶(MNI:x,y,z=19.5,-39,-21)体积减小。左侧小脑前叶与左侧额上回、额中回(MNI:x,y,z=-24,19,43)、右侧额上回、额中回(MNI:x,y,z=30,9,45)、双侧楔前叶、后扣带回(MNI:x,y,z=-6,-35,24)功能连接增强。与ADHD组相比,ADHD-ODD组的右侧小脑前叶(MNI:x,y,z=19.5,-37.5,-22.5)体积缩小。右侧小脑前叶与双侧额上回、额中回、额内侧回、前扣带回、后扣带回(MNI:x,y,z=18,-12,42)、双侧楔叶(MNI:x,y,z=9,-87,27)、舌回功能连接增强。结论ADHD共病ODD儿童的小脑体积减小,与大脑多个脑区存在过度功能连接,这可能是其认知、情感及行为障碍的神经病理基础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本体感觉的改变和脑结构重塑的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纳入经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单纯右侧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且右利手男性患者18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活动水平相匹配的右利手健康男性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膝关节稳定度测试仪(Kneelax3,荷兰)、等速肌力测试系统(ISOmed2000,美国)、改良的星偏移平衡测试(mSEBT)、单腿跳距离(SHD)测试等设备和方法对受试的胫骨前移程度(APST)、主动关节位置觉(AART)、平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脑结构图像使用磁共振成像设备(3.0T)采集并使用SPM 8软件进行分析,并分析脑标准灰质体积变化与患者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APST、AART、mSEBT、SHD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左侧小脑脚1区部位标准灰质体积显著增大,右侧大脑的辅助运动区、顶上回、顶下缘角回、尾状核和海马旁回部位显著减小。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右侧辅助运动区、顶上回、顶下缘角回、尾状核的标准灰质体积变化与mSEBT得分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且脑结构发生了可塑性改变;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运动控制策略由皮质向皮质下运动控制策略转移;mSEBT可间接反映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脑结构的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法(voxel-based morphological analysis,VBM)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大脑灰质体积改变区域,以期提供临床病理生理方面的新思路。材料与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招募了17例V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头部三维T1加权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采用VBM技术对两组大脑灰质体积进行比较,探索与该疾病病理生理相关的局部灰质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M患者小脑、小脑蚓部、前扣带回、眶部额中回、右颞横回,枕颞内侧回、右侧角回体积减少(P<0.001,FEW校正)。结论VM患者存在多个疼痛伤害性和多感觉整合性脑区域的灰质体积异常,出现体积改变的中枢性脑区域可能参与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认知正常老年人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18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分为短睡眠时间组(n=46,睡眠时间<7 h)和长睡眠时间组(n=72,睡眠时间≥7 h)。采集T1 MRI数据并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分割脑区。分别分析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左侧丘脑(r=0.445,P=0.030)、尾状核(r=0.371,P=0.048)以及右侧海马(r=0.334,P=0.076)、杏仁核(r=0.445,P=0.030)、丘脑(r=0.371,P=0.048)、尾状核(r=0.414,P=0.036)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睡眠<7 h认知正常老年人中,睡眠时间和多数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呈正相关。老年人睡眠时间可能与脑区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线栓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的两种评价方法间的相关性,为评价该模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标准。方法:2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术前、缺血即刻、缺血2h、再灌注即刻、再灌注24h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监测各组小鼠脑血流量变化,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行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相关分析判断脑血流量变化与梗死体积百分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异常,TTC染色显示出明显的脑梗死,梗死侧脑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即刻、缺血2h小鼠脑血流量变化与再灌注24h脑梗死体积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55、0.28(P〈0.05)。结论:缺血即刻的皮层血流变化与梗死体积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小鼠脑血流量变化是除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以外另一种可判断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成功的可靠且实用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性抑郁症(anxious depression,AD)患者与非焦虑性抑郁症(non anxious depression,NA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的差异,及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招募抑郁症患者150例,同时招募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62例。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估抑郁症患者的严重程度,按照HAMD-17的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是否≥7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AD组(n=80)与NAD组(n=70)。对所有被试进行3.0 T静息态结构磁共振扫描。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结构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rest工具包计算三组被试脑灰质体积的差异,在SPSS 19.0软件中使用post-hoc t test进行组间事后比较。对AD组与NAD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脑区的脑灰质体积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NAD组比较,AD组右侧额中回(MNI:x=28.5,y=21.0,z=48.0,t=-4.83,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P<0.05/3)、左背外侧额上回(MNI:x=-18.0,y=27.0,z=43.5,t=-6.08,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P<0.05/3)灰质体积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AD患者右侧额中回体积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的自知力评分呈负相关(r=-0.36,P=0.001,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结论与NAD相比,AD患者的前额叶体积下降,与AD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其中右侧额中回体积减小可以作为自知力受损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学标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与不伴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改变特征及不同睡眠障碍主诉与患者临床情况及脑灰质体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46例及体检中心招募的健康对照者38名。根据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PDSS总分≤82分或任何一项评分<5分被认为存在睡眠障碍)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伴睡眠障碍(PD-S,n=26)和不伴睡眠障碍(PD-nS,n=20)两组。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患者的认知、运动、焦虑抑郁、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对所有受试者的灰质体积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其与帕金森病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D-nS组较对照组双侧边缘叶、海马旁回、杏仁核、扣带回、海马、右侧小脑、双侧额颞叶、双侧枕叶及左侧顶叶灰质体积萎缩;PD-S组较对照组双侧边缘叶、海马旁回、杏仁核、右侧小脑、双侧额颞叶及双侧顶枕叶灰质体积萎缩。PD-S组较PD-nS组的焦虑抑郁[(HAMA评分:(12.04±5.32)分与(7.25±4.68)分,t=-3.18,P=0.003;HAMD评分:(12.19±5.59)分与(6.95±3.19)分,t=-4.01,P<0.001]及非运动症状评分[NMSQ评分:(12.92±5.18)分与(9.90±4.10)分,t=-2.14,P=0.038]更高,生活质量更差[PDQ-39评分:(35.31±22.01)分与(22.40±9.00)分,t=-2.71,P=0.010],左侧岛叶及左侧额顶叶灰质体积减小(P<0.001,未校正,体素>100)。帕金森病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与右侧颞中回(β=0.006,95%CI 0.002~0.010,P=0.003)、左侧额中回(β=0.006,95%CI 0.002~0.010,P=0.002)、右侧小脑(β=0.014,95%CI 0.005~0.023,P=0.003)和右侧枕中回(β=0.017,95%CI 0.011~0.024,P<0.001)灰质体积具有相关性。帕金森病患者夜间不宁状态与左侧边缘叶、双侧枕叶、右侧小脑及顶叶灰质体积减小有关(β=0.008,95%CI 0.006~0.010,P<0.001),夜尿症状与双侧边缘叶、右侧顶下回、双侧额叶体积减小有关(β=0.010,95%CI 0.008~0.013,P<0.001),白天过度嗜睡与右侧枕叶、左侧颞叶体积减少有关(β=0.014,95%CI 0.010~0.019,P<0.001),部分脑区(双侧额叶、左侧边缘叶及扣带回)代偿性增大(P<0.001,未校正,体素>60)。结论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与其焦虑抑郁状态、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相关。伴有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改变,可能与其睡眠质量、夜间不宁状态、夜尿及白天过度嗜睡症状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其与执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41名ESRD患者(ESRD组)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相匹配的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均接受头颅3D-T1WI MRI扫描及执行功能行为学测试,采用VBM方法测量两组脑灰质体积,使用SPM 12软件对两组脑灰质体积进行双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差异性,并将ESRD组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执行功能测试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SRD组前扣带回、双侧中扣带回、双侧岛叶、左侧额中回、左侧颞横回、左侧海马及左侧尾状核灰质体积显著变小(P<0.05,FWE校正)。前扣带回、左侧中扣带回及左侧岛叶灰质体积与连线测试A (trail making test A,TMT-A)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前扣带回、双侧岛叶、左侧额中回、左侧颞横回及左侧海马灰质体积与数字符号转换测试(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ESRD患者脑灰质结构存在异常,且扣带回、前额叶及颞叶部分脑区灰质萎缩与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早发性抑郁症(EOD)患者脑灰质体积(GMV)异常及不同脑区的协同改变。方法对60例首发未用药EOD患者(病例组)与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6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3.0 T 3D T1WI高分辨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的方法得到全脑GM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被试GMV是否存在差异,选取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结构协变网络(SCN)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例组差异脑区GMV与病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眶额叶皮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双侧楔前叶GMV升高(P<0.05,FDR校正)。以右侧眶额叶皮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作为种子点进行SCN分析发现病例组存在异常的协变脑区,主要位于额、顶、颞、枕叶皮层及边缘系统、小脑(P<0.05,FDR校正)。此外,病例组右侧眶额叶皮质(r=-0.314,P=0.015)、左侧楔前叶(r=-0.283,P=0.029)GMV与病程呈负相关,右侧背外侧前额叶GMV与HAMD17评分中焦虑/躯体化因子(r=0.331,P=0.010)、左侧楔前叶GMV与HAMD17评分中体质量因子(r=0.255,P=0.049)呈正相关。结论首发未用药EOD患者前额叶、顶叶部分脑区GMV存在异常改变,并且大脑中存在更广泛的协变脑区和结构连接。另外,部分脑区GMV异常改变与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前额叶及顶叶部分脑区或许可成为客观评价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受损的生物学标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PS术后门脉显影及肝脏体积对术后肝功能及发生HE的影响。方法对9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按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脏体积及术后即刻门脉显影情况分组,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观察术后肝功能损害情况及有无发生HE,分析各组中肝功能损害情况及H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TIPS术后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但绝大部分均能逐渐恢复。本组中1例出现肝功能损伤进展,最后并发肺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腹腔内出血于术后3天死亡。肝功能Child A级组HE发病率10%(3/30),Child B级组HE发病率19.23%(10/52),Child C级组HE发病率41.67%(5/12),肝功能C级患者HE发病率明显高于A、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门脉显影好的甲组中HE发病率17.81%(13/73),显影差的乙组中HE发病率23.81%(5/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体积A组中HE发病率9.52%(4/42),B组中HE发病率26.92%(14/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后即刻门脉显影好坏与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率无明显相关;肝脏体积越小,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越高。
简介:目的评估极早产和/或极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时脑体积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和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0月20日,纳入暴露组为出生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g、非暴露组为出生胎龄38~42周且出生体重≥2500g、队列终点(13~18岁)时使用MRI行脑体积测量的队列研究,排除出生时存在先天畸形或其他先天性疾病、随访期间存在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疾病及无法提取本文设定的测量指标(全脑、白质、灰质、小脑、海马和胼胝体的体积)的文献。采用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3.4.0软件进行Meta分析,I2检验文献异质性。结果13篇英文文献(n=1272)进入本文Meta分析,暴露组686例,非暴露组586例。13篇文献均随访不完整,9篇非暴露组与暴露组来源于同社区,3篇仅根据问卷回顾出生数据。13篇文献均描述采用1.5T场强的MRI、计算机软件自动测量体积,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队列终点年龄均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相比,全脑(SMD=-0.66,95%CI=-0.81~-0.51)、白质(SMD=-0.51,95%CI=-0.64~-0.38)、灰质(SMD=-0.60,95%CI=-0.93~-0.28)、小脑(SMD=-0.45,95%CI=-0.64~-0.25)、海马(SMD=-0.48,95%CI=-0.73~-0.24)和胼胝体均(SMD=-0.43,95%CI=-0.63~-0.24)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脑和白质体积的Meta分析漏斗图检验未见发表偏倚。结论极早产和/或极低出生体重儿青少年岁时的脑整体体积和特定脑区域体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