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总结、整理《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中主治妇科病的,分析所属经脉和所属部位,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妇科病的,对其进行归经和部位的分析。结果:《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妇科病的共计71个;从所属经脉上看,主治妇科病的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为主,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的数最多,为14个,占总数的19.72%;从分布部位上看,以下肢部、胸腹部和腰骶部为主,其中分布主要是在下肢部,共28个,占总数的39.44%。结论:系统总结《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妇科病的,能够指导配伍和针灸处方选,也能为妇科病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腧穴主治 妇科病 针灸 同功穴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各种假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大多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作者通过免疫学观点,浅析了即是抗原提呈细胞聚集区,经络的实质就是免疫网络。

  • 标签: 经络腧穴 实质 免疫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应答
  • 简介:《黄帝内经》一书,今日所见,即宋以后遗存之《素问》与《灵枢》,为中医学术的奠基之作,故后世奉之为经典.就其内容而论,涉及中医理论与学说的诸多方面,""问题,其中之一也.然就今存《素问》与《灵枢》文本之有关篇章,对之某些问题,存有诸多疑处,以下仅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并聊为考析.

  • 标签: 腧穴 《黄帝内经》 《灵枢》 《素问》 中医学术 中医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选择肩周炎患者100例,分为直接艾灸组合和艾灸仪治疗组,分别用传统直接艾灸治疗和艾灸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法的治疗效果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个疗程后,传统直接艾灸总治疗有效率为76%,艾灸仪总治疗有效率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艾灸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为82%,艾灸仪治疗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2%,结论:艾灸仪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直接艾灸组,艾灸仪治疗的副作用少、患者满意度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须医护人员监控可定时和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艾灸仪 曲池 肩贞 臂腧 肩前穴。
  • 简介:穴位有多大?这在解剖形态上,目前还无法弄清。在理论上,穴位的定位是十分清楚而固定的一个点,但在临床时,每次针同一,也极少有从同一针孔再次进针的,可见穴位又不在一个点上。国内的一些实验报告认识也不一致,其大小从2mm到2cm不等。这不但会给理论教学带来困难,也会使实际临床时束手无策。可见,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尽早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腧穴 三维结构 得气
  • 简介: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入手,梳理了血气、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躯体部要,以及配伍的基本要义。

  • 标签: 经络 腧穴 演变 针灸文献
  • 简介:摘要针刺疗法是中医外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刺相应可以治疗相关疾病,其临床作用得到了一致认可,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近几年,大量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大脑功能、激活特定脑区,从而对相关疾病起到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近期针刺的脑机制研究,分析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图、经颅磁刺激和事件相关电位的优缺点。综合这些优缺点,提出了应用经颅磁刺激和多模态技术研究针刺的脑机制,为针刺的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针刺 脑机制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电图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教学方法探讨1、强调解剖学知识的应用;2、注重几种定位方法的联合应用;3、强调的功效和主治;4、注重在人体上进行点穴操作;5注重联系临床实际。

  • 标签: 针灸腧穴教学方法探讨
  • 作者: 袁银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家庭药师》2023年第11期
  • 机构: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510900
  • 简介:双向调节效应是中医针灸治疗的核心作用之一,它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而影响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本文试从双向调节作用的古代文籍记载、作用表现、取决因素、作用途径等方面对作用进行浅析,进一步强调双向作用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和阐明其相互作用原理研究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为临床医生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借鉴性思路及理论依据。

  • 标签: 腧穴;双向调节;中医针灸
  • 简介:【摘 要】针灸经络学与解剖学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临床实践不断了解人体解剖结构使得针灸经络的信息更加丰富。对穴位解剖结构的研究是临床治疗指导的前提基础,本研究则针对经络与人体解剖关系的模型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经络腧穴 人体 解剖关系 模型 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时辰艾灸八脉交会,探析飞腾八法取时人体感热痛阈时间的变化。方法:共468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分别于辰时(7:00—9:00点)、午时(11:00-13:00点)和戌时(19:00—21:00点)艾灸八脉交会,采用感热痛阂时间评定在不同时辰、不同性别、不同部位和不同状态下飞腾八法按时取时八脉交会的痛阈变化。结果:脱落、剔除30人,最终纳入研究者438人。飞腾八法按时取时,八脉交会在相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不同时辰的闭、配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痛闽时间显著长于女性(P〈0.05);左侧与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的下肢穴位与上肢穴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八脉交会不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午时开的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闭和配穴(P〈0.05);男性的开、闭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配穴(P〈0.05):男女上肢的开、闭痛闽时间均显著长于配穴(P〈0.05);女性下肢开的痛闽时间显著短于闭和配穴(P〈0.05)。结论:飞腾八法取时,八脉交会的痛阈因时辰、性别、部位和开阖状态而异,可作为按时针灸处方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灸法 穴位特异性 穴位研究 时间医学 飞腾八法
  • 简介:摘要笔者在给患者治病的过程中体验到,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应用五和董氏奇比应用标准教材上的疗法治愈率高。本文将介绍对腰痛和重症肌无力两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 标签: 五腧穴 董氏奇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背部结合下肢前侧交替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于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康复训练中配合不同穴位交替针刺法,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2例患者经针刺治疗配合康复锻炼后,与入院时对比出院前股四头肌与大腿外展肌群等肌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深感觉均恢复正常,双侧L1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侧膝跳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见明显异常;ASIA分级从入院时的B级恢复到出院时的D级,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90-01摘要在所有针灸推拿取中揣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就目前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来看,在揣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肌肉骨骼系统解剖辅助揣技能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从实践中来看,以肌肉骨骼系统和周围神经血管触摸提标定位为基准,指导学生去研究穴位下相应的解剖结构,并对其进行解剖描述,此外,我们还以此为基准提出了穴位触摸规范化的构想。

  • 标签: 腧穴 触摸法 针灸推拿 教学
  • 简介:摘要总结应用灸法治疗痛经的选规律,为更加规范与推广灸法治疗痛经提供理论依据。以近10年的文献资料为依据,采用分类统计法对所选取的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灸法治疗 腧穴
  • 简介:目的探讨热敏化艾灸应用于压疮患者效果。方法将80例Ⅱ、Ⅲ期脑卒中后出现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热敏化艾灸。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化艾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脑卒中后压疮愈合。

  • 标签: 腧穴热敏化 脑卒中 压疮 临床疗效
  • 简介:《经络学》是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针灸教学的重点课程。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针灸推拿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经络学》作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之一,其课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经络腧穴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