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由于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与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会加速艾滋病与结核病的病情进展。艾滋病患者结核病表现常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探讨艾滋病群体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策略,加强临床诊疗中对结核病的识别,能够促进结核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这对改善感染个体的预后和减少结核病疫情扩散均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有发热、咳嗽、盗汗、体质量下降、呼吸困难和胸痛等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类型有播散型肺结核、单部位淋巴结核、结核型胸膜炎、单纯肺结核与其他部位结核。主要影像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胸膜炎、肺中下叶渗出病变及弥散性粟粒或结节影。CD4+为0.003~0.164×109/L,平均(0.048±0.044)×109/L。其中32例未同时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1年后因结核死亡17例;35例同时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1年后因结核死亡6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应充分利用多种检查或检测手段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同时给予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艾滋病与结核病是一对形影相随、狼狈为奸的疾病。一方面,结核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可治愈的相关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成为艾滋病“零死亡”目标的重大障碍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TB)的主要临床资料,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全身症状明显,常有发热和明显体重下降(占92.9%)、淋巴结肿大(占46.4%)。其中32.1%的患者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要表现,痰涂片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21.4%和29%),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检测阳性率较高(占55.6%),x线影像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部分病例需要诊断性治疗确诊。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才能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简介:HIV/AIDS的流行导致结核病(TB)的重新出现,而TB是HIV/AIDS发病和死亡的首要诱因。AIDS和TB相互促进,共同消耗,TB可能加速HIV感染到发病,而HIV感染也会加速TB进展。文章就艾滋病和结核病的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资料进行阐述,希望对艾滋病和结核病预防、治疗的深入研究有益。
简介:摘要:艾滋病与结核病均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也是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且两种疾病合并患者更为严重,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及治疗。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存患者管理问题的分析,给出建设性意见,以逐渐增强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的管理,不断提升治愈率,降低感染扩散发生,旨在为相关研究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征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提供临床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IV(+)患者30例,并选取同期住院的HIV(-)单纯性结核病患者30例,将其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肺结核X线检查的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发热以及体重下降等情况高于参照组患者,咳嗽以及咳血表现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在对两组患者的痰抗酸杆菌阳性率对比中,参照组高于实验组,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经过X线检查,呈现为弥漫性的浸润型或者是粟粒性阴影比较,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实验组中,合并肺外部结合的情况多于参照组,核菌素反应率低于参照组。结论一般患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临床反应不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弓形虫体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症的观察治疗。结果9例艾滋病合并结核及弓形虫体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联合正规化疗方案),并给予抗弓形虫体及抗病毒治疗,2例死于治疗过程中。在存活的7例中完成一年正规治疗结核与弓形虫体全部消失,只有1例。3例涂阳患者治疗三个月后阴转,但七个月中断结核治疗,TO治愈而结核未愈。另3例涂阴患者在治疗六个半月后中断治疗,TO治愈。以上7例艾滋病患者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艾滋病在CD4+T淋巴细胞少于200个/ul时,时常并发结核及弓形虫体病,正确及时的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单纯结核病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接收的单纯结核病患者129例作为对照组,鉴定两组患者的结核杆菌的种类,并检测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如利福平(RFP,R)、异烟肼(INF,H)、链霉素(SM,S)、乙胺丁醇(EMB,E)、氨基水杨酸(PAS,P)等,比较两组患者的耐药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耐药率为37.84%,明显高于对照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耐多药率为21.6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比单纯结核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耐药性,且具有较高的耐多药性,极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措施及其在该疾病的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7月的7例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血沉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PPD试验失去诊断价值。在针对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患者进行以上治疗后,5例疗效显著,2例治疗无效死亡,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达71%以上。结论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CD4细胞计数和血沉检测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结核杆菌感染可促进HIV病毒的复制,应尽可能早地进行抗结核与抗HIV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