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芩芍颗粒雾化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头孢他啶起始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予芩芍颗粒冲服,观察对比主要指标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胸片好转(吸收>50%)时间,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结果72小时无效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观察指标对比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芩芍颗粒雾化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良好,与抗生素有协同增效作用;还有较好的抑制内毒素炎性反应、促进病灶吸收、缓解症状等附加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芍红颗粒中四种药材的TLC鉴别法。方法鉴别白芍的TLC条件为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1.25︰3︰0.1为展开剂,喷5%香草醛硫酸溶液;鉴别红花的TLC条件为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鉴别川芎的TLC条件为以正己烷︰乙酸乙酯=5︰1为展开剂,在紫外365nm下观察;鉴别蔷薇红景天的TLC条件为三氯甲烷-甲醇-丙酮-水(6︰3︰1︰1),用碘蒸气熏15-20分钟。结果在该鉴别条件下,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专属性高,为复方芍红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香芍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香芍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进行比较,提示治疗1个月后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3个月后的评分较治疗1个月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两组间的Kupper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间的Kupperma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月后两组间相比较在依从性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年后两组间相比较在依从性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香芍颗粒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具有良好疗效,见效快、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好,易于被患者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补充雌孕激素有禁忌症或者对激素使用有顾虑的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选择,但因药物价格较贵,导致该药物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关键词香芍颗粒;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1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63-0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流感样儿童应用蓝芩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院内早期流感样患儿进行分析,抽取时间期限:2020.1-2020.5,抽取例数:68,采取随机表法实现患儿分组,对于实现蓝芩颗粒治疗的组别命名为探讨组,共34例;对于实现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组别命名为对照组,共34例;两组通过对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症状情况及不良反应,探究药物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结果:分析两组患儿的不同时间症状积分,结果显示探讨组治疗1天、治疗2天、治疗3天、治疗4天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积分数据差异(P<0.05);探讨组恶心、腹泻及呕吐发生率为2.94%,对照组35.29%,结果显示探讨组的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复方珍芩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中设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共40只ICR小鼠,每组20只,雌雄各半,实验组予0.33g/ml(3.96g生药/ml)药液,一日给药2次,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耗食量、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形状,连续给药14日,并分别于给药后第7、14日称取动物体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所有实验组小鼠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一般行为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继续观察14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与动物死亡。结论:小鼠一日2次灌胃予珍芩颗粒共316.8g生药/kg,相当于人一次临床用剂量的238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使用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1例25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结节自行口服乳癖散结胶囊4粒(0.55 g/粒)、3次/d和香芍颗粒1袋(4 g/袋)、3次/d。2个月后出现尿黄、皮肤瘙痒、皮肤及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33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17 U/L,碱性磷酸酶(ALP)164 U/L,总胆红素(TBil)88 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27 U/L。考虑为乳癖散结胶囊和香芍颗粒导致的肝损伤。停用上述药物,予以保肝、利胆治疗。3周后,患者前述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ALT 106 U/L、AST 88 U/L、ALP 88 U/L、TBil 13 μmol/L、γ-GT 32 U/L。1个月后随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肝损伤很可能与乳癖散结胶囊和香芍颗粒中的柴胡成分和乳癖散结胶囊中的夏枯草成分有关。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性鼻炎采用氯雷他定联合辛岑颗粒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将其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辛岑颗粒治疗,每组32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喷嚏、鼻堵、流涕、鼻痒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喷嚏、鼻堵、流涕、鼻痒症状评分均比较优,(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6%,(P<0.05)。结论临床对过敏性鼻炎采用氯雷他定联合辛岑颗粒进行治疗,可尽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茵芍平肝颗粒中栀子苷、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SB-AQ(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栀子苷、芍药苷、橙皮苷分别在3.02~30.18、1.00~10.00、1.25~12.00μg·ml-1(n=7)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99.95%、99.5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茵芍平肝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黄芍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作用机制 方法 运用TCMSP、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平台构建PPI网络,再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来获得核心靶点与通路。结果 筛选得到黄芍颗粒的90个活性成分与294个靶点,DPN相关靶点1404个,取交集后得到靶点128个。构建PPI网络后利用Cytoscape分析,得到PPI核心靶点17个。富集结果发现,这些靶点涉及多个生物过程以及160条通路。经过Cytoscape分析得到MAPK1、AKT1、RELA、MAPK8、TNF共5个核心靶点,和以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为首的17条核心通路,它们在黄芍颗粒治疗DPN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黄芍颗粒可通过MAPK1、AKT1 等靶点,调控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信号通路来治疗D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