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动物伦理源于生态伦理学。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的视角研究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强调人类要善待动物、尊重动物以及合理地利用动物。司各特·莫马迪(N.ScottMomaday)是美国印第安吉尔瓦人的后裔,是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他的主要作品如《通向阴雨山的道路》(TheWaytoRainyMountam)、《日诞之地》(HouseMadeofDawn)、《远古的孩子》(TheAndentChild)等主要关注印第安吉尔瓦等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种族认同、生态伦理等问题。其中动物伦理主题是其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人与动物互惠共生”、将动物视作“非人类的人”等,这些理念主要通过宗教神学伦理体现在其作品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崇尚动物的图腾、神话与宗教;崇尚动物的狞猎习俗;众生一体的神圣关联等。莫马迪作品中所蕴含的动物伦理观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对现代生态文明构建有一定的启迪和反思,比如树立生态整体主义观,创造一个“自然——人——社会”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互荣互利的审美理想世界等。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莫迪亚诺出生于"二战"尾声,家庭背景复杂,他17岁便与父亲断绝了来往,一直靠政府资助读完中学。他的父亲是意大利犹太后裔,母亲是比利时表演艺术家,莫迪亚诺的父亲于二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则在金融界工作,与纳粹时期的德国秘密警察以及有组织犯罪集团关系密切。有资料显示,莫迪亚洛之所以投身小说创作,与他的父母二战经历以及由此导致的内心焦虑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有两个关键词:寻根与记忆。我对莫迪亚洛没有研究,但这两个词,如一束阳光——聚集并耀眼——直射我的心灵,我顿时觉得遥远法国的这位小说家莫名其妙地亲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