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瑞典阿达姆森教授和德国菲斯特博士首先在“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提出了“被动房”(PassiveHouse)的概念,旨在运用各种被动和主动的技术手段,利用最少的能源,甚至不使用空调和供暖系统,维持室内的热舒适和良好的空气品质。第一栋被动房于1991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建成,经过实际能耗监测,证明该被动房可较传统建筑节能90%。此后,被动房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系统思维和实践方法,逐渐成为欧洲及北美发达国家主流的建筑节能方向之一。截至2016年,全球范围内已有约60000栋被动式建筑。被动房技术在我国引入较晚,但目前也得到了本土化应用。2015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为我国被动房建设指明了方向。2019年实施的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将“近零能耗建筑”定义为:“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被动房即属于近零能耗建筑之一。该标准通过正式条文从技术指标、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向对近零能耗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对我国被动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面积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建筑市场,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耗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本文结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概念及基本原理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现有技术以及相关技术概述,并总结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应用。进而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简介:摘要: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速提升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加快推进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以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因其在满足居住舒适性的前提下且相比于节能规范中要求的能耗更低,符合发展方向,应予以重视。从暖通专业角度出发,为实现节能减排首先要从设计阶段能够做到降低围护结构冷热负荷。因此,如何减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量是达到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由于围护结构厚度与造价成正比,但作为房地产开发商,不能为了追求低能耗而无休止的提高围护结构厚度,在满足节能减排要求的同时要兼顾建造成本。本研究将从自身专业角度浅析各围护结构对负荷影响的重要性及提出具备高性价比的围护结构参数建议。
简介:摘要:被动房起源于德国,具有能耗低、绿色环保等特点。其建造理念与中国目前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完美契合。由于新型材料的发展,组成窗的主材(框料、玻璃、密封件等)技术进步,使用节能材料是门窗节能的有效途径。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广泛应用被动房和节能门窗是必然趋势。因此,加大对被动房和节能门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