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人(婺源今属江西省),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也是杰出语文学家。他一生做官日少,大多时日从事著述及语文教育,写下众多释读古籍著作,流传至今且保存完好的名著就有《诗集传》《四书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等。朱熹集注古籍,讲义理,也讲训诂,所以他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还是训诂的集大成者。他所集注的古籍,前人已经注而又疏,或注而又集解过,他重新作注,集其成,不守旧,重创获,自成一家言。其书出,影响深远,至今流传不衰。观其所集,又有种种义例。兹得二十例,分释于下,名曰《朱熹集注释例》。现摘发五例,企盼读者指正。
简介:<正>引书异文,是指某一古书因引用原书所保存下来的而又与原书有异的书面语言材料。众所周知,司马迁在创作《史记》这部历史巨著时,曾引用过大量的先秦历史文献,如《尚书》、《周易》、《诗经》、《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引用这些历史文献,尤其是象《尚书》这样诘诎聱牙的上古文献,既要忠实于历史原貌,又要能让当时及后人庶几可读。这就需要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作某些改动,以消除时代所造成的语言隔阂,于是就形成了《尚书》引书异文。清人王引之说:“汉人用经,改变者多矣。”(《经义述闻》卷七)似乎是汉人积习,其实乃时代使然。黄季刚先生说:“时代有浇淳,则文字有深浅。汉之于周楚,犹唐宋之于汉魏也。故凡后之引古者多改今语,以便通晓。”(《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史记》引书异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充分反映了这种时代变化对语言的影响,为我们研究汉代语言以及上古和汉代语言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史记》引用《尚书》等上古经典,从孔安国,采用古文经,自成一家,与今文说和马融、郑玄的古文说鼎立而三。因此,《史记》引书异文对于此三家的比较研究以及上古经典版本源流异同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证作用。
简介:<正>例百十一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曰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卷五十汲黯传》)杨先生不同意师古于“力”字断句,同意周寿昌、王先谦“力”字属下句读。振铎按:班固已改《史记》“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为“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故不能从《史记》之文解《汉书》之语。师古释:“力,甚也。”读成:“今病力”(新《辞源》力七甚,便作“今病力,不能任郡事。”)说出了病的严重程度,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为长,因为如以“力”属下读,实为辞费。例百十七商不尽忠纳善以辅至德知圣主崇孝远别不亲后庭之事皆受命皇太后(《汉书卷八十二王商传》)杨先生不同意师古断“远别不亲”为句,同意刘敞断“不亲后庭之事”为句,却未提出理由。
简介:摘要:优质的雕塑手绘设计(创作草图)就是雕塑作品的灵魂,它是雕塑家思考的迹化,也是艺术家个性的载体,它凝结着创作者的灵性和才华,也闪耀着艺术的智慧和光芒,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