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作为临床上日益普遍的肺结核诊断方法,具有检测结果不受患者临床症状干扰,能排除接种卡介苗引发的假阳性结果,检测标本易于获得,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临床价值得到肯定;但是作为单纯的检测方法还存在不能确定结核发病阶段、发病部位及假阳性等问题,需要与其他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提高检测效果;进一步运用该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非典型肺结核等结核相关疾病,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58例,检测患者入院即刻和术后48 h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于治疗后随访1个月,依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析与STEMI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158例STEMI患者中有27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7.09%)。与未发生组相比,发生组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4.27、2.32,均P < 0.05)。发生组、未发生组术后48 h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2.75±8.39)%、(29.23±4.61)%]、NK细胞[(13.73±4.64)%、(20.64±4.52)%]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t=-5.05、-83.68、-142.71、-7 084.80,均P < 0.001);发生组术前、术后48 h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7.47±3.35)%、(22.75±8.39)%]和NK细胞[(21.42±4.36)%、(13.73±4.64)%]水平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t=7.68、13.10、4.16、5.76,均P <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27.47%、术前NK细胞 < 21.42%、LVEF及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影响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 0.000、0.012、0.019、0.033)。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27.47%、术前NK细胞 < 21.42%是影响STE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01)。结论STEMI 患者基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降低提示不良预后风险增加。
简介:摘要:伴随着嵌合抗原受体( CAR) 修饰的T 细胞,即CAR-T 细胞治疗策略进入人们的研究方向,它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前景的免疫治疗的新策略。CAR-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在体外对T细胞的改造,增加一种能够特异性的识别肿瘤抗原的CAR,以此提高对肿瘤的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这种免疫细胞疗法具有靶向性好,杀伤力强的优点,它还能使T细胞不依赖MHC分子进行有效的活化和增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免疫杀伤新策略。本文将对CAR的构成,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和CAR-T细胞的制备方面进行介绍,并着重概述近几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各类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Th1)与辅助性T细胞2(Th2)比值(Th1/Th2)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68例初诊MM患者临床资料,疾病分期参照中国MM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危险分层参照Mayo骨髓瘤分层和适应风险治疗(mSMART)3.0标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及危险分层患者间Th1/Th2。以mSMART 3.0标准危险分层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Th1/Th2判断高危MM的最佳临界值。按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Th1/Th2组(≥最佳临界值)和低Th1/Th2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影响因素。结果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有40、62、66例,其Th1/Th2[M(IQR)]分别为19.20(18.98)、15.93(14.40)、14.47(12.01)(H=6.68,P=0.036);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有31、102、35例,其Th1/Th2分别为19.67(21.92)、14.87(11.36)、13.50(12.80)(H=7.26,P=0.027);mSMART 3.0标准高危、标危患者分别有99、69例,高危患者Th1/Th2低于标危患者[14.70(11.93)比17.72(16.80),U=2 612.00,P=0.009]。ROC曲线分析显示,按Th1/Th2判断高危MM的曲线下面积为0.618(95% CI 0.531~0.705,P=0.010),最佳临界值为16.55,高Th1/Th2组和低Th1/Th2组分别有81例和87例。中位随访28个月(1~70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36个月(95% CI 29~43个月),高Th1/Th2组PFS优于低Th1/Th2组[中位PFS时间:39个月(95% CI 26~51个月)比28个月(95% CI 21~34个月),P=0.04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损害(有比无:HR=2.340,95% CI 1.350~4.053,P=0.002)、Th1/Th2低(高比低:HR=0.551,95% CI 0.344~0.882,P=0.013)是MM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h1与Th2失衡与MM患者的预后相关,Th1/Th2低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高。Th1/Th2可作为判断MM预后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复星禅诚医院2021年10月收治的1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1岁女性,因高热入院,合并重度三系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铁蛋白升高,确诊HPS。骨髓活组织检查发现NK/T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发现隐匿的淋巴瘤。治疗过程中出现多重感染等并发症。使用芦可替尼后高热迅速改善,但凝血功能障碍和血细胞三系减少无改善;采用依托泊苷化疗后血象、凝血功能恢复。结论HPS可能合并隐匿的淋巴瘤。芦可替尼可以缓解HPS的相关症状,但不能逆转疾病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CTCL并拟诊sHLH患者,按照HLH-2004标准和HScore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7例CTCL患者确诊合并sHLH,分别为2例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C-GDTCL),3例皮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C-ENKTCL),2例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7例患者均接受化疗,6例死亡,确诊CTCL合并sHLH后生存期14 ~ 60 d (中位生存期26.5 d)。2例检出HLH相关基因突变(PRF1、LYST突变),2例PC-GDTCL患者分别检出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KRAS、KMT2D和JAK3 、SAMHD1突变)。结论CTCL合并sHLH临床进展迅速,需早期诊断及干预,初诊及病情进展时行骨穿检查及淋巴瘤、HLH相关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简介:一次传染病的爆发,就可充分体现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免疫系统。人的身体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许多疾病就会趁虚而入。所以身体的免疫力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淋巴细胞亚群是一种反映自身免疫力的指标,也是进行人体免疫功能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向,它可以用来判定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程度,反应出人体目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还可以帮助进行一些疾病的诊断,可以帮助分析病因,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关于 T淋巴细胞亚群的具体情况吧!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与之相对应的是良性肿瘤。肿瘤疾病指的是机体在各种不同的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虽然我国医疗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医院临床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治疗恶性肿瘤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T细胞因子也被成为“TCF3”,它是淋巴增强因子/T细胞转录因子(LEF/TCF)中的其中一种,也是一种WNF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复合物的重要分子,是关键性效应分子,能够对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T细胞因子3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综述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分析T细胞因子3的基本内容,其次针对T细胞因子3与不同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得出T细胞因子3在恶性肿瘤中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T淋巴细胞亚群是人体重要的细胞群,生活中很多人对这个细胞群并不熟悉,和人体免疫能力息息相关,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的重要屏障。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之所以会引发极高的死亡率,很多都是因为小病导致的死亡。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亚群,导致人体免疫力每况愈下,甚至一场小感冒都有致死率。因此,为了自身身体健康,每个人都应当加强对免疫系统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了解,从而针对性提高自身免疫力。
简介: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独特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型,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其主要病理形态特点为滤泡树突状细胞和高内皮小静脉显著增生,伴多形性炎性细胞浸润,小-中等大小透亮肿瘤细胞簇状增生围绕于血管周围。近年来学者们通过高通量测序或临床前模型等方法,对AITL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分子遗传学机制做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各基因突变的潜在作用机制。AITL总体预后差,生存期短,传统化疗方案总体生存率低。但随着对AITL分子遗传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一些新型药物或疗法已尝试用于复发难治性AITL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归纳总结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加强对该病的充分认识,并对其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做汇总综述,为临床诊治AITL提供一些参考。
简介: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累及脑白质区域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小血管炎性浸润。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MS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目前认为MS主要由CD4+T细胞介导,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和Th17在MS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但近年来多种研究表明CD8+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和γδT细胞等T细胞亚群在该疾病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不同T细胞亚群在MS及EAE中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的诊断筛查中是否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的可能为结核患者120例,分别进行T-SPOT.TB检测和TST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统计分析T-SPOT.TB检测及TS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相关指标。结果:根据实验结果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8.8%、假阴性率为16.7%、假阳性率为13.3%;TST检测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70.0%、假阴性率为30.0%、假阳性率为30.0%。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TST检测,而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明显低于TST检测。结论:T-SPOT.TB检测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TST更加准确,更适合临床上结核病的筛查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与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EBV-DNA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当中的实际应用与效果。方法:案例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00例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设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EBV-D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的CD4+和CD4+/CD8+的水平较低,而EBV-DNA阳性表达率和CD8+的水平较高(P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细节护理实施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淋巴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的淋巴癌患者设置为样本来开展此次研究,设置例数为80例,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的40例患者则采用细节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应在其术后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Ⅳa期鼻咽癌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LMP2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及临床意义,为鼻咽癌免疫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初治的59例鼻咽癌患者,应用LMP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1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对LMP1、LMP2反应阳性率存在差异。T3-T4期鼻咽癌患者LMP1特异性CD4+T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T1-T2期患者(51.0%∶10.0%,P=0.042),LMP1和LMP2、CD4+T细胞和CD8+T细胞间部分细胞因子表达也存在差异。生存分析显示,2、3年OS率为91.5%、88.2%,2、3年PFS率为83.3%、75.3%;单因素分析提示吸烟史、男性、LMP1刺激CD4+T细胞IL-13阳性表达是疾病的进展的危险因素(P=0.026、0.045、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LMP1刺激CD4+T细胞IL-13阳性表达与吸烟史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7、0.019)。结论LMP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不同T细胞亚群表达存在差异。LMP1、LMP2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与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体积有关。LMP1刺激CD4+T细胞IL-13阳性表达和吸烟史影响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