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刚到伦敦,我便一猛子扎进了我神往已久的博物馆、美术馆。连口气儿都不喘地游了几天之后,刚抬头换口气,便又心头一热。忙拽住斯蒂芬的脖领子,说:“老钟,我要听音乐会!”斯蒂芬的中国名儿叫钟思弟,是我的铁哥儿们,也是个音乐家,中国通,专门研究中国北方的民间管乐。虽然他是个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可跟我却绝对地臭味相投。他眨眨眼,问:“你要听什么音乐会?Classic?Jazz?Pop?还是Rock?”我说:“莫问这许多,先切五斤上好的牛肉,店里有好酒,尽管上来!”于是,便又一猛子扎进了音乐会。什么伦敦皇家交响乐团,什么日本尺八独奏,什么印度民间音乐,偷一句俗透了的话说,那才叫“琳琅满目(耳?)”。但那些日子老钟忙着演出和录音,大部分音乐会是我一个人
简介:约翰·凯奇(JohnCage,1912~1992)是20世纪西方音乐舞台上最为重要的现代作曲家、音乐哲学家之一。1988年,美国作曲家、布克奈尔大学音乐教授威廉·达克沃斯(WilliamsDuckworth)对约翰·凯奇所作的访谈笔录,首次以《我说什么都会被误解》(AnythingIsaywillbeMisunderstood)为题,部分发表于《布克奈尔大学评论一约翰·凯奇75周岁生日庆贺专号》上。由于该文系约翰·凯奇本人一手言论。对理解和研究约翰·凯奇的创作和思想意义重大,故一经发表,便引起西方音乐学界的广泛重视。同年即被部分收入美国音乐学家理夏德·考斯特兰尼兹(RichardKostelanetz)编撰的《聚焦凯奇》(ConversingwithCage)一书。1999年,威廉·达克沃斯将其历时数年完成的、对20世纪16位美国现代音乐家的访谈笔录结集出版,冠名《谈乐录—与约翰·凯奇、菲利普·格拉斯、洛林·安德森等五代美国实验音乐家的对话》(TalkingMusic:ConversationswithJohnCage,PhilipGlass,LaurieAndersonandFiveGenerationsofAmericanExperimentalComposers)。至此。关于约翰·凯奇的访谈笔录方得以全文公之于世。译文据此书译出,标题系译者所拟。
简介:<正>《乐记》是闪耀着我们祖先的文明和智慧、闪耀着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美学光辉的有着不朽价值的艺术思想遗产。尽管对《乐记》的成书年代有着两种传统的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出自春秋战国之际的公孙尼之手,一种意见认为它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编纂。正像《周礼》虽不是成书于西周时代,但它所反映的大体上是西周时代的制度一样,我以为《乐记》所反映的基本上或大体上也是西周时代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美学思想。《乐记》对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本质,已经有了朴素而正确的理解,它说:“故人不耐(能)无乐,乐不耐(能)无形。”“夫乐者,象成者也。”音乐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形象。这是关于音乐艺术的形象性的最早的论述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特点,是通过声音的运动(高低、长短、节拍、旋律)和声音的往复回旋,构成抽象的形象。音乐的形象,便是通过音响对欣赏者听觉的刺激,唤起的对作曲家所创造的形象的把握,它把欣赏者带进为音的世界所构筑的典型意境和典型情绪中来,从而搅动起欣尝者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