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TMM)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老人为研究对象,病例数200例。其中100例给予常规护理,100例给予TTM护理,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比较健康体检依从性。结果:健康体检依从性组间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实施TTM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TTM)在多形红斑(EM)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EM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皮肤科常规护理联合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TTM,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半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病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疼痛视觉评估法(VAS)评价口腔疼痛水平,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出院满意度和半年内再入院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红斑消失时间、水泡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控制饮食、合理用药、生活卫生和适当休息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出血、感染、脱皮和溃疡总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和专业性评价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患者采用TTM联合微信随访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水平,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降低再入院率。
简介:运用跨理论模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过程。采用《阶段变化量表》的相关问卷,调查533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了解其行为变化阶段的特点,探析高职学生的行为变化阶段,以及与之相作用的自我效能、决策均衡、变化程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主要集中在意向阶段和准备阶段,且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在这2个变化阶段中存在显著的分布差异,女生相对男生更缺少运动意识和实践能力。行为变化阶段与自我效能、决策均衡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的自信心随着变化阶段的深入而增强;体育锻炼行为的决策益处随变化阶段的深入而增强,决策障碍随变化阶段的深入而减弱;变化程序中的6个维度与变化阶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自我释放、自我管理和意识控制在变化阶段存在显著性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家属参与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高热惊厥患儿113例,按入院时间分试验组(n=57)、参照组(n=56)。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跨理论模型联合家属参与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随访1年记录复发率。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短(均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57),与参照组的7.14%(4/5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两组健康知识知晓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3.64%(2/55),较参照组的16.36%(9/55)低(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治疗中辅助跨理论模型联合家属参与可促进病情转归,提高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并发症少,且能降低预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口腔菌斑量、口腔舒适度、心理状态评分及口腔清洁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菌斑量及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口腔菌斑量,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及清洁程度,纠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链式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干预,研究组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链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链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依从性,改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3月,从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随机选择就诊的50例开展此次研究,采取电脑软件随机取数完成分组,其中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5例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均不具有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三项指标均显著较优。结论: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降糖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高危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高危孕妇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结果:护理前二组高危孕妇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P>0.05,而护理后两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均改善,而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30(100.00)高于对照组22(73.33),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1(3.33)低于对照组8(26.67),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3月,从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随机选择就诊的50例开展此次研究,采取电脑软件随机取数完成分组,其中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5例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均不具有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三项指标均显著较优。结论: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降糖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宣教,研究组患者采用由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中文版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DFSSBI)、中文版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症状、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总分和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89.16 ± 11.04)、(32.62 ± 3.51)、(31.48 ± 3.61)、(16.85 ± 2.57)分,均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9.86 ± 11.46)、(35.92 ± 3.42)、(35.73 ± 3.92)、(19.96 ± 2.7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98~-4.925,均P<0.01)。干预后对照组患者DFSSBI评分中总分、躯体症状、心理症状评分2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56.39 ± 8.21)、(47.27 ± 6.85)、(9.12 ± 1.31)分,均高于研究组的(49.00 ± 6.31)、(41.81 ± 5.35)、(7.17 ± 0.9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26、4.599、8.827,均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入睡困难、乏力、皮肤干燥、瘙痒、口干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89%(21/54)、38.89%(21/54)、27.78%(15/54)、27.78%(15/54)、25.93%(14/54),均低于对照组的66.04%(35/53)、62.26%(33/53)、49.06%(26/53)、49.06%(26/53)、45.28%(29/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24~9.224,均P<0.05或0.01);对照组患者的入睡困难、乏力、皮肤干燥、瘙痒、口干症状评分分别(7.44 ± 0.81)、(7.34 ± 0.72)、(7.42 ± 0.73)、(8.62 ± 0.72)、(7.82 ± 0.77)分,均高于研究组患者的(6.11 ± 0.65)、(6.02 ± 0.59)、(6.15 ± 0.61)、(7.12 ± 0.65)、(5.84 ± 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376~15.710,均P<0.01)。干预后对照组KDQ总分和躯体症状、疲劳、抑郁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06.46 ± 13.39)、(23.87 ± 2.40)、(22.71 ± 2.67)、(22.52 ± 2.93)分,均低于研究组的(116.89 ± 14.59)、(27.12 ± 2.53)、(25.16 ± 2.82)、(27.12 ± 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062~-3.851,均P<0.01)。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症状负担评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41例。根据意向前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5个阶段对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护理。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LifestyleProfile-Ⅱ,HPLP-Ⅱ)和老年人自护能力量表(Self-careAbilityScalefortheElderly,SASE)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较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有所提高(P〈0.01);干预3个月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能改善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且并发症风险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宣教,研究组患者采用由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中文版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DFSSBI)、中文版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症状、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总分和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89.16 ± 11.04)、(32.62 ± 3.51)、(31.48 ± 3.61)、(16.85 ± 2.57)分,均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9.86 ± 11.46)、(35.92 ± 3.42)、(35.73 ± 3.92)、(19.96 ± 2.7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98~-4.925,均P<0.01)。干预后对照组患者DFSSBI评分中总分、躯体症状、心理症状评分2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56.39 ± 8.21)、(47.27 ± 6.85)、(9.12 ± 1.31)分,均高于研究组的(49.00 ± 6.31)、(41.81 ± 5.35)、(7.17 ± 0.9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26、4.599、8.827,均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入睡困难、乏力、皮肤干燥、瘙痒、口干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89%(21/54)、38.89%(21/54)、27.78%(15/54)、27.78%(15/54)、25.93%(14/54),均低于对照组的66.04%(35/53)、62.26%(33/53)、49.06%(26/53)、49.06%(26/53)、45.28%(29/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24~9.224,均P<0.05或0.01);对照组患者的入睡困难、乏力、皮肤干燥、瘙痒、口干症状评分分别(7.44 ± 0.81)、(7.34 ± 0.72)、(7.42 ± 0.73)、(8.62 ± 0.72)、(7.82 ± 0.77)分,均高于研究组患者的(6.11 ± 0.65)、(6.02 ± 0.59)、(6.15 ± 0.61)、(7.12 ± 0.65)、(5.84 ± 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376~15.710,均P<0.01)。干预后对照组KDQ总分和躯体症状、疲劳、抑郁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06.46 ± 13.39)、(23.87 ± 2.40)、(22.71 ± 2.67)、(22.52 ± 2.93)分,均低于研究组的(116.89 ± 14.59)、(27.12 ± 2.53)、(25.16 ± 2.82)、(27.12 ± 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062~-3.851,均P<0.01)。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症状负担评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采取跨理论模型进行应用的价值评价。方法:随机抽取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患者共 100例,采用双盲法将所选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 3个月、干预后 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行为依从性、血压及生活质量情况数据。结果:根据资料数据研究表明,所选两组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服药依从性、行为依从性、血压及生活质量情况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改善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不采取及时的干预,其行为依从性较为薄弱,不能进行合理饮食及健康生活保证疾病的病情稳定,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跨理论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