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冉葵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7期
  • 机构: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30
  • 简介:麻醉恢复室是现代麻醉科的一个重要护理单元,它对术后病人进行严密监测、治疗,直至生命体征平稳,确保病人顺利渡过麻醉期。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病人在清醒时出现的一种不适当的表现,表现为兴奋、语无伦次、呻吟或哭泣,不服从医护人员的指挥,不能自主运动,试图拔掉各种管子,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循环系统不稳等不良反应,给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影响。掌握躁动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在全麻苏醒期间的躁动进行预防与控制,是保证病人术后恢复的关键。

  • 标签: 麻醉恢复室;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科监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外科监护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外科监护 躁动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 方法 将我院2020年6月~2022年8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82例患儿纳入调研,根据患儿苏醒期有无躁动分类,躁动组28例,正常组54例。采用传统问卷调查的方案,分析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原因。 结果 躁动组年龄、手术程度、麻醉方式及术后疼痛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影响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程度、麻醉方式及术后疼痛等(P<0.05)。结论 躁动组患儿与正常组患儿临床指标表现不同,可作为分析苏醒期患儿躁动因素依据,进而对躁动患儿实行有效防治。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患儿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100例脑外科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总结,并采取对症的护理策略,观察实施护理前后,患者坠床、鼻饲管滑脱、皮肤伤、尿管滑脱等发生率。

  • 标签: 脑外科 躁动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母亲声音对眼科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减轻躁动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全身麻醉下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母亲声音组(M组)及陌生人声音组(S组),于手术结束后分别给予母亲声音及陌生人声音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及发生率。结果M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评分较S组低(χ2=4.81,Z=-3.42;P=0.028,0.001)。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更短(t=-3.44,-3.43;P=0.001,0.001),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低(Z=-3.67,-3.63;P=0.001,0.001),拔管质量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0.86;P=0.685,0.393)。结论母亲声音可降低全麻下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 标签: 躁动,苏醒期 手术,眼科,儿童 麻醉,全身 声音,母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注射氯胺酮预防儿童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查找建库至2020年3月静脉注射氯胺酮用于儿童EA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中研究对象为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检查的儿童,性别不限,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无异常;文献中有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氯胺酮组儿童于围手术期静脉注射氯胺酮,对照组儿童使用安慰剂对照或空白对照。检索后进行文献筛查、基本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结局指标包括EA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发生率、低氧饱和度发生率、PACU停留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Meta分析文献19篇,共1 5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胺酮组儿童E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0.38,95%CI(0.31,0.45),P<0.001],两组儿童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dds ratio, OR)=1.19,95%CI(0.81,1.75),P=0.380],两组儿童低氧饱和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95%CI(0.38,1.67),P=0.540],两组儿童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1.44,95%CI(-0.52,3.40),P=0.150],氯胺酮组儿童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D=-2.13,95%CI(-3.34,-0.91),P<0.001]。基于EA发生率的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能够降低儿童EA的发生率,不增加PONV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但对术后疼痛和PACU停留时间的影响尚待评估。

  • 标签: 氯胺酮 苏醒期躁动 儿童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馈控制护理对全麻苏醒期老年病人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08-2021.12在麻醉复苏室接受全麻手术的48例老年麻醉苏醒期患者,实行前馈控制护理,观察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及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结果:老年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4.16%,患者麻醉恢复室驻留时间<45分钟。结论:对麻醉苏醒期老年患者进行前馈控制护理,有利于降低躁动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并有效缩短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全麻苏醒期 老年患者 前馈控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9年4~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未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术前焦虑、麻醉维持方式、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与全身麻醉后EA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是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各种不良刺激,确保患儿安全渡过全身麻醉后苏醒期。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接受全麻手术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行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接受全麻手术患者手术室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稳定生命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 麻醉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影响胸外科手术病人苏醒期阶段躁动程度情况。方法:从本院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6月诊治的胸科手术病人100例纳入研究范畴,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到两小组内。针对参照组,提供常规手术室护理;针对实验组,通过常规护理的改进干预。比较两小组的躁动分数、心率、血压指标情况。结果:在躁动分数以及心率、血压指标变化上,实验组均要较参照组大幅更优,组间均呈现统计学意义价值差别(P均<0.05)。结论:针对胸科手术患者,以手术室科学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麻醉苏醒后的病人躁动程度,改善患者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值得从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手术室护理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的降低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小儿患者,将行七氟醚麻醉+泵注生理盐水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行七氟醚麻醉+泵注右美托咪定的4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时间以及镇静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对比,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手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镇静效果,预防术后躁动发生,降低躁动程度。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泵注 小儿麻醉 术后躁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问题采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从我院2021.1.1-2022.6.30期间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全麻患者苏醒期可采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护理方式可以缓解躁动表现,维持生命体征,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麻醉复苏护理 综合保温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时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入院手术资料且未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引发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患儿的年龄、麻醉维持方式、焦虑情绪、术后疼痛都是造成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小儿年龄在5岁以下、手术前焦虑情绪、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与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结论:针对引发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合理对策,让患儿能够安稳的度过苏醒期,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水平。

  • 标签: 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时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入院手术资料且未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引发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患儿的年龄、麻醉维持方式、焦虑情绪、术后疼痛都是造成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小儿年龄在5岁以下、手术前焦虑情绪、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与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结论:针对引发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合理对策,让患儿能够安稳的度过苏醒期,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水平。

  • 标签: 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麻醉复苏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12月院内全麻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观察麻醉复苏躁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4.88%,与对照组患者的19.51%对比较低,组间差异显著;少数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导管移位、皮肤意外损伤,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44%,与对照组患者的14.63%对比较低,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具有预防麻醉复苏期躁动作用,对于降低潜在不良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预见性护理 麻醉复苏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全麻留置导尿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全麻留置导尿患者)7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手术室护理(观察组,n=35)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35),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1.43%(18/35)低于对照组80.00%(28/35),(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可有效降低全麻留置导尿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可参考实施。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麻 留置导尿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小儿全麻手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实施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实施七氟烷进行麻醉,实验组40例则实施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躁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可降低小儿全麻术后躁动,不增加术后不良情况。

  • 标签: 咪达唑仑 七氟烷 小儿全麻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5~64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至术毕刺激合谷、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频率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电流为宜;C组在合谷、足三里及三阴交穴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穴位电刺激。记录患者苏醒期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采用RSS躁动评分评价躁动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5 min(T4)时采集肘正中静脉或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L-10浓度;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T2~4时血清IL-6浓度降低,血清IL-10浓度升高,Ramsay镇静评分增加,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2组患者VAS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胸腔镜 苏醒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全麻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以及躁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麻复苏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手术室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降低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麻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入院进行全麻手术的病患,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记录、观察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进行全麻手术细节护理,对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并报告。结果:在无客观因素影响影响的前提下,B组病患各项实验数据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A组病患。结论:采用全麻手术细节护理,能有效改善全麻苏醒期病患的心理状态,降低躁动发生频率,且患者满意度上升,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全麻苏醒期 心里状况 术后躁动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