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综合评价铁剂+维生素A与单纯补充铁剂对于改善铁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历年来发表在PubMed、ScienceDirect、Ovi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维生素A与铁营养状况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Stata10.0进行Meta分析。结果截至2010年3月,共纳入10个研究,680例参与者,其中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334例,单纯铁剂治疗346例。Meta分析中,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血清视黄醇升高高于单纯铁剂治疗(WMD=0.14,95%CI:0.04~0.23,P=0.006)。10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含量的升高高于单纯铁剂治疗(WMD=4.18,95%CI:2.88~5.48,P=0.000)。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血清铁升高高于单纯铁剂治疗(WMD=1.33,95%CI:0.29~2.38,P=0.01)。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与单纯铁剂治疗血清铁蛋白改变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3,95%CI:-4.82~3.35,P=0.72)。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与单纯铁剂治疗转铁蛋白饱和度改变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51,95%CI:-0.22~5.256,P=0.07)。结论本文Meta分析提示,维生素A联合铁剂改善铁营养状况的效果优于单纯铁剂治疗,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探讨其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对产后贫血患者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1例产后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补血情况及输血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铁剂补血效果显著优于口服铁剂,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产后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缺乏症患者缺铁程度对口服铁剂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铁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储存铁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铁剂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铁后2 h血清铁(C2)与基线血清铁(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铁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铁缺乏程度影响口服铁剂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铁缺乏越重,口服铁剂吸收越多,ID/IDE较IDA铁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铁缺乏程度的口服铁吸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缺乏症患者缺铁程度对口服铁剂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铁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储存铁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铁剂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铁后2 h血清铁(C2)与基线血清铁(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铁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铁缺乏程度影响口服铁剂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铁缺乏越重,口服铁剂吸收越多,ID/IDE较IDA铁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铁缺乏程度的口服铁吸收。
简介:1例65岁女性患者因缺铁性贫血给予琥珀酸亚铁0.1g口服、37欠/d,第2天出现恶心、反酸及腹泻;第3天ALT155U/L,AST438U/L;第4天ALTT470U/L,AST867U/L。考虑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停用琥珀酸亚铁,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静脉滴注、1次/d。1周后患者胃肠道症状缓解,ALT37U/L,AST25U/L。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隔天1次,用药10d,患者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10d后Hb上升至97g/L。6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缺铁性贫血,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口服、1片/d,第4天ALT98U/L,AST209U/L,停用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并给予护肝治疗,3d后ALT36U/L,AST34U/L。随访3年,患者缺铁性贫血反复发作,每次给予蔗糖铁注射液静脉补铁,未再出现肝损伤。
简介:目的开发含铁型脱氧保鲜剂,以抑制食物霉变和抗油脂酸败。方法在铸铁粉中加入中2.4%浓度的盐酸溶液25%,140℃,活化处理60min。在活化处理的铸铁粉中添加维生素C1.2%、活性炭0、6%、氯化钠6%及硅藻土6%配成的脱氧荆。在脱氧荆中,添加含乙醇10%的β-环状糊精10%,组成复合脱氧保鲜荆。分别以蛋糕和月饼,香肠和油炸花生米为材料,研究含铁型脱氧保鲜剂的防霉和抗油脂酸败作用。结果脱氧荆的吸氧量为13.4ml/g。蛋糕和月饼使用脱氧剂保鲜,经21d和25d不长霉;使用复合脱氧保鲜剂保鲜,经33d和50d不长霉。香肠和油炸花生米分别经脱氧剂和复合脱氧保鲜荆处理3个月,酸价分别为0.154、0.155及0.115、0.114.过氧化值分别为1.12、1.13、1.18和1.17,均未超标。结论含铁型脱氧保鲜剂具有良好的抑制食物霉变和抗油脂酸败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加铁剂治疗小儿缺铁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缺铁贫血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铁剂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08.03±5.32)g/L,对照组为(89.09±4.37)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加铁剂治疗小儿缺铁贫血,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儿血红蛋白量,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补铁给药方式对于纠正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收集我院4年间IDA患者117例如,分为口服补铁组及静脉补铁组,通过评估每周持续检测治疗后4周内血红蛋白变化趋势并评估不良反应等,对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轻度贫血组患者不同给药途径后血红蛋白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中、重度贫血组静脉铁组血红蛋白恢复幅度、起效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口服补铁组。结论除了轻度贫血的患者,中、重度IDA贫血患者使用静脉铁治疗,将更为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