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但语法隐喻理论却受冷落。Halliday在对比传统词汇隐喻的基础上提出语法隐喻这个概念。文章主要从Halliday引入的语法隐喻概念出发,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语法隐喻概念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联系,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讲词汇隐喻是对语法隐喻的补充。

  • 标签: 语法隐喻 词汇隐喻 联系
  • 简介: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词只会让人觉得它是一个偶然遇到的名称、标签、符号或概念(случайное название,этикетка,знак,понятие),而在修辞状态下,却使人获得对其所指事物的鲜明的、形象的、直观的表象(яркое,образное,наглядное лредставление)。如在.一句中,серп本是—个中性概念“镰刀”,在这里却生动、形象地隐喻“月亮”。

  • 标签: 隐喻 中性概念 “月亮” 形象 符号 修辞
  • 简介:认知语言学将隐喻提升为人类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其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借助已知事物认识体验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和认知手段。隐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认知活动,受到地域、历史、宗教及文化等的影响。它涉及到两种文化共性和差异的理解与把握。在翻译中应以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所含的文化信息,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使译文既能完整准确地传达源语文本信息,又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 标签: 隐喻认知 隐喻翻译策略 异化 归化
  • 简介: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认知隐喻理论中对隐喻最具解释力的两大派系。在介绍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而探讨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隐喻能力。

  • 标签: 概念隐喻 合成空间理论 隐喻能力 外语教学
  • 简介:美国学者塞勒等人(J.G.Saylor,etal.)曾讲过三个教学隐喻.隐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3: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有人说隐喻1中,设计图纸详细说明了施工的具体方案和计划.于是施工就是按图索骥,实际施工好坏的标准是根据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隐喻2中,赛前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打球方案或意图,比赛时球员要贯彻方案或意图,但他们还要根据球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明智的反应;

  • 标签: 设计图纸 吻合程度 美国学者 方法策略 情感态度 人说
  • 简介:<正>没有哪一个辞格象“隐喻”(metaphor)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注意。隐喻,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辞格,今天远不只是修辞学以及诗学的研究对象了。隐喻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语文学的传统界限,哲学家(语言哲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称名学家等等都对隐喻发生了兴趣。特别是本世纪后半,认知科学的形成和兴起,又进一步推动了隐喻研究的深入。对隐喻的多角度的深入的研究无疑大大深化了修辞学对这一辞格(或修辞方法)的理解。

  • 标签: 诗歌 隐喻研究 语言哲学 修辞学 奥尔特加 隐喻性思维
  • 简介:随着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隐喻能力的研究再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以实证的方法分析研究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创造性隐喻的现状以及所体现的创造性隐喻能力,笔者同时提出英语写作中使用创造性隐喻的策略,为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创造性隐喻 英语学习者 英语写作 创造性隐喻能力
  • 简介:目前,低密度纤维板是市场的宠儿,但是密度又影响了机械强度。正因为如此,MarkIrle博士指出,密度板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生产线。木质人造板的机械性能通常随着他们的密度增加而增加。这一正比关系在刨花板和纤维板上的表现尤其明显。对于一个特定的人造板类型而言,相同的原材料在特定的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

  • 标签: 低密度 木质人造板 生产线 机械强度 MARK 生产过程
  • 简介:国庆长假,我需要值班。从小区出来,走过一条空寂的小街,向右折过一个十字转盘,就来到了城市的主街道上,在一个叫沙洲路口的站台,坐上开往郊区的公共汽车,10分钟就到了我服务的学校了。进了校园,我才感觉到,校园里空落落的,城市的街道上也空落落的。人们去了哪里,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人们都不想蜗居在家里,蜗居在城市由钢筋水泥包裹起来的那个坚硬冰冷的家里。校园里的林荫道清寂而空落,没有一个学生走过,偶尔有一片落叶静静地泊在洁净的水泥地面上,一只鸟斜斜地从空中飞落下来,悠然地在落叶旁觅食,一阵风从远远的山墁吹来,落叶不见了,鸟儿也不见了,视线顺着无尽的林荫道延伸过去,一片落叶正缓缓地飘落下来,一只鸟儿也正徐徐地飞落下来……陡然间,我心里涌上一阵薄薄的凄凉,一种叫乡愁的情结水一般弥漫心间——望着向西涌去的流云,我心里潮潮的,眼睛也潮潮的——我确实很想家、很想家了!

  • 标签: 隐喻 公共汽车 城市 校园 街道 水泥
  • 简介:绘画作为视觉艺术,它是艺术家情感的有形外化,因此它也是富含隐喻价值的艺术。总体而言,绘画的隐喻主要表现在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线条以其活跃性和不确定性体现其隐喻价值;色彩则往往表现出时代、阶级、地域、年龄等的隐喻思想;艺术家靠构图表现世界的意义,因而构图也就成为绘画的终极隐喻形态。

  • 标签: 隐喻 线条 色彩 构图
  • 简介:<正>凡无喻词的比喻,其实都可称为隐喻,无论其中本体、喻体都出现还是只出现本体而无喻体、或只出现喻体而无本体。隐喻没有喻词,对它的理解就有了两种可能性:通常将隐喻还原为明喻来理解。借助语境依次找出喻体、本体及其相互间的对应关系,隐喻就显得“一目了然”了: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头发(顾城诗)

  • 标签: 原发过程思维 相似性 瓦盆 本体 喻词 继发过程思维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解释隐喻的三大理论:替代理论,对比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并指出其各自的缺陷。本文认为既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亦是一种语用现象,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那么隐喻意义的生成以及理解就应该遵循认知的基本有原则:关联原则。相互作用理论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具解释力的隐喻理论,本文认为把关联原则引入到相互作用理论中去,就能克服相互作用理论的不足。把关联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结合就能产生更完美的隐喻解释理论。从这一修正过的相互作用理论我们得知隐喻既是神秘的,是普通的。

  • 标签: 隐喻 关联 解释 相互作用
  • 简介:[播放-PLAY]我在S中,一个秋天会散落一地红叶的中学,不大,却有中学部和小学部。下课的时候,小学部会呼啦啦地冲出一群小孩子,我总是害怕被他们撞翻在地,尤其怕那些灿烂的笑容刺伤我的脸。我在初中三年级,紧张而压抑的初三。每天背着书包在学校里低头穿行,同很多人混杂在一起。同是一张木然的脸,大大的黑眼圈,疲惫的笑容,关于幸福的隐喻

  • 标签: 幸福隐喻
  • 简介: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门类,它是用心与情来完成的,因此它也是富含隐喻价值的艺术。总体而言,书法的隐喻主要表现在用笔、章法、动静等方面。用笔的隐喻主要体现在传达书者性情、表现环境与人生理想、表现境界等方面;章法的隐喻主要表现在流转、布白、韵致、整体、通感等方面;动静的隐喻主要指书法要有行云流水、跃动之美,要蕴藏艺术家人生的、审美的、时间的、空间的观念而不出格。

  • 标签: 隐喻 用笔 章法 动静
  • 简介:这样有很久了。我沉迷于这副黑色铁甲中暂得禁闭。它有着鸟翼般的流畅外形和甲壳虫一样的黑色光泽。它的名字,在德语中意为“信风”——那是一种由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大气压差推动的气流转移。每年三月到九月,这股大气流便由南北两半球的30°纬线出发,阵势庞大地杀向赤道,年复一年,恒久不变。在这个大风团绕的星球上,只有信风总沿着一个方向吹,年复一年,恒久不变。

  • 标签: 隐喻 驾驶 副热带高压 甲壳虫 气压差 黑色
  • 简介:项一的雕塑表现出新一代青年雕塑家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中,在与生活的世界和现实的问题保持密切的对话关系的同时,积极拓展视觉语言的表现方式,在观念和形式的双重努力中,逼近当代雕塑的前沿问题所取得的进展。他的一系列作品传递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经验,这种经验证明了图像时代的艺术在新的视觉疆域的开拓中将会使未来更具魅力。

  • 标签: 当代雕塑 系列作品 图像时代 艺术作品 空间造型 蒙克
  • 简介:一、哀艳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说过:“历史即是几个隐喻的历史。”他还说过:“文学是对有限世界的探索,它只是少数几个隐喻而已。”这是伟大的洞见,烛照千秋。这是所有叙述理论的基石,没有一个有关文字叙述的命题比这个更真诚而有力量。可是,李森需要补充一下。他说:历史即是堆积如山的隐喻的历史。或者说,历史是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隐喻的历史。所谓的文化,分门别类的历史书写,都可以分解成隐喻形式的书写。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一连串的、无穷无尽的隐喻。事实上,就连所谓的心灵,也是一堆接一堆的隐喻。如果没有隐喻,心灵空空如也。作为书写和形象书写的文学史,是一堆堆想象的隐喻书写,它的隐喻核心之一———那最潮湿的黏液(这里的“潮湿”和“黏液”,也是隐喻),是哀艳。哀艳,也是“哀”和“艳”的隐喻连结。是两个字的声音和形象的概括。“哀”和“艳”,当然都有声音和形象。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本身就是物象或物态的隐喻构造。此时此刻,李森看见:在田野里,“哀”的声音,咽到一头牛的肚子里;而“艳”的声音,是麦芒的造型,那不断崩溃的骄阳。在声音和形象之中的“哀”,是悲伤、悲痛、悲鸣、怜悯等等一堆“哀”的情态。“哀”的情态有哀号、哀矜、哀思、哀叹、哀泣、哀愁...

  • 标签: 隐喻哀艳
  • 简介:在绘画创作中,我始终寻求一种陌生感,一种在陌生前题下的叙事性表达。大多数时候,我倾向于选择在自己的印象和记忆里有些许模糊的事物,我常常刻意地与之保持距离,不想让自己的某一段记忆以具体还原的形式呈现,以此避免陷入寻常熟悉的、重复的、令人麻木的感受之中。记忆的常态是跳跃、模糊和重叠的,并具有自我修复与圆满化的功能,因而常常是可疑的,但这种特质却愈发激起探寻与回顾的兴趣。

  • 标签: 隐喻 绘画创作 叙事性 记忆 模糊
  • 简介:在大地上,人和麦子一模一样。——题记1麦子这一辈子只有站着的份。从破土出芽那天起,它就站在田野里,风一遍一遍地吹,它的芽被吹成了叶子,还在原地站着,空空的茎秆还生出节来,细小的根须使劲往土里钻。麦子想把自己和草区别开来,就长出穗,结出麦粒。其实,草也是站命,只不过,它们一辈子可能就一直站在同一个地方,而麦子一旦长出了穗来,不管麦芒有多尖锐都会被收割,然后换一个地方接着站。在村庄里,收割是一桩仪式感很强的大事。

  • 标签: 麦子 隐喻 仪式感 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