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肩袖撕裂患者(肩袖撕裂组)和51例志愿者及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5 例,女65例;年龄34~77岁[(58.2±7.2)岁]。体重指数(BMI)19.5~32.4 kg/m2[(25.4±2.5)kg/m2]。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肩袖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两组间因素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肩袖撕裂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与肩袖撕裂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显著相关(P均<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不相关(r=0.09,0.13,P均>0.05),肱骨大结节角与肱骨大结节切迹角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当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0.05°和150.55°时,预测肩袖撕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5%CI 0.71~0.87,P<0.01),0.81(95%CI 0.74~0.89,P<0.01)。结论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是肩袖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越大,越容易发生肩袖撕裂,且肱骨大结节切迹角的预测效能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护生职业期望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职位期望量表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493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科护生职业期望为中等水平,得分3.52分±0.55分;择业效能感为呈中等水平,得分3.59分±0.44分。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期望总分、声望地位、自我发展及稳定性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总分可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而稳定性因素可负向预测择业效能感,二者共解释总变量的19%。[结论]职位期望对专科护生的择业效能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培养护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期望和纠正护生过度重视稳定性因素的心理,是提高护生择业效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身炎症系统评分(SIS)与改良型格拉斯哥评分(mGPS)对行胆囊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预测效能。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20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共50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使用COX生存分析评估SIS及mGP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和亚组分析来比较两者的预测准确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50例患者接受胆囊癌根治性手术,其中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55%、37.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IS(HR=2.072,P=0.014)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分析发现在术后1年时,SIS曲线下面积大于mG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8比0.603,P=0.024);亚组分析发现在晚期患者中,SIS相较于mGPS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SIS在预测接受胆囊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总体生存中优于mGPS,且SIS是行胆囊癌根治手术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能够有效预测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治疗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48例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50例,女98例。中位年龄3.0(1.4~7.0)岁。中位体质指数17.1(15.0,19.5)kg/m2。术前发热40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70例。结石CT值665(461,912)HU。结石负荷1.77(0.64,3.14)cm2;结石复杂度分级1级183例,2级38例,3级33例,4级124例。348例患儿共行腔内手术375次,其中可视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perc)27次,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Ultra-Mini-PCNL)26次,微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8次,输尿管硬镜碎石术(RURS)10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288次,PCNL+FURS 16次;手术时间30(20,40)min;术中灌注量500(200,1000)m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筛选结石清除率(SFR)和并发症发生率(CR)的预测因素。利用分析得到的预测因素构建SFR和CR的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概率与实际风险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评估模型应用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本研究手术的整体SFR为88.0%(330/375);CR为23.2%(87/375),其中术后血尿(Ⅰ级)45例,术后发热(Ⅱ级)40例,石街形成(Ⅲ级)2例。综合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结石位置和手术方式是儿童结石腔内手术后SFR和CR的共同预测因素。除以上因素外,体质指数同样为术后CR的预测因素。基于以上预测因素构建SFR和CR预测模型,其AUC分别为0.81和0.73;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SFR预测模型阈值>2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获益;CR预测模型阈值>1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获益。结论内部验证证实基于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结石位置、手术方式及体质指数等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儿童结石腔内手术治疗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患儿的体质指数是腔内手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入院24 h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Panc 3及无害性急性胰腺炎(harmless acute pancreatitis,HAP)评分对儿童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和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ARP)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为AP并于天津市儿童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32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72例。统计AP严重程度分级及有无ARP。根据儿童指标参考范围计算BISAP、Panc 3及HAP评分,利用ROC曲线评估其对SAP,以及ARP的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132例患儿共189次AP发作,其中轻度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占64.02%(121/189)、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占33.33%(63/189)、SAP占2.65%(5/189)。BISAP、Panc 3及HAP评分>0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95%CI:0.960~0.998)、0.875(95%CI:0.819~0.919)及0.859(95%CI:0.801~0.905)。BISAP对SAP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后两者(P<0.05)。首次发作AP共计106例患儿,随访5~55个月,25.47%(27/106)出现ARP。BISAP及Panc 3评分预测ARP的AUC分别为0.639(95%CI:0.540~0.730)及0.622(95%CI:0.523~0.715),两者对ARP的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儿童指标参考范围进行调整后,BISAP、Panc 3及HAP评分对儿童SAP的预测价值较高,其中BISAP的预测效能最高;对ARP的预测能力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潜分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纵向分析孕期血压数据,探索妊娠期间血压潜分类轨迹与未来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风险之间的联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天津市19家社区医院招募的孕早期女性受试者,采集孕28周前5个阶段(即12、16、20、24和28周)的孕检血压数据纳入分析,同时采集孕妇基本信息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应用LCGM建立收缩压、舒张压的潜分类轨迹模型;分别以收缩压轨迹、舒张压轨迹作为预测变量,以妊娠28周后至分娩时是否发生PE作为结局变量,进行PE的预测研究。结果共纳入5 560例已生产的单胎妊娠孕妇,其中随访期间诊断PE 128例,妊娠期高血压106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采用LCGM拟合血压动态变化,确定了4条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和4条舒张压潜分类轨迹。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对应的血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在校正了初检体重指数、是否初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收缩压潜分类轨迹_4(SBP_traj_4)的OR值为4.023(95%CI:2.368~6.835,P<0.001),收缩压潜分类轨迹_3(SBP_traj_3)的OR值为1.854(95%CI:1.223~2.811,P=0.004);舒张压潜分类轨迹_4(DBP_traj_4)的OR值为2.527(95%CI:1.534~4.162,P<0.001),舒张压潜分类轨迹_2(DBP_traj_2)的OR值为2.238(95%CI:1.328~3.77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基线血压水平联合血压轨迹对P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应用LCGM潜分类增长模型构建孕12~28周的血压潜分类轨迹可对孕28周后PE进行早期预测分析,提示孕期血压潜分类轨迹是一种可用于孕妇PE危险分层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压积对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临床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患者无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表现。随访18个月,按是否进展至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预测指标。结果随访18个月共纳入215例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102例,糖尿病肾病组113例。糖尿病肾病组血小板压积、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血小板压积是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88,95%CI 1.071~2.355)。血小板压积预测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ROC下面积为0.602(95%CI 0.527~0.678,P<0.05)。结论血小板压积是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血小板压积每升高0.1%,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增加0.588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box手动描绘模式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56例,根据术后病理Miller&Payne分级(G1~G5)分为反应组(G4~G5)和非反应组(G1~G3)。在化疗前及化疗2、4周期末行常规超声和SWE检查,获得肿瘤最大径的变化率(ΔD2、ΔD4),弹性最大值和弹性平均值的变化率(ΔEmax2、ΔEmax4、ΔEmean2、ΔEmean4) ,并纳入年龄、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及ER、PR、HER2、Ki67、分子分型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理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行诊断试验。结果反应组23例(41.1%),非反应组33例(58.9%)。ΔEmax4和HER2是病理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1,P<0.001;OR=31.81,P=0.002)。ΔEmax4以49.3%为截断值预测病理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9(95%CI=0.746~0.941),效能优于HER2(AUC=0.690)。二者联合可提升诊断效能,其AUC为0.930( 95%CI=0.829~0.981) ,敏感性78.26%,特异性96.97% ,准确性75.23%,阳性预测值94.73%,阴性预测值86.49%。结论ΔEmax4和HER2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ΔEmax4和HER2可提高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性的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参与儿童眼病研究的100例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00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建立近视预测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模型预测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使用单一AL指标预测模型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6.62%、阳性预测值为91.84%,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87.35%、阳性预测值为47.18%;使用2种指标预测模型时预测效果最好的是AL+UCDVA,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3%和78.75%,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79.84%。结论 AL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预测近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操作简单,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形成近视有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筛查、诊治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一个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p-MRI)影像组学及临床信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及风险评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病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层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算法、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然后,利用放射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联合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46(95% CI:0.903~0.982)、0.902(95% CI:0.862~0.958);联合模型在两组间预测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65(95% CI:0.904~0.989)、0.924(95% CI:0.868~0.980)。结论基于Bp-MRI的联合模型对于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tPSA比值(f/t)和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列线图可能为前列腺疾病患者的风险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