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职业暴露风险及其评估方法。首先,介绍了职业暴露风险的概念和常见类型。然后,详细探讨了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包括常用的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接下来,讨论了管理和预防职业暴露风险的措施。最后,总结了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强调了预防和管理的必要性。通过本文,将了解职业暴露风险的概念、评估方法和管理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职业暴露 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 标签: 护理职业暴露 暴露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避免或减少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分析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经过及防护措施。结果降低了感染与暴露,减少了职业伤害。结论保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暴露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沪深两市14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上市银行股价报酬率相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及人民币兑美元的变动汇率的敏感度,考察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市银行外汇风险暴露程度相当显著,在风险暴露方向上,银行价值变动与人民币汇率反向变动;使用衍生品的银行其风险暴露程度相对比较低,QFII持股比率对银行外汇暴露程度比较敏感,银行规模影响不容忽视。并提出了控制银行外汇风险暴露政策建议。

  • 标签: 外汇风险暴露 加权汇率 上市银行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193名医务人员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过职业暴露者146名(75.6%);62名(32.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局部紧急处理,27名(14.0%)医务人员对被血液、体液污染持无所谓态度,96名(49.7%)医务人员不了解标准预防的内容,能做到I级防护的只占7.8%。结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对标准预防的内容不够了解。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监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对策。方法:选取监所医务室护理人员6名,分析职业暴露的相关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比较防护前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防范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防范前的职业暴露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监所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相应防护对策,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对策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对策。方法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存在的问题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增强防范意识,采取全面预防措施。结论针对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

  • 标签: 临床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及风险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间医院发生的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20例,对该20名急诊护士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该20名急诊护士中,15人是因锐器刺伤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75.00%,2人是因黏膜暴露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10.00%,2人是因皮肤破损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10.00%,1人是因完整皮肤暴露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5.00%;采用冲洗方法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1人,占比5.00%,采用冲洗+挤血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2人,占比10.00%,采用冲洗+消毒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4人,占比20.00%,采用冲洗+挤血+消毒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13人,占比65.00%。结论:由于防护意识淡薄,急诊的特殊性等因素限制,急诊护士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培训及健康教育,可帮助急诊护士提高其护理专业技能与临床护理知识,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成分制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相关暴露风险发生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29634份血源性样本中,职业暴露样本69例,其中离心破袋32例、热合渗漏或破损18例、去白渗漏2例、针刺伤1例、间接性血液接触16例;69例职业暴露样本中,直接、间接接触血液、针刺伤分别为42例、16例、1例。结论:成分制备人员面临较高职业暴露风险,为保障制备人员安全性,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成分制备 风险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防止基层血站采血护士暴露职业风险。方法:全面分析基层血站采血护士的采血流程,总结采血护士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商讨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结合基层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实施针对性的防护,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结论:基层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在于防护,通过有效的防护,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 标签: 基层血站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
  • 作者: 张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重庆400000
  • 简介:艾滋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被HIV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会逐渐降低,进而出现一系列机会性感染。目前,艾滋病无法根治,只能够通过药物控制感染,但是,普遍来说,艾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会自行更改用药剂量、停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快速降低,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如果情况严重,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用药期间,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在近些年来逐年提升,因为职业的原因,艾滋病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做大量处置,这就使其不可避免地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直接接触,风险极大。

  • 标签: 艾滋病患者;护理;职业暴露;风险预防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以及风险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急诊科护士120例,对其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分析可知,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为70.00%,可见具有较高的风险发生率。造成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包括操作不当、医疗器械感染、患者感染、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后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至4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针对影响这类风险的因素实施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急诊护士职业安全性。

  • 标签: 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血站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血站工作人员在采集、制备、检验的过程中会接触大量未经检验的血液,存在职业暴露风险,本文主要对血站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与之对应的防护措施,将职业暴露的伤害降到最低,确保血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血站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对策,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对2020年至2023年重庆市血液中心永川分中心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20-2023年职业暴露风险统计中:血辫离心渗漏(191袋)、血袋破损(25袋)、血袋离心破损(13袋)、穿刺渗漏(2袋)、无菌接口渗漏(1袋),这些风险会污染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增加职业暴露风险。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职业暴露风险,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应从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 职业暴露 风险因素 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