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髋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占髋骨折的20%,是髋骨折中最复杂的骨折类型之一。大部分髋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因骨折块的类型多样,对的处理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髋骨折损伤的显露及内固定方式进行概述,总结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及螺钉、钢板固定等在后骨折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应用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自主研发的髋后壁一体化解剖钢板治疗后壁和(或)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和2019年1月采用髋后壁一体化钢板治疗21例髋后壁和(或)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8岁。按照AO/OTA后壁骨折分型:简单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9例,伴有关节面压缩的后壁骨折6例;其中单纯后壁骨折16例,后壁伴有骨折5例。术前将每例患者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并3D打印出骨盆患侧和健侧镜像三维模型,模拟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处理髋后方骨折,复位满意使用髋后壁一体化解剖钢板固定。采用Matta的X线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中复位成功后置入钢板时间为15~30 min,平均20 min;手术开始至结束时间为90~30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300~1 500 ml,平均700 ml。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均为一类,无一例发生感染、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9个月。Matta的X线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16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2例;复位满意率为90.5%(19/21)。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atta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分别为(13.0±2.2)分(范围9~16分)、(15.8±2.4)分(范围10~18分)、(17.0±1.8)分(范围1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8,P<0.001)。末次随访时优15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5.7%(18/21)。术后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给予静脉滴注和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治疗6个月后,神经症状缓解;术后1年,2例出现关节炎相关疼痛症状,口服止疼药对症治疗。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髋后壁一体化解剖钢板可用于治疗髋后壁和(或)骨折,术后疗效满意,功能恢复。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骨折中应用矢量和概念进行螺钉通道微调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3~77岁[(49.3±16.3)岁]。患者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前采用钢板固定,采用后拉力螺钉固定。19例术中应用矢量和概念微调螺钉通道(通道微调组):在后螺钉骨性通道内置入1枚2.5 mm克氏针,分别透视髂骨斜位及闭孔斜位,当单一透视面上克氏针未位于坐骨支中间时,只需在单一方向上调整,另一方向调整的矢量为0;当2个透视面上克氏针均未位于坐骨支中间时,计算出2个方向的不良矢量和再进行微调。23例术中未应用矢量和概念微调螺钉通道(通道非微调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螺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调整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Matta评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根据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定患髋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7~71个月[(35.7±8.5)个月]。通道微调组螺钉置入时间为(5.1±1.5)min,术中出血量为(798.8±83.9)ml,导针调整次数为(1.8±0.5)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2.4±3.2)周,显著短于或少于通道非微调组的(39.8±12.0)min、(1 119.3±172.0)ml、(5.6±1.6)次、(15.6±4.2)周(P<0.05或0.01)。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与术后6个月患髋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症状;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愈合;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通道微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19),通道非微调组为30(7/23)(P>0.05)。结论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骨折中应用矢量和概念进行螺钉通道的微调,能够迅速地将螺钉置入骨性通道内,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并加快骨折愈合。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矢量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双型髋骨折的治疗方面,优质的治疗手段以及方法。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双型髋骨折的患者16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改良K-L入路),并用钛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1-4年,根据Matta影像学进行评分,其中进行解剖复位者14例,复位治疗达到满意者2例,根据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优14例,良2例。结论在经过诊断确定了双型髋骨折,需采取髂腹股沟入路以及改良K-L入路治疗,可采取一定方法将骨折的部位暴露出来,然后再进行手术中将暴露部位用钛质重建钢板加以固定,从而使骨折的部位固定的更加牢靠,进而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髋骨节损伤双柱型髋臼骨折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髋(壁)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壁)骨折33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3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壁)骨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其中优2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脱位合并髋(壁)骨折手术患者,通过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髋骨折导致髋顶与主骨失去连接,前后内移及旋转,影响正常髋的匹配,常需要手术治疗。但髋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方法选择是个难点。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通道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髂腹股沟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工业技术的发展,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重了交通负担,随着而来的交通事故也日渐增多。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多半会造成骨盆髋骨折尤其是髋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发生频率逐年增高。在髋骨折的临床就诊中,高能量损伤的不断出现,复合损伤增多,髋解剖关系复杂,因而手术实施难度较大。髋骨折浮动分类与手术入路息息相关,本文就主要研究髋骨折浮动分类及其临床意义,并对髋的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

  • 标签: 髋臼三柱 髋臼骨折 分类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逆行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3例累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62~78岁[(69.7±1.5)岁]。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骨折4例,前加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骨折6例。按AO分型:62-A2.1 2例,62-A2.2 2例,62-B3 3例,62-C 6例。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逆行螺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第2天,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9.3±1.7)个月]。手术时间为1.1~1.5 h[(1.3±0.2)h];术中失血量为110~200 ml[(161.3±21.1)ml];住院时间为8~13 d[(10.7±1.3)d];骨折愈合时间为14~18周[(15.4±1.1)周]。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早期坐骨神经损伤1例,给予甲钴胺治疗,3个月后恢复;晚期异位骨化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螺钉穿入髋关节、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Matta复位标准:骨折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3例。Majeed功能评分术前为(15.0±1.3)分,术后3个月为(76.5±2.0)分,术后6个月为(85.1±1.9)分(P<0.01);其中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达85%。结论对于累及骨折,机器人辅助经皮逆行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骨折解剖复位满意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

  • 标签: 髋臼 机器人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后方入路经皮通道螺钉及钢板固定治疗髋后方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采用直接后方入路经皮通道螺钉及钢板固定治疗的髋后方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42.0±12.1)岁(范围19~64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横形伴后壁骨折28例、伴后壁骨折6例、"T"形伴后壁骨折2例。患者取俯卧位直接后方入路,于直视下对髋前后骨折进行复位并以经皮通道螺钉固定髋,再复位髋后壁骨折并使用钢板及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结果36例均于直接后方入路下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及固定。切口长度(9.8±1.2)cm(范围8~12 cm);手术时间(102.9±21.4)min(范围65~145 min);术中出血量(214.0±116.9)ml(范围100~640 ml)。术后X线及CT示髋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按照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34/36)。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9±9.2)个月(范围10~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1.0)个月(范围3~6个月)。术中未发生医源性臀上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2例出现股骨头囊性变,但行走无疼痛;1例术后感染并继发菌血症,清创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治愈;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恢复;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异位骨化,不影响髋关节活动。术后1年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为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34/36)。结论直接后方入路切口小,能在直视下复位髋后方骨折;结合经皮通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后方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及固定稳定的优势,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髋臼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内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板与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骨折的建模及稳定性。方法:以2019年09月~2021年09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髋骨折患者为研究材料,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立对应骨折模型,模型Ⅰ为逆行经皮拉力螺钉模型,模型Ⅱ为长板固定髋骨折模型,软件模拟站立及坐位,采用同样方式对两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模拟相应体位,结果显示,模型Ⅱ髋处最大应力、位移距离、骨折线所有节点位移平均值均大于模型Ⅰ,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板固定髋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性大于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值得运用该治疗方式。

  • 标签: 髋骨臼后柱骨折 长板与拉力螺钉固定 稳定性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对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骨折患者,按照选择的不同手术入路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选择髂腹股沟入路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改良Stoppa入路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对髋骨折有显著疗效,其可以避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髋臼前柱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 髂腹股沟入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模型对髋柱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术中钢板成型及髋解剖型钢板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1位成人患者(男72例,女39例)骨盆CT数据,测量股骨头直径(D);并分别通过CT断层扫描的三维反求技术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测量髋钢板放置路径中髋后壁、近端、远端的3段近似圆弧的曲率半径(R。、心和R,),以及反应三段圆弧相对位置关系的髋后壁圆弧展角a;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股骨头直径(D):47.4±3.7mm;其中女性为43.6±2.3mm,男性为49.5±2.5mm。Rl:48.0±7.8mm;&:67.7±13.4mm;R3:9.8±0.4mm。α:51.4°±6.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髋钢板路径中的R1、R2、R3和a与股骨头直径D和性别均无相关性。R]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其尺寸变化范围不大;而&总体上随着Rl增大而增大(线性相关系数R=0.388),而髋后壁圆弧展角Q随着R1的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系数R=0.735)。结论髋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股骨头直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髋后壁的形态决定了髋近端以及远端骨盆形态。新型髋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髋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形时间。

  • 标签: 骨盆后柱 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比较5种内固定方式固定髋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1例健康女性志愿者,年龄为50岁,身高160 cm,体重63 kg,体重指数为24.6 kg/m2。将志愿者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5.0软件生成骨盆三维模型,应用ANSYS 14.5软件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然后生成髋骨折模型,建立内髂坐钢板、常规钢板、顺行空心拉力螺钉、经坐骨小切迹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及经坐骨结节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模型。对5种固定模型行应力加载,比较5种固定模型髋骨折线的位移及应力集中部位。结果髋骨折线上节点的平均位移:站立位时,常规钢板固定模型(6.13 μm)<经坐骨结节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模型(6.85 μm)<经坐骨小切迹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模型(7.07 μm)<内髂坐钢板固定模型(7.08 μm)<顺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模型(7.85 μm);坐位时,常规钢板固定模型(7.77 μm)<内髂坐钢板固定模型(9.65 μm)<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模型(9.69 μm)<经坐骨小切迹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模型(10.1 μm)<经坐骨结节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模型(10.20 μm)。5种内固定模型的应力均主要集中于骨折断端。结论内髂坐钢板及常规钢板固定髋骨折的稳定性较空心螺钉(顺行空心拉力螺钉、经坐骨结节逆行空心拉力螺钉、经坐骨小切迹逆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好。

  • 标签: 髋臼 骨折 有限元分析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辅助轴位透视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激光辅助轴位透视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髋骨折患者20例(22髋),男11例,女9例;年龄(42.1±3.2)岁(范围,24~68岁)。单侧髋骨折7例,双侧髋骨折2例(4髋),髋合并同侧骶骨骨折7例,髋合并骶髂关节损伤4例。髋骨折Nakatani分区:Ⅰ区3髋,Ⅱ区6髋,Ⅲ区13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 d(范围,3~11 d)。髋骨折均采用激光辅助轴位透视经皮螺钉固定,合并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采用Starr架辅助复位以经皮骶髂螺钉固定。记录患者髋螺钉置入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 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22髋的前螺钉置入手术时间为(22±10)min(范围,20~40 min),术中透视次数(30±8)次(范围,21~45次),术中出血量(20±5)ml(范围,10~40 ml)。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1)个月(范围,12~18个月)。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8髋,满意复位2髋,不满意复位2髋,优良率为91%(20/22)。骨折愈合时间为(13±2.2)周(范围,11~16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18髋,良3髋,可1髋,优良率为95%(21/22)。1例术后前螺钉皮肤切口出现渗出,1例术中损伤臀上动脉分支导致术后臀部皮下瘀斑及血肿。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或骨折再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激光辅助轴位透视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骨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不易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术中出血量少,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激光
  • 简介:目的:研究侧入路在治疗髋骨折中的应用。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对30例(31髋)髋后部骨折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并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随访,时间为12月至4年,平均2.5年。按Matta标准,优16例,良6例,可8例,优良率73.3%。结论:侧入路在治疗髋后方骨折中具有显露良好、复位方便、创伤较小、固定牢靠及便于功能训练等优点。

  • 标签: 髋臼骨折 后侧入路 切开复位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损伤,这种骨折常伴有股骨头脱位,创伤暴力大,骨折表现复杂等特点,自1993年5月~2002年10月共收治髋骨折13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臼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一体化髋四方区阻挡钢板治疗髋骨折的优缺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使用一体化髋四方区阻挡钢板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4例髋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3.2岁;均为Letournel-Judet分型的双骨折,其中11例合并无后脱位的后壁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8~19 d,平均10.3 d。手术均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满意复位以一体化髋四方区阻挡钢板同时固定髋、四方区和骨折。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20~32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700~1 600 ml,平均980 ml;一体化髋四方区阻挡钢板术中无需再次塑形,与骨表面均贴服良好。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5个月,平均3个月。Matta影像学评估显示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优良率85.7%(12/14);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2~18分,平均16.9分,其中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7%(12/14)。术中1例患者分离精索时出现约1 cm腹膜破裂,即刻缝合修复;1例术后出现闭孔神经麻痹,未作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随访时麻痹症状缓解;余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双骨折采用一体化髋四方区阻挡钢板可以同时对前、四方区和整体进行固定,无需塑形,骨折复位固定效果良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髋翼形一体化钢板治疗髋伴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髋伴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9~78岁[(47.3±13.3)岁]。均采用单一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复位并使用髋翼形一体化钢板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二天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12个月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28.1±13.1)个月]。手术时间为35~150 min[(84.6±26.3)min];切口长度为8~12 cm[(9.4±1.0)cm];术中出血量为100~1 200 ml[200(300,500)ml];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3.9±0.9)个月]。术后第二天Matta复位标准:优32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为91%。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2~18分[(16.1±1.5)分],术后12个月为13~18分[(17.3±1.2)分](P<0.01)。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优3例,良34例,可6例,优良率为86%;术后12个月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P<0.0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1例,髋内收乏力5例,术后螺钉松动并创伤性关节炎1例。所有患者未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髋翼形一体化钢板治疗髋伴后壁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