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武昌黄鹤楼公园里珍藏着王羲之的传世书法佳作———“鹅”(见图),单字连笔,一挥而就,韵味十足。在古代单写一个字的作品并不多见,原来王羲之竟是一个“鹅痴”呢。据史书记载:羲之看上了一道士养的鹅,写下墨宝《道德经》与之交换,最后“笼鹅而归,甚以为乐”,这是有名的“写经换鹅”的故事。另有一故事:会稽一老妇人养有一鹅,善鸣。羲之叫人去买不成,只好去一饱眼福,那妇人听羲之来访,杀鹅待客,落得羲之后悔连天。对鹅“痴情”到如此程度,看来只有陶渊明之好菊、周敦颐之爱莲才能与之相比。与鹅朝夕相处,胸中之有“成竹”,自然流露于笔端,便有“鹅”字之神韵。羲之缘何对鹅情有独钟?一说其风流洒脱,与白鹅的纯洁悠然有相通之处。一说鹅项婉转自如,外柔内刚对写字很有启发。一说执笔之要在于:“……小指贴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包世臣《艺舟双楫》)我看三者兼有亦是很有可能。鹅痴王羲之@覃迁邕
简介:“你到底为什么?”不少朋友、同事、熟知的人,对我“痴戏剧”想不懂,常常这么发问。问完了,叹一口气,自知也不会有什么答案,便把酒杯往桌上一搁,半眯着眼看着我,那神态就像是看着头怪物,然后就摇起头来……于是,我便又一次感觉到:我是彻底地不可救药了。回想起来,最早听到这样的提问,已是十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我还在县文艺队工作。偶而从一位地区文化局的老师那里借到一本《聂米罗维奇-丹钦柯导演方法》,如获珍宝。数数当月的生活费,咬了咬牙,买回一本硬度抄本,每天排练之余,演出之后,便一字一字地抄了起来,就在我摇着葵扇,燃着蚊香,就着昏暗的灯光把十一万余字抄完的时候,一个在报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