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出现了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方法后患者水肿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入院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在玻璃体内注入雷珠单抗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对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在玻璃体内注入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时间段对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测试记录。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BCVA及CMT均无明显差异,存在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其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CMT及BCVA值均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一个月CMT及BCVA数值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之后患者的BCVA及CMT数值开始回升,并达到和治疗前类似的水平。结论对于出现了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视力情况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为中心视网膜厚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现阶段临床进行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的主要办法是向玻璃体腔内注入雷珠单抗,单纯注入雷珠单抗后患者的BCVA及CMT数值短期内将会得到明显的好转,但是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BCVA和CMT数值将会出现回升,并达到和治疗前类似的水平,而采用了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方法后,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CMT及BCVA数值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患者的BCVA及CMT数值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因此,采用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也更加稳定,在临床上具有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45例62只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术后1月OCT检查是否出现黄斑水肿,患者被分为水肿组和非水肿组。比较分析两组间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级,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尿病眼底激光治疗史等临床因素的差别。结果62只眼中有9例出现CME,占14.52%。水肿组与非水肿组比较,患者年龄,眼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级,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尿病眼底激光治疗史,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两组间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级,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尿病眼底激光治疗史为出现黄斑水肿明显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级,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尿病眼底激光治疗病史是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水肿的高危因素。
简介: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确诊为DME患者79例(79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于治疗后3月、6月时,记录2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及6月,观察组BCVA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及6月,观察组CMT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处理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具有明显改善视力、加快水肿消退,减少复发等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方法联合治疗DME效果是否优于单独格珊光凝或眼内注射康柏西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将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眼内注射康柏西普(0.5mg)联合激光治疗、单独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单独格珊光凝的患者纳入研究,共129例(141眼),其中联合治疗组40例(45眼)、康柏西普组44例(51眼),激光组45例(55眼)。联合治疗组男性17例(20眼),女性23例(25眼),年龄45-72(平均60.7±7.5)。康柏西普组男性24例(30眼),女性20例(21眼),年龄44-69平均年龄(59.5±9.0)。激光组男性21例(28眼),女性24例(27眼),年龄54-71(平均62.3±8.7)。结果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矫正视力效果优于单独格珊样光凝或眼内注射康柏西普组(α=0.043<0.05)。基线、治疗后1m?3m患者OCT黄斑中央厚度(CMT)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6m患者的OCT黄斑中央厚度(CMT),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独格珊样光凝(P<0.01)或眼内注射康柏西普组(p<0.01)。另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30>0.05)。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治疗DME效果优于单独格珊样光凝或眼内注射康柏西普。
简介:摘要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威胁视功能的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段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抗VEGF药物是治疗DME的一线药物,在改善视功能方面具有革命性意义。然而,仍有30%~50%的患者对抗VEGF药物治疗无应答,且频繁的注射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治疗负担。新的治疗策略包括改善抗VEGF药物的疗效和持续时间、靶向炎症、血浆激肽-激肽释放酶系统、血管生成素-Tie2系统和神经变性等新治疗途径以及使用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和靶向激光治疗。确定对抗VEGF药物治疗无应答的病例,建立从抗VEGF药物治疗到抗炎等替代治疗的标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仍具有挑战性,仍需继续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筛查策略,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DME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斑水肿和糖尿病分期、糖尿病病程、视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黄斑水肿与糖尿病的分期、糖尿病的病程和患者视力的关系。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分析得出,患者的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随着患者的病程增加,患者并发黄斑水肿的概率越高,但超过20年病程的患者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分析可能是因为患者基数较少所致。随着患者黄斑水肿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的视力会逐渐减退。结论临床上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会不断的增加,病情的程度会不断加重,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临床上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水肿与糖尿病分期,糖尿病病程及视力的关系。方法分析统计15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各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及黄斑水肿与病程,视力的关系。结果在151例患者中,288只眼中,99只眼存在DME,占34.3%,99只眼中轻度黄斑水肿占54.55%,中度黄斑水肿占24.24%,重度黄斑水肿占21.21%,此组糖尿病黄斑水肿病例中,I期患者10人占10.10%,11期患者16人占8.08%,111期患者22人占40.40%,W期患者51人占41.41%,V,VI期患者当中由于白内障视网膜增殖改变,玻璃体积血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使DME的发生率较低。结论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DME水肿程度的加重,视力越差;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DME的发生率增加,程度加重;DME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和DR的程度有一定关系,但是在时序上与我国现在的DR分期标准之间没有严格的一致对应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nm激光对49例(77眼)局限性黄斑水肿和弥漫性黄斑水肿病例分别予以直接光凝和格栅样光凝,随诊观察10—20月不等。结果局限性水肿型视力提高17眼(51.5%),不变16眼(48.5%),下降0眼。弥漫性水肿型视力提高10眼(22.7%),不变31眼(70.5%),下降3眼(6.8%)。FFA检查局限性水肿消退者13眼(39.4%),好转20眼(60.6%),无效或加重0眼。弥漫性水肿消退者9眼(20.5%),好转24眼(54.5%),无效或加重11眼(25%)。结论激光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有效,一旦确诊黄斑水肿应早期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与其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DME患者60例6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仅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的患者33例33眼作为康柏西普注射组,将黄斑区视网膜光凝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的患者27例27眼作为联合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3、6、9和12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黄斑水肿及渗漏的范围变化,记录康柏西普注射次数并观察治疗期间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内患眼治疗1、3、6、9和12个月时平均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平均C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9及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BCVA较康柏西普注射组明显提高,CMT较康柏西普注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时FFA复查发现,康柏西普注射组黄斑水肿改善有效率为91.0%(30/33),低于联合治疗组的96.3%(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0,P<0.05)。康柏西普注射组平均注射(4.36±1.62)次,明显多于联合治疗组的(3.41±0.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1,P<0.05)。所有病例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高眼压、眼内炎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撕裂等与治疗相关严重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或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DME均可有效稳定或提高患眼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安全性好,联合治疗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
简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多种因素参与了DME的发生和进展,本文就目前该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