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3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个性化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80例腹泻的小儿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其均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应用个性化护理路径方式(试验组,n=90)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n=90)进行护理干预,常规干预主要措施有待患儿入院后为其展开静脉穿刺,为其补液,营造出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个性化护理路径主要措施有开展入院指导,充分了解患儿机体状态,观察其是否具有腹痛感,有无出现脱水表现,为其制订出个体化护理计划,详细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加深其对于疾病的了解,做好补液护理,该病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为患儿补液,有助于促使病情恢复,先为患儿补充盐分,然后补充糖分,同时落实饮食护理,注意营养丰富,饮食清淡,根据患儿年龄选取适宜食物,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率主要包括未出现不配合、哭闹及抗拒的概率显著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长、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大便正常,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后,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展开研究,并将其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40例)以及综合护理(研究组40例),鉴于护理方式不同,统计两组患儿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并将数据整合后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判定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包括止泻、大便性状恢复、食欲恢复、腹部不适消失在内的症状临床改善时间研究组综合用时较短,参照组用时较长;研究组家长满意率较高,参照组满意率较低;两组统计数据对比,结果P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9年我国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 RVA)感染的流行特征,为A组轮状病毒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我国20省监测哨点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及临床信息。根据《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方案》中轮状病毒检测方法进行RVA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结果采集病毒性腹泻标本共5 395份,检测5 038份,1 247份腹泻标本呈现RVA核酸阳性(1 247/5 038,24.75%)。RVA在福建省的阳性率最低(30/319,9.40%),在河南省的阳性率最高(182/338,53.85%);RVA在男性和女性患儿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24%(762/3 019)和24.02%(485/2 019),RVA感染无明显的性别分布特征(χ2 = 0.96, P=0.326);RVA以12~17月龄患儿为主要易感对象(342/1 033,33.11%),48~59月龄患儿RVA的阳性率较低(35/227,15.42%),RVA感染呈现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χ2 = 86.78, P<0.001);RVA感染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别(χ2 = 20.92, P<0.001)和季节特征(χ2 =411.42, P<0.001)。RVA基因分型结果显示G9P[8]型(994/1 122,88.59%)是主要的流行优势株。结论2019年我国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RVA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为G9P[8]型,且RVA感染具有明显的年龄、地域和季节特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5月收入感染性腹泻患儿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小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小儿接受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实验组综合依从34例(94.44%),对照组综合依从27例(75.00%),(p<0.05)。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实验组综合依从34例(94.44%),对照组综合依从27例(75.00%),(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感染性腹泻疾病的护理效果,经过护理指导后患儿的不良病症均有改善,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探究过程中,会将患有小儿腹泻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探究对象,对其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并分析相关措施实施的价值意义。方法:从某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之间接收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位作为实验对象,将其等分为两个小组,并实施差异性护理对策,分析不同护理对策的作用效果。结果:记录病人的住院时长、症状消失时长,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调查两个小组中出现肛周皮肤受损的患者人数,并统计人数比例,从统计数值来看,实验组的受损比例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患有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展开医治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同时对于减少住院时长等方面也有明显的益处,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肠炎宁颗粒联合益生菌治疗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年2月收治的70例秋季腹泻患儿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试验组联用肠炎宁颗粒,对比治疗效果。结果: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比对照组的74.29%要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患儿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试验组检测值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肠炎宁颗粒联合益生菌治疗秋季腹泻疗效确切,能加快症状消退、抑制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构建脑性瘫痪患儿标准化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对脑性瘫痪患儿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初次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20例脑性瘫痪患儿及其家长12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0例患儿和60名家长。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2周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方案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与实验组(43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选择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干预,分析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依从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为小儿肺炎患儿提供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不但能让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而且还能让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促进患儿疾病及早康复。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氯气中毒危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探讨有效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8月一起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事件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6例危重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随访结果(截至出院后1年6个月)。结果6例危重患儿中男4例、女2例,年龄4~12岁。事发时均处于距氯气源5 m以内,均以严重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中毒后3.5~7.0 h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最严重的1例患儿距氯气源最近(仅1.5 m),撤离时间最长(约5 min),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缺氧并出现严重休克,于中毒后10 h开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6例患儿全部存活。随访6例患儿生长发育均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除1例因既往有可疑哮喘存在小气道阻力增高外,余5例未见异常;肺部CT、脑电图、颅脑磁共振成像均未见异常。结论重度氯气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常在中毒后数小时内需机械通气。常规机械通气无效时ECMO治疗可挽救生命,救治及时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