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本组病例均选择自2011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HPV筛查13种高危型HPV的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HC2及PCR法进行检测,采取阴道下活检,观察患者检验结果。分别抽取宫颈浸润癌20例、宫颈CINⅢ20例、宫颈CINⅡ20例、宫颈CINⅠ20例、宫颈慢性炎10例,行HPV分型检测,观察HPV-16型、HPV-18型及HPV-非16/18三种亚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556例HPV筛查呈阳性,阳性率27.8%,分别抽取20例宫颈浸润癌、20例宫颈CINⅢ、20例宫颈CINⅡ、20例宫颈CINⅠ患者,及10例宫颈慢性炎患者,对患者HPV亚型与各类型宫颈癌变情总进行观察发现,宫颈CINⅡ型及以上类型患者HPV-18型占比较高,宫颈CINⅠ型及炎症患者未见HPV-16型,仅少量HPV-18型。结论随着HPV病毒负荷量越高,患者罹患CINⅡ以上类型病变的危险性就越高,在诊治时应予以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280例妇女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宫颈癌前病变组(133例)、宫颈癌组(70例)以及对照组(7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无改变现象。同时对三组检测患者运用宫颈刮片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对三组检测患者进行筛选,并且运用达安PCR-反向点杂交发对其16种高危型HPV以及3中低危型HPV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测试,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以及对照组的HPV阳性率的检测结果分别为60.2%(80/133)、97.1%(68/70)、13.0%(10/77)。HPV的总阳性率为56.4%(158/280),三组检测患者的检测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较为密切,在高危型HPV感染中,HPV16为主要的感染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煤矿地区妇女宫颈癌的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某煤矿地区3个自然矿组妇女为研究对象,干预A组在0、6、12及18个月进行宫颈癌知识宣讲,对各组妇女宫颈癌认知水平及干预前后意愿参加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筛查妇女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高中及以下占90.77%,且避孕率较低;进行宣讲干预后A、B组意愿参与率要显著高于C组(χ2=4.98,χ2=46.83,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χ2=42.56,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煤矿地区由于妇女教育水平及经济水平较低,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的知晓率较低,干预后较之前有大幅提升。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区域、人种等差异,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病毒感染、性行为、早产多产等因素导致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措施包括HPV疫苗及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病变。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 avirus,HPV )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WHO建议全球实施HPV疫苗的推广。通过开展适宜的筛查技术提高了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率,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全球各国通过不断加强完善宫颈癌前筛查三级预防体系,宫颈癌有望逐渐被人类消灭。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在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 方法: 纳入本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炎患者( 30 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 30 例)、宫颈癌患者( 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 A 组、 B 组、 C 组,观察三组患者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 结果: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 C 组宫颈癌患者最高, P <0.05 ; HPV 病毒载量 C 组宫颈癌患者最高,其次是 B 组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最后是 A 组宫颈炎患者, P <0.05 ; HPV 持续时间 C 组宫颈癌患者最长,其次是 B 组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最后是 A 组宫颈炎患者, P <0.05 ;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病变分级越高者 HPV 病毒载量 越高, HPV 持续时间 越长, P <0.05 。 结论: HPV 可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临床筛查中,能够鉴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便于开展早期防治措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