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两组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同时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的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其发生·发展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人类乳头状病毒为一组环状双链DNA病毒,育龄妇女感染可引起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它已经成为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宫颈癌疾病的筛查中进行高危型HPV病毒的检测,能最大限度的筛查出高危人群同时HPV的检测在CINII,CINIII筛查中的敏感度和灵敏度远远的高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的检测不仅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在指导宫颈癌的治疗、预后及随访中HPV的检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4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镜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检查显示,所有患者中有23例患者被怀疑患有宫颈癌或者宫颈癌前病变,对23例患者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有11例患者患有宫颈癌前病变,4例被确诊为患有宫颈癌。不仅如此,11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有6例属于I度宫颈癌前病变、3例属于II度宫颈癌前病变、2例属于III度宫颈癌前病变。这些患者主要具有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光滑以及宫颈湿疣等症状。此外,再对没有进行病理活检的101例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未发现出现宫颈癌或者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结论采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有效判断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程度,掌握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肿瘤临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并行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共37例,比较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分期与手术切除病理分期。结果手术切除病理分期低于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分期。结论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有限,不推荐宫颈癌患者术前常规行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简介:目的探讨miR-2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和宫颈癌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zol法提取宫颈样本组织总mRNA,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miR-21在各组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及CIN3组中miR-21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21在宫颈癌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级中存在异常表达,提示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探讨预后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1、2、3年生存率,分析早期宫颈癌3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访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为91.80%(112/122),2年生存率为87.70%(107/122),3年生存率为84.43%(103/12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