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饮食下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及高脂饮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对照组、粥样硬化组,喂养12周后,检测血清中TC、TG、LDL-C、HDL-C的含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主动脉三层结构清晰,内膜光滑完整,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粥样硬化组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泡沫细胞聚集,弹力板处及细胞间隙可见大量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排列不规则;粥样硬化组中TC、TG、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粥样硬化组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引起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碱(Leonurine)在调节血脂代谢和抗氧化方面的作用,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ApoE-/-小鼠,建立AS模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益母草碱高、低剂量组;以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TCTG、LDL-C、HDL-C、SOD、MDA、GSH-px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及MDA的水平明显增高,HDL-C、SOD及GSH-px的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益母草碱高、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清TC、TG、LDL-C及MDA的水平明显降低,HDL-C、SOD及GSH-px的水平显著增高。结论益母草碱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代谢和抑制AS斑块形成的作用,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防治AS的机制之一。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apoE-/-小鼠血清中FKN与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及关系,分析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实验组(n=26);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结束实验 ,应用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斑块面积,评估A S病变严重程度。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斑块内FKN、TNF-α、IL-10的表达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CPS)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NC)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20只雄性ApoE-/-小鼠均予以高脂饮食,随机分为AS组和AS+CPS组。AS+CPS组小鼠通过12周的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方案构建CPS模型。检测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血管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斑块形态。采集小鼠粪便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分析α和β多样性。结果与NC组和AS组小鼠比较,AS+CPS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旷场实验反应箱中心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此外,AS+CPS组小鼠AS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管腔狭窄严重(P<0.01)。AS组和AS+CP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菌群物种组成也发生改变。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AS形成及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丰度下降,有害菌丰度增加,且CPS可促进AS病变并加重肠道菌群紊乱。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VDRA)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KO)小鼠体内及心脏循环系统中脂联素表达、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ApoEKO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将7周大的ApoEKO小鼠28只随机分为四组给予如下16周的处理组1ApoE阴性对照组(腹腔内注射100μl丙二醇每周3次);组2ApoE-帕立骨化醇组(200ng腹腔内注射每周3次);组3ApoE-依那普利组(30mg/kg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组4ApoE-帕立骨化醇+依那普利组(帕立骨化醇200ng腹腔内注射每周3次+依那普利30mg/kg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通过动物实验,按分组饲养要求饲养动物并取相关标本,观察各组小鼠脂联素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炎性标志物环氧化酶(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2~组4脂联素水平均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特别是组4脂联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性显著(P<0.01);组2~组4胆固醇(Tch)水平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2~组4炎性标志物(COX-2、TNF-α)水平减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组4炎性标志物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VDRA联合ACEI治疗能够显著增高ApoEKO小鼠体内及心脏循环系统中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Tch和COX2、TNF-α水平,说明VDRA联合ACEI能有效抑制氧化损伤从而改善ApoEKO小鼠的炎性损伤,同时证实脂联素与心脏保护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有关,并且疗效强于任何一种药物的单独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方法10周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3组:WT假手术组(n=8),WT 7 d组(n=12),WT 30 d组(n=12);ApoE-/-假手术组(n=8),ApoE-/- 7 d组(n=12),ApoE-/- 30 d组(n=12)。手术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假手术组只剥离血管不结扎。术后第7天和第30天行Mor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DTI技术检测小鼠双侧海马区脑组织各向异性分数(FA)值,MRS技术检测小鼠双侧海马区胆碱复合物(Cho)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含量。结果(1)水迷宫实验第2~4天,ApoE-/- 7 d组小鼠较ApoE-/-假手术组、WT假手术组及WT 7 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ApoE-/- 30 d组小鼠较WT 30 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 7 d组较WT 7 d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第三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ApoE-/- 30 d组较WT 30 d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第三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TI检测结果显示,ApoE-/- 7 d组小鼠双侧海马FA值与WT 7 d组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 30 d组小鼠双侧海马FA值均较WT 30 d组小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S检测结果显示,ApoE-/- 7 d组小鼠海马Cho和NAA相对含量较WT 7 d组小鼠明显降低,ApoE-/- 30 d组小鼠海马Cho和NAA相对含量较WT 30 d组小鼠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小鼠在短暂性全脑缺血损伤后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与海马白质纤维损伤和神经细胞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因敲除法评价海马载脂蛋白E(ApoE)在年龄因素影响多次七氟烷麻醉小鼠远期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幼年(6日龄)及成年(60日龄)雌性野生型(WT)C57BL/6J小鼠72只、ApoE基因敲除型(ApoE-KO)C57BL/6J小鼠56只,幼年小鼠体重3~5 g,成年小鼠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T小鼠和ApoE-KO小鼠分别分为4组(WT小鼠每组18只,ApoE-KO小鼠每组14只):幼年对照组(P6+C组)、幼年七氟烷组(P6+S组)、成年对照组(P60+C组)及成年七氟烷组(P60+S组)。七氟烷组每天吸入3%七氟烷及60% O2 2 h,连续3 d,对照组则置于相同环境,每天吸入60% O2 2 h,连续3 d。于七氟烷麻醉结束当天(出生后8或62 d)每组随机选取4只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IL-1β、IL-6和TNF-α含量;WT小鼠各组随机取4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完整长度ApoE和ApoE碎片段的表达水平;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进行标准化饲养,于七氟烷麻醉后22 d(出生后30或84 d)进行条件恐惧实验。结果WT小鼠:与P6+C组比较,P6+S组海马TNF-α、IL-6和IL-1β含量升高,完整长度ApoE和ApoE碎片段表达上调,僵直时间缩短(P<0.05),P60+C组与P60+S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KO小鼠:P6+C组与P6+S组比较、P60+C组与P60+S组比较海马TNF-α、IL-6、IL-1β含量和僵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影响多次七氟烷麻醉小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上调海马ApoE表达,诱发神经炎性反应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调节的巨噬细胞极化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只6~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10)和TGF-β1干预组(n=10)。高脂喂养6周后,分离右侧颈总动脉行串联结扎构造颈动脉易损斑块模型。继续高脂喂养5周后,两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TGF-β1腹腔注射,每只均注射50 μg/kg,1次/d,连续注射2周。检测两组小鼠实验前后的体重;2周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取右侧颈总动脉,对颈动脉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斑块的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斑块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露醇受体(CD206)进行染色;用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标记斑块中的MI和M2型巨噬细胞。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后生理盐水组小鼠体重为(29.720±1.946) g,TGF-β1干预组为(30.890±1.265) 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1,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TC含量为(27.420±6.704) mmol/L,TGF-β1干预组为(24.260±1.468) mmol/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6,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LDL含量为(2.560±0.227) mg/L,TGF-β1干预组为(2.660±0.367) m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2,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IL-10含量为(11.230±2.744) ng/L,TGF-β1干预组为(27.980±18.330) 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P<0.05);生理盐水组斑块面积占管腔面积百分比为(81.280±17.780)%,TGF-β1干预组为(50.160±26.1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P<0.05);生理盐水组M1型巨噬细胞数目为(46.390±15.010)个,TGF-β1干预组为(28.330±9.041)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0,P<0.05);生理盐水组M2型巨噬细胞数目为(11.060±1.913)个,TGF-β1干预组为(27.730±11.860)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P<0.05);生理盐水组TNF-α吸光度值为39.360±20.470,TGF-β1干预组为18.570±3.2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5);生理盐水组CD206吸光度值为5.060±2.621,TGF-β1干预组为10.900±4.5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6,P<0.05)。结论TGF-β1通过调节小鼠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对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临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占约25%。关于颈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多集中于斑块破裂方面,目前研究结论尚不充足,本研究就颈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主要机制——炎症反应进一步研究讨论。本研究在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斑块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其可充分诱导小鼠脾脏组织中的调节性T细胞分化,抑制全身及局部粥样斑块中的炎症反应,促进抗炎因子分泌以及抑制斑块中促进斑块破裂的蛋白分泌,对斑块的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中年男性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血脂浓度的关系.方法检测244名40岁~60岁深圳男性血清血脂浓度,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ApoE基因.把入选对象按年龄分为40岁~45岁组(32名);46岁~50岁组(118名);51岁~55岁组(68名);56岁~60岁组(26名).结果不同年龄段中年男性血清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P>0.05).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防治指南对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将人选对象分为高脂血症组(86名)及正常血脂组(158名),两组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E3/E3,少见基凶型有E3/FA、E2/E3、E4/E3,未检出E2/E4型.E2/E2+E2/E3基因型频率高脂血症组低于正常血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基因型把入选对象分为E2/E2+E2/E3组(62名),E3/E3组(178名),E3/E4+FA/EA组(4名),方差分析显示3组基因型人群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P>0.05);3组基因型人群血清总胆同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P<0.05),E2/E2+E2/E3基凶型血清总胆固醇浓度较E3/E3基凶型低.结论高脂血症较少发生在E2/E2+E2/E3基因型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经肾活检确诊的藏族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患者进行APOE基因的变异检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资料,对患者的外周血DNA进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探讨其对ApoE蛋白的影响。结果患者肾活检明确为LPG。基因测序显示其携带APOE基因Osaka/Kurashiki(c.527G>C,p.R176P)杂合变异。既往已发现4例LPG患者携带同样的变异,所编码的氨基酸(p.176R)在进化中高度保守。SIFT、PolyPhen2及PANTHER软件均预测该变异为致病性。结论本例患者的发现进一步支持APOE Osaka/Kurashiki为致病性,更重要的是为LPG相关的APOE变异的多种族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TaqMan-TAMRA探针技术的快速、准确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ApoE基因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049例血液样本提取DNA后,利用TaqMan-TAMRA探针对ApoE基因进行检测和分型,并利用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1049例样本中,共检出1048例,ApoE基因的6种基因型(ε3/ε3、ε2/ε3、ε3/ε4、ε2/ε4、ε2/ε2、ε4/ε4)所占比例分别为68.64%、13.54%、14.97%、1.72%、0.76%、0.38%。TaqMan-TAMRA探针法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TaqMan-TAMRA探针法操作简便,分型结果准确度高,是一种适用于临床的ApoE基因快速分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