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开始时间对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5月14日择期行CPB心脏手术患者928例,年龄18~81岁,BMI 14.5~37.7 kg/m2,性别不限。根据手术切皮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上午组(08:00至13:59)和下午组(14:00至20:00)或工作时间组(工作日08:00至15:59)和非工作时间组(工作日16:00至20:00、节假日08:00至20:00)。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已知混杂因素进行校正。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 d内死亡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3 d内急性肾损伤和术后30 d内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上午组和下午组间、工作时间组和非工作时间组间,术后30 d内死亡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3 d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术后30 d内肺部并发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时间不会对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PB期间吸入七氟烷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单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2例,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体重47~86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4):对照组(C组)、静吸复合麻醉组(CA组)和七氟烷组(S组)。CPB期间,C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CA组静脉泵注丙泊酚2~3 mg·kg-1·h-1,同时经膜式氧合器吸入0.5 MAC七氟烷,S组CPB经膜式氧合器吸入(1.0~1.5)MAC七氟烷。3组术中均维持麻醉镇静指数值40~60。于麻醉诱导前(T1)、停CPB后30 min(T2)、停CPB后6 h(T3)和24 h(T4)时取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NSE和Tau蛋白浓度。结果与C组相比,S组T2,3时血浆NSE浓度和T2~4时血浆Tau蛋白浓度降低,CA组T2时血浆Tau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CA组相比,S组T2,3时血浆NSE浓度和T2~4时血浆Tau蛋白浓度降低(P<0.05)。结论CPB期间吸入七氟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脑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七氟烷减轻CPB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4月龄,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CPB组、CPB+七氟烷组(CS组)和CPB+七氟烷+PKA抑制剂H89组(CSH组)。CSH组侧脑室注射H89 5 μl后,CS组和CSH组大鼠暴露于2.4%七氟烷中1 h,然后CPB组、CS组和CSH组建立无血预充心脏不停跳CPB模型60 min。于CPB结束后2 d时采用旷场试验评估大鼠自主运动能力。于CPB结束后3 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水迷宫结束后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KA、磷酸化CREB(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4组旷场试验运动速度、路程及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其余3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KA、p-CREB和BDNF表达下调(P<0.05);与CPB组比较,CS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KA、p-CREB和BDNF表达上调(P<0.05),CS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比较,CSH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KA、p-CREB和BDNF表达下调(P<0.05)。结论七氟烷可通过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减轻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CPB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体重50~80 kg,身高150~180 cm,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RIPC组,每组30例。RIPC组于麻醉诱导后5 min实施RIPC。具体步骤如下:在右上肢上臂放置袖带,充气加压使压力200 mmHg,持续5 min后袖带放气至0 mmHg,5 min后再次充气加压,此为1个周期,如此进行3个周期。C组于麻醉诱导后5 min将袖带绑于病人右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于术前(T0)、主动脉开放后1 h(T1)、术后6 h(T2)、12 h(T3)和24 h(T4)时抽取病人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TnI和CK-MB浓度。术前和术后4周时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仪器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LVEF。记录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RIPC组T2~4时血浆NT-proBNP、cTnI、CK-MB浓度、术后4周LVEDD和LVESD降低,LVEF升高(P<0.05)。2组病人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C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病人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CPB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到我院接受CPB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的25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降钙素原含量、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较更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以及白细胞计数更高(P<0.05)。结论:对于接受CPB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言,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肺保护通气策略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n=20)常规通气组C组(潮气量10~12ml/kg,PEEP0cmH2O)、肺保护通气PⅠ组(潮气量6~8ml/kg,PEEP5cmH2O)和肺保护通气PⅡ组(潮气量6~8ml/kg,PEEP10cmH2O)。全麻气管插管后按分组调节麻醉机呼吸参数。观察时点为气管插管后5min(T1)、体外循环停机后5min(T2)和手术结束即刻(T3)。于三个时点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麻醉呼吸机上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吸气平台压(Pplat),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ydn);记录三个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麻醉时间。结果三组患者组间比较,T1时间点,OI和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OI和Cdy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Ⅰ组的OI和Cdyn大于C组(P<0.05),PⅡ组的OI和Cdyn大于PⅠ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组内比较,OI和Cdyn在T1时间点均明显高于T2、T3时间点(P<0.05)。任一时间点,三组患者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期间,采用10cmH2OPEEP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比5cmH2O可以更好的提高氧合指数和改善动态肺顺应性,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静脉球部压力(JVBP)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2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并行逆行置管测定JVBP,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1)、CPB结束10 min(T12)和手术结束(T13)时记录JVBP,并依据JVBP将患者分为2组:JVBP<12 mmHg组(L组)和JVBP≥12 mmHg组(H组)。于T11-13、术后第1天(T14)和术后第2天(T15)时记录HR、MAP和CVP,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2 ml测定血浆S100β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分别于术前1 d(T21)、术后3、7 d(T22,23)和术后3个月(T24)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法评价认知功能。结果纳入80例患者,L组46例,H组34例。与T11时比较,H组T12时、2组T13-15时CVP、T12,13时JVBP、T12-15时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和血清NSE浓度升高(P<0.05);与T21时比较,2组T22,23时MMSE评分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T12,13时JVBP、T12-14时CVP、T13时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和血清NSE浓度升高,T12时血浆S100β蛋白浓度升高,T22-24时MMSE评分降低,POCD发生率升高(P<0.05)。JVBP与CVP、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及血清NSE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56、0.70和0.58(P<0.05)。结论JVBP升高可降低CPB下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与血脑屏障损伤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6例,性别不限,年龄45~60岁,体重60~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常规全麻组(C组)、七氟烷复合全麻组(S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D组)和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SD组)。D组与SD组于麻醉诱导开始时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μg/kg,随后以0.4 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S组和SD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1%~2%七氟烷。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6 h及术后24 h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的浓度。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术中及术后24 h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气管插管保留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降低,SD组术后气管插管保留时间缩短(P<0.05);与S组或D组比较,SD组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降低(P<0.05),术后气管插管保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CU停留时间及心脏自主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内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有助于减轻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炎性反应,但无临床转归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2+-CaMKⅡ-CREB)信号通路在U50488H减轻CPB致大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5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S组)、CPB组(C组)、CPB+κ受体激动剂U50488H组(U组)和CPB+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U50488H组(K组)。S组仅进行动静脉穿刺置管,其余各组建立无血预充心脏不停跳CPB模型。U组CPB前30 min时静脉注射U50488H 1.5 mg/kg;K组CPB前60 min时侧脑室注射10 μmol/L KN93 5 μl,CPB前30 min时静脉注射U50488H 1.5 mg/kg。术后第3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认知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CaMKⅡ(p-CaMKⅡ)、磷酸化CREB (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CaMKⅡ、CREB、BDN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C组、U组和K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p-CaMKⅡ、p-CREB、CaMKⅡmRNA、CREB mRNA、BDNF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与C组比较,U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海马p-CaMKⅡ、p-CREB、CaMKⅡmRNA、CREB mRNA、BDNF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K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组比较,K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p-CaMKⅡ、p-CREB、CaMKⅡmRNA、CREB mRNA、BDNF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U50488H减轻CPB致大鼠PND的机制与激活Ca2+-CaMKⅡ-CREB信号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择期行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80例,年龄42~76岁,体重50~8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D组给予静脉注射Dex负荷剂量0.6 µg/kg,15 min后以0.5 µ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至术后24 h; C组以同样方法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 (T2)、术后48 h (T3)、术后72 h (T4)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MAP、CVP、尿量,血清中Cr、BUN、IL-1β、TNF-α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中NF-κB、caspase-3表达水平及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 3细胞占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 AKI发生率。结果D组T1~T2时心率和MAP低于T0(P< 0.05),C组T3~T4时心率高于T0(P<0.05),T1~T3时D组心率和MAP低于C组(P<0.05);两组T2~T4时血清Cr、BUN、IL-1β、TNF-α水平高于T0(P<0.05),T3~T4时D组血清Cr、BUN、IL-1β、TNF-α水平低于C组(P<0.05);D组T2~T4时PBMC中TLR3细胞占比低于T0 (P<0.05),C组T2~T4时PBMC中TLR3细胞占比高于T0(P<0.05),T2~T4时D组PBMC中TLR3细胞占比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T2~T4时PBMC中NF-κB表达水平高于T0(P<0.05),D组T2~T4时PBMC中NF-κB表达水平低于C组(P<0.05);C组T1~T4时尿量较T0减少(P<0.05),D组T2~T3时尿量较T0减少(P<0.05),T2~T4时D组尿量多于C组(P<0.05);C组AKI发生率高于D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预处理能显著降低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风险,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3/NF-κB及其下游的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rSO2C)。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住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择期行CPB下直视心内畸形矫治术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6~36月,体重5~19 kg,ASA分级Ⅱ或Ⅲ级。术中以近红外光谱仪连续监测患儿双侧rSO2C。分别于麻醉诱导后10 min、CPB开始即刻、CPB结束时、入ICU时、入ICU后4、8 h、术后1、2和3 d(T0~8)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术后12个月时采用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进行神经功能预后评估,根据是否发生CNSC分为CNSC组和非CNSC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例患儿排除本研究。18例患儿术后发生CNSC,发生率31.0%。与非CNSC组比较,CNSC组CPB过程中rSO2C最小值降低,动脉-脑氧饱和度差(da-rSO2C)最大值升高,rSO2C降低幅度>25%、rSO2C<40%和da-rSO2C>50%持续时间延长,T2~T8时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B过程中rSO2C降低幅度>25%、rSO2C<40%和da-rSO2C>50%持续时间延长是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PB过程中rSO2C降低幅度>25%、rSO2C<40%和da-rSO2C>50%持续时间延长是心脏手术患儿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