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港市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率及阳性率。方法生后应用脐静脉血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用G6PD/6PGD比值法。结果G-6-PD缺乏症筛查阳性率为5.56%。男女婴筛查阳性率分别为6.91%、3.86%,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筛查阳性者男女婴G-6-PD活性分别为0.68±0.18、0.79±0.15,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结论G-6-PD缺乏症在我市发生率高,男婴明显高于女婴,男婴G-6-PD活性明显低于女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发现G-6-PD缺乏症,及时对G-6-PD缺乏症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对G6PD缺乏症诊断所发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8月进行G6PD缺乏症检测的100例血样进行检测,对常见的6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以临床就检测金标准对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所发挥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荧光PCR法诊断G6PD缺乏症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8%,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在G6PD缺乏症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诊断价值,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杂合子检出率高,可以将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作为G6PD缺乏症的首选诊断检查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主要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9月13日至2020年9月13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儿童医院接诊的临床表现为"黄染"或"疑似黄染"的患儿,采用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方法进行G6PD基因突变检测,分析G6PD缺乏症患儿致病基因突变类型以及临床特点。结果G6PD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1 740例患儿中,基因突变阳性病例119例,阳性检出率为6.84%。男性患儿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91例、女性28例,χ2 = 15.10,P < 0.001);婴儿期占63.87%(76/119),幼儿期占18.49%(22/119)。共检测出11种已知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和1种未知突变。前4位的致病基因突变类型,总体为c.1024 C>T、c.1376 G>T、c.1388 G>A、c.95 A>G,男性为c.1376 G>T、c.1388 G>A、c.1024 C>T和c.95 A>G,女性为c.1024 C>T、c.95 A>G、c.1388 G>A和c.519 C>T。119例G6PD基因突变患儿中,90例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其中高度及以上黄疸36例(包括极重度新生儿胆红素脑病2例),轻中度黄疸54例;37例发生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贫血6例、中度贫血12例、重度及以上贫血19例(含极重度贫血1例)。结论遵义地区G6PD缺乏症患儿存在12种基因突变类型,以c.1024 C>T、c.1376 G>T、c.1388 G>A、c.95 A>G较为常见。G6PD缺乏症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黄疸和贫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浮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方法对出生48~72h后的32237名新生儿(男婴17988人,女婴14249人)采集足跟血制作血滤纸干标本,采用荧光斑点定性试验测定G6PD活性。结果初筛G6PD缺乏阳性2648人,其中男婴2152人,女婴496人,总的G6PD缺陷初筛检出率为8.21%,云浮市发病率与广东其他地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婴为11.9%,女婴为3.48%。经统计分析显示男婴与女婴的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云浮市各地区的发病率差别也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浮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广东省其他地区,而且G6PD缺乏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且云浮市各地区的G6PD缺乏症发病率不一样。因此应在新生儿进行常规筛查,有效预防由于G6PD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州市新生儿G6PD缺乏情况。方法运用比值法对新生儿脐带血或末梢血进行检测。结果1640名新生儿中有108例G6PD缺乏,总发生率为6.59%,男婴检出率为8.23%,女婴检出率为4.26%,男性多于女性。结论新生儿早期进行G6PD筛查,对预防新生儿黄疸和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海南省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海南省2007至2016年出生的914 520名新生儿的干血斑使用荧光斑点法进行G6PD活性筛查。初筛可疑标本召回使用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GPD)比值法进行确诊,对2016年确诊为G6PD缺乏的患儿的3 012份干血斑使用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海南省10年间在914 520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36 314例,确诊了26 370例G6PD缺乏,发病率为2.88%(26 370/914 520)。以民族划分,汉族人群G6PD发病率2.80%(21 688/774 555)。黎族人群发病率3.45%(4 292/124 419),黎族和汉族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61,P=0.000)。苗族人群发病率3.31%(212/6 401),苗族和汉族发病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04,P=0.013)。其他民族人群发病率为1.95%(178/9 145),与汉族发病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3,P=0.000)。在3 012例G6PD确诊病例中共检出13种基因突变,其中c.1376 G>T、c.1388 G>A、c.95 A>G和c.1024 C>T突变合并约占91.74%。其中经基因测序发现16种基因型以外的2种突变,即c.86C>T和c.1311C>T。结论海南省新生儿人群G6PD发病率高,G6PD发病有民族和地域差异。海南省人群基因突变主要以c.1376G>T、c.1388G>A、c.95 A>G和c.1024 C>T为主。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地中海贫血和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联合检测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2020年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待产妇7380名开展研究,对受检者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以及G6PD缺乏症检测。 结果:7380名受检者中,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检出率为9.47%(699名),其中α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4.49%(331名)、β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4.54%(335名)、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0.44%(33名);G6PD缺乏症患者的检出率为7.67%(566名);地中海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患者的检出率为3.33%(246名),筛查准确率高。结论:地中海贫血以及G6PD缺乏症均为遗传性疾病,无法治愈,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家庭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在产前检查过程中,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的联合检测意义重大,有助于提早发现产妇有无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提供我国人口素质。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农民,独居。因颜面、双手背反复红斑、水疱、脱屑2年,双下肢麻木1年余就诊。患者家属诉其嗜酒6年余,每日饮白酒约250ml,因牙齿全部脱落,每日三餐以大米稀饭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法与G6PD/6PGD比值法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基因突变类型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疑似G6PD缺乏症的1 201例(男711例,女490例)患儿,采用荧光定量法、G6PD/6PGD比值法和多色熔解曲线分析法对酶活性、比值和基因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分析酶活性、比值与基因突变类型的关系,将荧光定量法和G6PD/6PGD比值法的结果与基因突变结果对比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 201份可疑标本中,检出163份(男135份,女28份),其中荧光定量法检出156例,检出率95.71%,G6PD/6PGD比值法检出140例,检出率85.89%。男性患儿酶活性及比值明显低于女性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642.5、734.5,P均<0.001)。112例接受基因检测,检出92例,其中半合子突变74例,纯合突变1例,杂合突变15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15例杂合突变中,荧光定量法检出11例,检出率73.33%,G6PD/6PGD比值法检出4例,检出率26.67%。基因共检出7个突变位点,所占比例分别为c.1388G>A型32.22%、c.1376G>T型30.00%、c.871G>A型13.33%、c.1024C>T型11.11%、c.95A>G型7.78%、c.487G>A型4.44%、c.392G>T型1.11%。c.1376G>T和c.1024C>T、c.487G>A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5);c.1024C>T和c.1388G>A、c.1376G>T、c.871G>A、c.95A>G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2、0.011、0.013)。ROC曲线分析荧光定量法敏感度100%,特异度95.65%,曲线下面积(AUC)0.972。G6PD/6PGD比值法敏感度100%,特异度94.57%,AUC 0.979。荧光定量法和G6PD/6PGD比值法联合检测时敏感度最高96.7%,特异度最高100%,AUC 0.992。结论与荧光定量法相比,G6PD/6PGD比值法可能无法有效检出女性杂合子;G6PD荧光定量法结合G6PD/6PGD比值法检测有利于减少漏诊,结合基因突变分析,可能提高G6PD患儿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