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牛磺酸对急性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和牛磺酸转运体(taurinetransporter,TauT)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颅脑机械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BALB/C小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创伤组(TBI组)、牛磺酸治疗组(Tau组),每组6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在小鼠左侧大脑半球制作TBI模型,Sham组只在相同位置开骨窗,不予打击。Sham组、Tau组造模后立刻尾静脉注射牛磺酸(10mg/kg),TBI组给予相同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脑创伤后24、48h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伤侧海马TauT和GFAP蛋白表达。【结果】(1)TBI组在脑损伤后24h较Sham组伤侧海马TauT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TBI组相比,Tau组小鼠TauT表达明显增加(P〈0.01)。伤后48h,TBI组较Sham组伤侧海马TauT表达下降更加明显(P〈0.01),Tau组较TBI组表达上升趋势显著(P〈0.01)。(2)伤后24h,与Sham组相比,TBI组小鼠GFAP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TBI组相比,Tau组小鼠GFAP表达无显著差异(P=0.198)。伤后48h,TBI组较Sham组小鼠伤侧GFAP增加趋势更加明显(P〈0.01);与TBI组相比,Tau组小鼠GFAP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牛磺酸通过上调急性重型脑损伤小鼠脑部海马区牛磺酸转运体、抑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发挥其对神经组织创伤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牛磺酸 牛磺酸转运体
  • 简介: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2—3个月龄,体重200—250g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颅脑外伤组(10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0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hUC—MSCs)+大黄素甲醚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UC—MSCs移植组、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增强,联合组表达更为显著。结论大黄素甲醚可通过诱导hUC-MSCs表达神经元NSE、GFAP,发挥其对TBI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大黄素甲醚 神经性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乳黄制剂对A型HE大鼠皮层星形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250mg·kg^-1)0、24h灌胃建立大鼠A型HE模型,乳黄制剂为防治组,分大、中、小3剂量组,乳果糖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皮层星形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氨、脑氨水平。结果乳黄制剂组GFAP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随血氨、脑氨浓度降低较模型组显著升高,且与乳果糖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乳黄制剂对A型HE大鼠星形细胞GFAP表达缺失情况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氨作用实现的,这也可能是其抗HE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乳黄制剂 A型肝性脑病 星形细胞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1例血清和(或)脑脊液中GFAP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岁10个月~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头痛(5例)、呕吐(6例)、共济失调(2例)、肢体无力(4例)、颅神经受累(6例)、意识障碍(4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抽搐发作(1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3例);临床类型为脑膜脑脊髓炎1例、脑膜脑炎1例、脑脊髓炎7例、脑炎2例。11例患儿MRI均提示颅内受累,脊髓长节段受累8例,视神经受累1例,4例行增强扫描患儿中3例显示脑叶、脑膜、脑沟、视神经、脊髓不同部位强化。4例患儿脑脊液和血清GFAP抗体阳性,3例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4例血清GFAP抗体阳性;4例合并多重抗体,主要为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肿瘤筛查均阴性。11例患儿均对免疫治疗有反应,但有2例复发,1例遗留视力、运动功能损伤。结论儿童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病变主要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大多数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预后也良好,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部分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损伤。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儿童 脑膜脑脊髓炎
  • 简介:目的通过分别检测并比较轻型颅脑损伤(mTBI)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在13~15分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为临床诊断mTBI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43例轻、35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FAP含量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对比mTBI患者和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含量与头颅CT的关系。结果血清GFAP含量对鉴别mTBI患者和健康人群有一定准确性(AUC=0.726);对鉴别GCS评分在13~15分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群有较高准确性(AUC=0.914);血清GFAP含量对鉴别头颅CT阳性和阴性患者有一定准确性(AUC=0.762)。结论血清GFAP可作为mTBI患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对鉴别颅脑损伤后头颅CT阳性和阴性患者有一定准确性,可以为减少mTBI患者头颅CT检查提供依据。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 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行气中药川芎赤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otch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川芎赤芍组(实验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组),采用"Longa线栓法"制成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otch1mRNA表达。结果: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显示:给药后3、7、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7、14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蛋白的表达:给药3、7、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Notch1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7、14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表达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赤芍可显著升高血清中GFAP水平及脑组织中Notch1mRNA的表达,其治疗脑梗死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修复新生起作用,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GFAP NOTCH1 行气活血
  • 简介: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神经组织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尾静脉注射适量2%STZ溶液制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MLT治疗组,每组12只。MLT治疗组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MLT10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每组于4、6、8周各取4只大鼠分别应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定性检测视网膜神经组织GFAP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于4、6、8周时的视网膜神经组织GFAP阳性表达量分别是0.0887±0.0239、0.1057±0.0282和0.2039±0.0228,均明显高于同时相的正常对照组(分别是0.0452±0.0089、0.0479±0.0100和0.0526±0.0165)和MLT治疗组(分别是0.0485±0.0149、0.0510±0.0144和0.0722±0.0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LT治疗组视网膜神经组织GFAP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6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高于同时相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LT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GFAP的阳性表达,减轻视网膜神经组织的退行性变。

  • 标签: 褪黑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火方对脑缺血模型大鼠Caspas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痰火方低剂量组、痰火方中剂量组、痰火方高剂量组、金纳多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2 h后,痰火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92、1.84、3.68 g/kg痰火方干浸膏粉溶液,金纳多组灌胃金纳多60 mg/kg,每24 h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四肢对称性评分评价肢体功能症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梗死灶周围组织GFAP、Caspase-3蛋白表达,评价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2(NG2)蛋白表达,观察各组大鼠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术后48、72 h,痰火方高剂量组大鼠四肢对称运动评分提高(P<0.01或P<0.05),梗死灶周围皮层、纹状体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皮层:(765.0±122.4)比(1 131.0±392.9)、纹状体:(895.9±389.8)比(1 401.9±453.1)]减少(P<0.05或P<0.01),CD31+/NG2+阳性细胞数[皮层:(1 355.0±257.9)比(825.4±308.1);纹状体:(1 290.9±400.9)比(675.2±259.7)]增多(P<0.01);梗死周围皮层GFAP阳性积分光密度[(4 210.00±1 226.38)比(7 935.78±2 001.98)]降低(P<0.01)。结论痰火方可减轻脑缺血大鼠肢体功能症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下调Caspase-3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 标签: 脑缺血 痰火方 细胞凋亡 血管新生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诊断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25例、NMO患者23例为病例组,再收集同期、同年龄段、知情且实施脑部MRI检查及血液检查者3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均实施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并抽取血液、脑脊液检查GFAP水平;对照组实施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并抽取血液检查GFAP水平。观察各组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率、血清及脑脊液GFAP水平,并对2种方式分别及联合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NMO组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率为26.09%,高于MS组的12.00%和对照组的3.33%,且MS组高于对照组(P<0.05)。NMO组血清GFAP水平为(654.42±105.69)ng/L,高于MS组[(407.33±52.37)ng/L]、对照组[(223.74±33.49)n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脑脊液GFAP水平为(2 275.24±584.75)ng/ml,高于MS组的(0.98±0.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寡克隆带联合血清GFAP水平诊断NMO的AUC为0.877,高于血清GFAP(0.700)、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0.5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MO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血清GFAP水平均高于MS患者和健康人群,脑脊液GFAP水平明显高于MS患者,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GFAP水平诊断NMO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S100B、D-二聚体(D-dimer, D-D)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济南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初诊患者54例作为脑卒组,并且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NIHSS)来评价神经损伤,按照NIHSS评分不同将其分为轻度组:25例,中重度组:29例。另取40例健康对照组,严格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各实验对象进行抽血和检测,采用ELISA测定血清S100B蛋白,D-二聚体及GFAP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100B,D-二聚体,GFA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S100B,D-二聚体,GFAP的表达水平较轻度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00B、D-二聚体、GFA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且表达水平越高,脑卒中越严重;S100B、D-二聚体、GFAP三者均可作为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志物。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S100B  D-二聚体 GFA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突触素(synaptophsin)表达水平,探索三复合体突触在慢性氟中毒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硫酸软骨素(CS)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月龄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48只,按体重(9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含有不同浓度氟化钠(NaF)的自来水[ < 0.5 mg/L(对照,CN),10.0 mg/L(低剂量染氟,LF),50.0 mg/L(高剂量染氟,HF)]喂养,其中部分大鼠直接喂养185 d(CN、LF、HF组),其余大鼠于喂养180 d后连续5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或染氟大鼠腹腔注射0.66 mg/kg CS,分别为CN + NS、LF + NS、HF + NS组和LF + CS、HF + CS组。实验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4区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4区GFAP、β-tubulinⅢ和synaptophsin的表达及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GFAP、β-tubulinⅢ和synaptophs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LF、HF、LF + NS、HF + NS组雌、雄性大鼠海马CA4区均可见神经元嗜酸性变、丢失和排列层次不整齐,LF + CS、HF + CS组较CN组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而较LF、HF、LF + NS、HF + NS组有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LF、HF组雌、雄性大鼠GFAP、β-tubulinⅢ、synaptophsin阳性面积率均低于CN组(P均 < 0.05);而LF + CS、HF + CS组分别高于LF、HF组(P均 < 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LF、HF组雌、雄性大鼠GFAP、β-tubulinⅢ、synaptophsin蛋白表达水平(LF组:0.90 ± 0.09、0.82 ± 0.08,1.43 ± 0.14、0.92 ± 0.02,1.21 ± 0.15、0.87 ± 0.02,HF组:0.58 ± 0.14、0.73 ± 0.03,0.63 ± 0.06、0.67 ± 0.03,0.87 ± 0.04、0.70 ± 0.05)均低于CN组(1.24 ± 0.08、1.09 ± 0.10,2.64 ± 0.30、1.54 ± 0.09,1.72 ± 0.10、1.13 ± 0.06,P均 < 0.05)。结论慢性氟中毒引起的CNS损伤可能与三复合体突触以及细胞外基质有关,CS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伤。

  • 标签: 氟化物中毒 三复合体突触 细胞外基质 硫酸软骨素 性别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连续随访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并分组。术后次日检测患者血清TSP-1、GFAP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TSP-1、GFAP水平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组14例,占35.00%;预后良好26例,占65.00%。预后不良组血清TSP-1、GFA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血清TSP-1、GFA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80、0.838。结论血清TSP-1、GFAP过表达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嘌呤2X7受体(P2X7R)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对照组小鼠群居饲养(5只/笼),造模组小鼠在出生21 d后通过断奶独居(1只/笼)饲养6周制作慢性抑郁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制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及rTMS组,每组8只小鼠。rTMS组小鼠给予10 Hz rTMS干预,每周干预5 d。于rTMS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并对比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蔗糖偏好实验(SPT)中糖水偏好量、旷场实验(OFT)中运动距离均显著减少(P<0.05),悬尾实验(TST)中静止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GFAP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rTMS组SPT糖水偏好量[(75.11±4.58)% vs(65.14±4.87)%]、OFT运动距离[(2289.34±100.16)cm vs (2028.90±178.21)cm]均显著增加(P<0.05),TST静止不动时间[(78.11±10.89)s vs(101.39±10.38)s]明显缩短(P<0.05),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GFAP表达则显著增强(P<0.05)。结论rTMS干预能有效改善早期独居小鼠抑郁状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表达、促进GFAP表达有关。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嘌呤2X7受体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社会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及BDNF,S100B,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奥氮平治疗与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奥氮平 无抽搐电休克 首发精神分裂症 血清炎症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