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入院后行CT检查,比较CT与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效果。结果CT、MRI和CTMRI对脑出血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P>0.05)。CT、MRI和CTMRI对脑梗死和动脉瘤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CT、MRI、CTMRI对脑梗死及动脉瘤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N(P<0.05)。MRI诊断成本和总费用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结论与单纯CT和MRI相比,CT联合MRI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效果理想,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螺旋CT与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螺旋CT及MRI检查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查不同大小肿瘤的检出情况,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肿瘤大小<1cm、1~3c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P<0.05),而在大于3cm的肿瘤检出上,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符合率为95.35%,明显高于螺旋CT诊断79.07%的符合率(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肿瘤疾病,使用MRI检查要优于螺旋CT,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2例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的方式来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在完成检查后对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采用MRI检查后确诊率高于采用CT检查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MRI的方式进行检查,可以有效的辅助诊断,帮助医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42例,对相关的MRI与CT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比MRI与CT对出血性脑梗死疾病检测病症距发病时间、病灶大小、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分期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CT诊断共取得10.83%的幕上检出率与1.67%的幕下检出率,明显低于MRI诊断46.67%的幕上检出率与64.42%的幕下检出率;相比于MIR诊断来说,CT检测在所需时间明显较少,病灶面积明显较大,检出病灶距发病时间也相对较短。结论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提供MRI与CT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MRI诊断相对敏感,能够将血肿形态、出血部位以及不同出血期等方面的指标充分显示出来,对于接下来的治疗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隐匿性骨折应用16排CT和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84例隐匿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CT组与MRI组各42例,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CT组检出34例,检出率为81.0%;MRI检出40例,检出率95.2%,MRI组的检出率高于CT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CT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7.2%、100.0%,MRI检查均为100.0%,MRI的敏感性高于CT,对比差异显著(P<0.05)。CT检查可见骨小梁中断32例,占比94.1%,其中关节面受累8例,可见骨皮质不连续2例,占比5.9%;MRI检查时T1WI提示骨皮质下级松质骨内存在不规则线状,主要表现为条状低信号带,T2WI出现形态相近的低信号现象,且清晰度低于T1WI,范围也较小,T2WI对应于T1WI的低信号带,都出现骨折线邻近区域呈片状高信号水肿,个别患者表现出T1WI低信号带邻近区域的斑点状和小片状高信号。结论隐匿性骨折应用MRI诊断的诊断符合率高于16排CT,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特点,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将MRI诊断手段与CT诊断手段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探析其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断及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资料,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接受MRI诊断和CT诊断,统计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检查结果情况。结果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由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统计值与CT检查结果数据相对比,P<0.05,具备统计学比较和研究价值,患者经由MRI检查的诊断失误统计值与CT检查结果数据相对比,P<0.05,具备统计学比较和研究价值。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实行MRI检查的效果显著优于CT检查,具备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齿状突畸形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X线平片、CT及三维重建和MRI表现特点,将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5例齿状突畸形病例诊断中,X线、CT和MRI对齿状突畸形不同类型、寰枢不稳及脊髓受压的发现情况存在差异(P<0.05),CT和MRI较X线能更好的发现齿状突畸形,而CT和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不稳的发现率X线最高(77.1%),CT最低(62.8%),脊髓受压的发现率MRI最高(100%),X线最低(28.6%)。对于诊断齿状突畸形准确率最高的是MRI(97.1%),最差的是X线平片(71.4%)。结论三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更全面显示齿状突畸形及伴有寰枢不稳及脊髓受压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超声及MRI影像在膝骨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超声及MRI影像检查,比较与分析三种检查结果。结果在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籽骨方面三种诊断方式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及MRI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滑膜增厚、髌上囊积液、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退变、软骨下骨破坏、腘窝囊肿及韧带损伤病变中,超声及MRI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超声及MRI影像在膝骨关节炎疾病诊断中各有优势,能够起到互补作用,但与X线、MRI影像检查相比,超声检查更为便捷,且价格低廉,可作为鉴别与诊断膝骨关节炎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