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除Ⅲ导联中ST可降低0.10mV以外,其他各导联中ST降低均不应大于0.05mV,超过此标准即为ST压低。临床上将其分为水平型、下斜型和下垂型等。以上表现均提示心肌缺血或者有其他器质性的损害。

  • 标签: ST段压低 机理 ST段降低 心肌缺血 Ⅲ导联 器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性早搏前PRST压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00例前PRST压低患者和100例前PRST压低者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前PRST压低组患者CI、PI和PR间期均明显低于前PRST压低组,而P波电压和P波时限则明显高于前PRST压低组,两组观察对象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房性早搏前PRST压低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电图特征,且该心电图特征可作为该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

  • 标签: 房性早搏 PR段 ST段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ST压低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电图示ST压低伴室性早搏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冠心病常规抗血小板、调脂、改善心室重构等治疗方案加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连续用药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ST压低伴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ST段压低伴室性早搏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2135例活动平板试验中,观察单纯恢复期ST压低者(A组34例)与非单纯恢复期ST压低者(B组包括运动中,或运动中合并恢复期ST下降,180例)的临床及运动特点。结果:与B组相比,A组除高血压病的发生率较高外(P<0.01),在其它临床和运动特点方面(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

  • 标签: 心电图运动试验 ST段压低 预测价值 活动平板试验 运动特点 最大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房性早搏(PAC)前PRST压低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ECG)特征分析,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房性早搏患者102例,把102例患者中的51例房性早搏患者的前RPST低压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归纳为观察组,把其中51例房性早搏患者无前RPST低压的患者归纳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和RP以及ST低压的临床表现,并对其结果做出相关的探讨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房性早搏前RPST低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后,均呈现提前指数(PI)小、联律间期(CI)短但固定、P波时限长且多呈高尖或切迹、多数PonT现象,绝大多数的PRST压低;在病发前心动周期多不稳定,且房性早搏成对及连续发生或阵发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均较多,窦性P波电压较高房内阻滞同样较多;而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后,均呈现提前指数(PI)大、联律间期(CI)长、P波时限短且多呈矮低或弧型,绝大多数的PRST也较高;在病发前心动周期多为稳定,窦性P波电压较低房内阻滞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RST压低是心房心电图不稳定的重要表现,对含有该特征的房性早搏患者均具有较高房性早搏危险,患者均常伴有其他更为严重的房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含有较高的危险性。

  • 标签: 房性早搏心电图PR段压低心房颤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远隔对应导联S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者中死亡和存活病例,有无远隔对应导联的ST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死亡组155例,存活组210例。在死亡组,远隔对应导联ST压低发生率为42.58%,压低持续时间12~24h,压低/抬高比值>1.0;存活组ST压低发生率为12.05%,ST压低呈一过性,压低/抬高比值≤1.0;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伴有远隔对应导联ST压低患者发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不伴有ST压低者,其中14例伴有胸前导联ST持续压低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又发生了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伴有远隔对应导联ST者可能预后不良。

  • 标签: 心肌梗塞 急性 心电图 异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数ST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期ST短期压低或正常化的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急性期ST短期压低或正常化的ST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因对此现象及机制了解不足,1例差点影响溶栓进程,1例考虑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错过最佳溶栓时机。结论基层医院医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对于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复查心电图,以便及时正确诊治急性期ST短期压低或正常化的ST抬高性心肌梗死。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性 心电图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非梗死区导联ST压低对梗死相关血管病变位置﹑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情况及梗死后心功能变化的判断价值。方法连续评价2009-2011年9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分析入院时心电图,根据是否存在Ⅱ﹑Ⅲ﹑aVF导联(下壁导联)ST压低及Ⅰ﹑aVL导联(高侧壁导联)ST压低分为四组。A组下壁导联ST压低组(32例),B组高侧壁导联ST压低组(20例),C组二者均压低组(9例),D组二者均无压低组(34例)。四组间进行临床资料﹑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的比较。结果冠脉造影发现对于梗死相关血管(IRA)A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的病变发生率高于B﹑C﹑D组(P<0.05)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6.1%﹑63.6%,A组合并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P<0.05),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9.4%﹑75%,各组间其他血管病变及病变血管支数无明显差异(P>0.05)。A﹑B组ST压低幅度与左室射血分数有相关性(A组r=-0.44,P<0.05;B组r=-0.66,P<0.05),C组ST压低幅度与左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压低能帮助判断梗塞血管的病变位置,非梗死区ST压低的导联数目和压低幅度对预后心功能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观察伴有对应性ST压低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方法有Q波AMI患者106例,依据有无对应性ST压低分为两组,伴有对应性ST压低52例(A组),不伴有对应性ST压低组54例(B组),对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结论有对应ST压低的病理性Q波AMI患者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预后差。

  • 标签: 对应性 ST段压低 急性心肌梗死(A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压低的患者,根据患者ST压低程度,分为研究组(ST压低≧0.1mv)和对照组(ST压低<0.1mv)。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数据(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功能分级)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61±8.54%,52.12±9.3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压低发生后,对预测不良心脏事件有临床价值,提示患者心功能越差。

  • 标签: 急性 前壁 心肌梗死 ST段
  • 简介:X综合征病人出现ST压低前的短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英]/PonidowskiP……//Am.ofCardiol.-1996.77-942-947典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冠脉造影正常者诊断为X综合征。其发生机理曾被认为主要是冠脉储备功能下降,新近研...

  • 标签: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X综合征 ST段压低 心率变异 频谱分析 能谱分析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痉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变异性心绞痛和体表心电图相应导联的ST抬高和T波改变是其典型表现,而表现为无痛性和相应导联ST压低十分少见。通过探讨其病因、病理机制、心电图特征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特点,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 心电图 鉴别诊断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主因双下肢僵硬、疼痛伴口干、多尿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钙4.35mmol/L,甲状旁腺激素1999mg/L,诊断为高钙血症,给予对症处理,血钙最低下降到3.92mmol/L。15d前又出现恶心。

  • 标签: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高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ST抬高性与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心电图检查结果是否有抬高为标准划分成两组,每组63例。对比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以指导治疗。结果ST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容易合并有心源性休克或者心律失常等,多为单支的冠脉病变;而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多有心绞痛及糖尿病史,患者有冠脉病变弥漫现象,建立有侧支循环,两者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表现。结论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容易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生,通常有反复心绞痛的发作病史,多为多支冠脉病变,侧支循环比较丰富,但是预后比较差。所以,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上应当根据其ST抬高性特征,给予分别治疗。

  • 标签: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梗塞相关动脉(IRA)达心肌梗塞溶栓(TIMI)血流3级患者心电图ST回落程度,探讨ST回落与心肌损伤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发病12h内接受直接PCI治疗后TIMI血流达到3级的STEMI患者115例,PCI术前、术后行心电图检查,观察ST回落情况,术前、后测定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术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按照ST回落幅度(∑STR)不同,患者被分为两组:A组:∑STR〈50%,21例,为心肌灌注不良组,B组:∑STD≥50%,94例,为心肌灌注良好组;分析两组患者ST回落程度与CK、CK-MB、cTnT及LVEF的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IRA部位、病变血管支数,PCI治疗前TIMI血流分级、cTnT水平,发病到PCI时间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术前、后CK、CK-M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术后A组cTnT水平明显高于B组[(1.30±0.43)μg/L∶(1.0±0.45)μg/L,P〈0.05];(4)术后A组LVEF明显低于B组[(44.13±4.83)%∶(47.93±5.23)%,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塞直接PCI术后,TIMI血流达到3级,ST回落良好的患者,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程度较好,心肌损伤程度轻,左心收缩功能较好。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肌钙蛋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