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静脉血栓栓塞症评分(VTE)的优质护理在高龄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直接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基于VTE评分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住院患者中实施基于VTE评分的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各凝血指标,降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一个适用于呼吸科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工具,即Padua评分系统,以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VTE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22年9月-2024年5月应用Padua-VTE风险评估表对695例住院病人进行干预和追踪,回顾性分析显示该评分表效果良好。结果:研究纳入103名患者,分为高风险26人和低风险77人。性别与BMI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风险组在年龄、住院时长和VTE发病率上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Padua评分系统是一个有效的VTE风险评估工具,适用于呼吸科患者。通过该评分系统,呼吸科医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VTE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评分表评估下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4年7月接诊经剖宫产术分娩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经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评分表评估共计4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20例)、实验组(2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指数和焦虑评分、下肢肿胀和DVT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血压指数、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下肢肿胀和DVT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行VTE评估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血栓形成,维持患者血压情绪稳定,建议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创伤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表联合创伤指数(TI)评分表的价值。方法:本次入组共100例急诊创伤病例,试验以2022.01~2023.10为期限,经双盲法分组对照,分组后为50例/组。单一组单用TI评分标准进行分类救治,联合组则应用MEWS表联合TI评分表进行分类救治。比较救治情况及家属满意率。结果: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的严重伤死亡比例、重度伤比例等均更低(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的家属满意率总体更高(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中应用MEWS表联合TI评分表后,可对患者伤情予以有效确定,且帮助严重伤患者降低死亡风险,家属大多满意,可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德育工作是职业学校最重要的工作,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成败,须长抓不懈,抓出实效。如何才能抓出实效,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实际,制作出切实可行的德育评分表来,并把它管理好和使用好。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作为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于重症患者中,为常见的三大血管性疾病之一,病死率极高。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体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较差,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引发静脉血栓,尤其针对机械通气患者,静脉血栓发病率显著增加,因此,临床上针对静脉血栓主要采取防治措施,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VTE评分为近年来对ICU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进行预测的评估工具,可从多方面评估患者的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基于此,在本文中对VTE评分在重症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性讨论,以期能够促进VTE评分的临床应用,提升静脉血栓防治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危重患者压疮预防中应用Braden压疮评分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ICU患者10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500)和常规组(n=500)。常规组接受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基础上应用Braden压疮评分表进行护理,统计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0.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P<0.05)。结论将Braden压疮评分表引入到ICU危重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压疮预防效果,减少压疮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重症患者VTE(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预测中Padua评分应用的有效性展开探讨与评价。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计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非VTE老年重症患者和VTE老年重症患者各42例为观察对象;分别设立为参照组和观察组,立足于Padua评分下,对2组患者展开评定;观察、比较2组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Padua 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患者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过程中应用VTE预防手册的临床应用及表现。方法:选取120例本院于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卧床治疗的患者,根据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前60例,对患者进行VTE防治过程中未参照相关预防手册)和研究组(后60例,在VTE预防手册的引导下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对比两组患者VTE的发病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可知在VTE发病率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在对护理环境、护理操作及护士态度上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预防手册的引导下对卧床治疗的患者开展VTE防治工作,能提高责任护士工作效果,并有效降低VTE在患者中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征象预测胎盘植入谱系疾病评分表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名怀疑胎盘种植异常的孕妇资料。选取MRI征象及临床危险因素共9项内容制订MRI征象预测胎盘植入谱系疾病评分表并进行评分,计算各型胎盘植入的平均总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组间比较,绘制ROC曲线计算各型胎盘植入的评分界值。结果102例孕妇中,非植入性35例,总分(2.94±1.28)分;粘连性28例,总分(5.54±1.75)分;植入性32例,总分(9.88±2.37)分;穿透性7例,总分(13.57±1.90)分。各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88,P<0.05)。ROC曲线显示,非植入性与粘连性胎盘植入间、粘连性胎盘植入与植入性胎盘植入间及植入性胎盘植入与穿透性胎盘植入间评分的平均界值分别为3.5分、7.5分及10.5分。结论MRI征象评分表对胎盘植入谱系疾病及胎盘植入深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评分表,探讨此评分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评估能力,提高TOLAC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61例TOLAC孕妇的分娩相关信息并参照相关文献建立本院的TOLAC评分表。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TOLAC孕妇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排除试产禁忌后440例孕妇纳入本研究。依据本院TOLAC评分表分为3组,0~6分组(94例),7~9分组(234例),10~15分组(112例),比较3组孕妇的阴道试产成功率、失败原因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440例孕妇TOLAC的总体成功率为75.0%(330/440)。其中,0~6分组、7~9分组、10~15分组的成功率分别为53.2%(50/94)、76.9%(180/234)、89.3%(100/112),10~15分组的TOLAC成功率显著高于0~6分组和7~9分组(P均<0.05)。(2)阴道试产失败原因中,先兆子宫破裂和孕妇放弃的发生率分别在3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0~6分组先兆子宫破裂和孕妇放弃的发生率均低于7~9分组和10~15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母儿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分别在3组TOLAC成功或失败孕妇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均无子宫破裂的发生。(4)影响3组孕妇TOLAC评分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临产、本次胎儿估计体重、入院子宫颈Bishop评分和孕周,以上指标在10~15分组中的评分均显著高于0~6分组和7~9分组(P均<0.05)。结论TOLAC评分表对VBAC具有较准确的评估能力,能够提高TOLAC的成功率和母儿安全性。评分为0~6分者不推荐阴道试产,7~9分者建议阴道试产,10~15分强烈推荐阴道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