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继2003年“创意英国”活动后,英国在华又举办了“艺述英国”的重大活动.从“创意英国”到“艺述英国”以及相关后续活动,英国十年来对华公共外交策略呈现如下明显特征:整合讯息与资源,传播英国优势品牌;深度互动,强化中英关系;延续大型事件,力求长期效应.

  • 标签: 整合传播 外交策略 英国 创意 后续活动 重大活动
  • 简介:近年来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对公共外交研究出现几种新的理论视角,包括新公共外交、游击外交、思想政治以及战略话语性公共外交.这些研究对国际关系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新的国际背景下公共外交的意义.

  • 标签: 公共外交 西方 国际关系学 传统研究 思想政治 国际背景
  • 简介:多数韩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是认为中国和中国人具有“威胁性”.其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中国的经济、军事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的佛教却是能让韩国人心动的“魅力因素”,韩国佛教信徒一直对中国佛教有着非常好的印象.通过佛教交流向韩国民众展现中国和中国人的魅力十分必要.

  • 标签: 佛教交流 中国人 国际影响力 韩国人 中国佛教 威胁性
  • 简介:提出'中国周边学'这个概念,在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并非没有基础,它的基础不仅是几十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更建立在古代东亚国际关系的丰富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2003年,韩裔美国学者康灿雄(DavidKang)曾发表文章,指出如果仅仅从基于欧洲的历史经验提炼的国际关系理论来理解亚洲,会导致认识上出现很大的偏差,因为亚洲的经验、亚洲的文化、亚洲国家的行为模式与欧洲国家有较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解释亚洲国家的行为,需要对历史上以及当前的东亚国际关系做更为深入和符合实际的研究和分析,需要从亚洲的视角来理解亚洲,而不能只是把亚洲或者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西方国家关系理论的一个普通案例来对待。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历史经验 东亚国际关系 西方国际关系 朝贡体系 周边外交
  • 简介:'中国周边学'以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方法,以服务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中国周边学'属于地区国别研究,致力于揭示和描述中国周边地区的特有发展规律与个性特征。中国立场与中国视角,是'中国周边学'内在规定性,也是'中国周边学'科学性与客观性的重要保证。'中国周边学'研究领域应聚焦三个层面:国别研究、区域发展以及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标签: 周边地区 个性特征 中国周边 周边外交
  • 简介: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 标签: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 简介: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建交后,公共外交成为日本对吉外交的主要方式。日本主要通过大使馆、官方发展援助、日本国际合作署、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实施对吉公共外交。日本按照公共外交国家品牌模式主要通过出口、文化、人员等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日本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形象,并力求籍此强化自己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对吉尔吉斯斯

  • 标签: 吉尔吉斯斯坦关系 外交理论 日本吉尔吉斯斯坦
  • 简介: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最积极的增长点。随着我国'走出去'构想、'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跨国经营、海外并购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仅是经济行为,也具有政治、外交等功能。跨国公司的外交中性优势有助于其在东道国更好地开展公共外交。本文以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民营企业之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回顾了其近几年海外并购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在海外并购中我国跨国企业的公共外交职能。

  • 标签: 公共外交 海外并购 本土化经营 并购过程 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
  • 简介:基于现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为契机,美El中围绕南海海洋争端,凸显出法律框架之外的大国政治博弈。美国采取军事威慑战略,日本实行国际干预战略,中国则兼顾国际法与国际合作,优先采取外交谈判战略。采取上述不同战略的根本实质在于,中美日三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认知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亚太海洋秩序的改变,以及传统海权大国美日与正在发展的新兴海洋强国中国之间的海权博弈。

  • 标签: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 政治博弈 中关日海权博弈
  • 简介:随着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变得更加积极以及中国的利益变得具有全球特征,中国以开放的"经济联盟"策略,通过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实现欧亚大陆与世界大洋的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的外交构想已经初具雏形,预示着中国的地区与全球战略出现新的变革。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一带一路"的目标是"稳疆兴疆"、建立"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构筑"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成败盛衰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与经济现实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既不能"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停滞不前,也不能无限夸大"一带一路"的价值及作用。

  • 标签: “一带一路” 战略内涵 风险 前景 新型国际关系
  • 简介:目前中国城市外交并不具有独立性。需将中国城市外交嵌入城市研究,推动城市国际化建设,进而推动城市发挥“内引式”外交作用。本文以城市外交视角下长春市城市形象定位研究为例,试述如何将城市外交研究嵌入城市研究之中。

  • 标签: 城市外交 城市研究 城市形象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