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参加今年“雪顿节”藏戏献演的表演团体中,来自“南方之巅”洛扎县的藏戏队演出的《卓瓦桑姆》,是拉萨观众所熟悉的八大传统藏戏之一,所不熟悉的是他们的唱腔流派,既非“扎西雪巴”也不是“觉木隆瓦”,不是“江嘎尔”亦非“穷果考巴”,而是鲜为拉萨观众所知的“鲁姑拉姆”;据说就连一些长期从事藏戏研究工作的同志对它也不太清楚。因为“鲁
简介:在明代,江南一带是私家刻帖的集中地。这些私家刻帖不仅仅是复制、传播历代书法经典作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文化资本与文化商品的特性。私家刻帖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带有深刻的帖主个人及家族的印记,是其文化价值的体现。私家刻帖的拓本主要以馈赠和售卖、典当等方式进行流通,刻帖的流通体现出帖主个人、家族与文人群体以及公众间微妙的社会、经济关系。通过商品流通机制、文人群体的推举等,私家刻帖经历了公众化的过程,成为普通公众学习、鉴赏的对象,对特定地域范围内学书风气和鉴赏趣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简介:行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行动,以及在行动过程中与他人、物、环境的交流,来表达和传递某种思想和观念。本文通过对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的“五个一年”行为艺术作品分析,展示了谢德庆本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拷问和探索,探讨了行为艺术的内核,引发出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哲学性思考。
简介: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看,产品视觉性是分析与认识工业设计特性的核心,而其深层结构由于涉及产品可见性的社会性关系,则更有利于使研究摆脱单纯的产品形式分析的局限,从而获得更具价值深度的分析方法。本文分别从现代一后现代的社会维度、生产一消费的经济维度和设计师一公众的主体维度三个层面,阐释工业设计产品视觉性深层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工业设计进行视觉建构和发挥文化功能的社会机制。
简介: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性,其根本是寻找一种视觉传达的媒介。这种视觉媒介不仅是展示视觉图像,而且是规空视觉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欣赏者和绘画作品的关系,而且是欣赏者和作品作者的关系。屏风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艺术媒介,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1]。无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绘画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但这些研究都集中于将绘画作为图像本身展开,而巫鸿先生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以下简称《重屏》)
简介:目前,在大力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同时,常常出现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失语"现象。究其所以,往往在于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立足于此,本论文试图从教师的文本意识、课堂意识和学生意识出发,浅析学生个性化解读中如何用好教材。
简介:
简介: 人的心理是艺术尤其是绘画的母体,正如亚里士多德说:"艺术的创造从造成形式的冲动和感情表现的热望中跃起来.艺术的目的是要表示事物内部的意义,因为这一点才是他们的实在."……
简介: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笔者以为可以作两个层面的解读:一是要做好对纳入保护范畴的"非遗"实现传统的保护、传承;二是在基于传统的基础上实现适度的创新发展。前者称之为传统传承,后者称之为创新传承。但在保护实践中,我们首先要坚持对"非遗"保护工作方针传统传承的有效实现,然后才有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本文即是基于这一精神解读下的关于艺术类"非遗"保护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的。
简介:有了人类便有了争斗。美国小说《兄弟连》写战士杀敌,“像一棵树被一个专业的伐木工人砍倒”,比喻之妙,已让人击节。可前苏联作家巴别尔的《骑兵军》写同类题材,部队上级命令开枪,“抹掉一人!”一个寻常的动词“抹”,被出其不意地用来形容举枪毙敌的动作,人世间对宝贵生命的冷漠、麻木,不是被更加触目惊心地定格在了纸上么?
简介:“我们谁也没有去探知对方,就像在芸芸众生中擦肩而过,无需知道她从哪里来,只需给对方一个真诚、坦然的微笑就够了。我们就不再孤独,不再寂寞。”这是我最近读的一篇名为《微笑在瞬间》的文章里写的句子。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大年三十那天上了南下的列车.在车上她碰见了一位秀丽的女孩。
简介: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建成并开始运营,标志着中国剧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新建的大型文化设施,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运营管理这样一个国家级的表演艺术中心,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放眼世界,也无先例可循。
简介:问:我们国内接待了很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各大院校的专业人士,他们都说,在中国发现同济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美国、欧洲甚至在中国其它院校都是没有的。我们首先想问您,这一模式是如何产生的?
简介:本文针对艺术院校中普遍存在的有关音乐素质教育的问题,从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及专业音乐教育者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与理论归纳,指出它对专业建设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设想
简介:本文是一篇评论文章。笔者作为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的评委,对本届舞蹈大赛中的两个藏族舞蹈风格作品进行评述,虽然两个舞蹈作品从类型到创作水平上都有不同,但也代表了目前藏舞编导水平的两个方向,因此希望本文评述对未来藏族舞蹈创作者有所参考。
简介:诅咒情节是印度梵语文学时期诗人兼戏剧家迦梨陀娑名作《沙恭达罗》中的重要戏剧手法,也是印度神话当中的重要内容。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名剧《窦娥冤》中的诅咒情节的设置也是其表现主题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本文通过对两个剧目中诅咒情节的互文解读,展示文学人类学视野中诅咒情节的文化意义。
简介:张凡1975年出生于山东,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1年至2009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和光大学川添工作室,上越教育大学硕士课程增谷工作室,筑波大学博士课程福满工作室。现任教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参加日本静冈富狱双年展、日本妙高四季彩大展、中国油画学会“最绘画”全国展。油画《夏之绿》被长谷川医疗机构收藏,油画《喜事》被中国油画学会收藏。
简介:本文以学生由配合调焦到主动聚焦的美术教育专业"研一"学生状态之变化为主题,以构建多维度地寻求学术生长模式为观点,详细介绍多维度地寻求学术生长模式构建法所必须的六个关键词:规格、意识、焦点关注、注意力分配、学术探炼和多维评价。
简介:“我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出来,我就成功了!”在“首师水墨——刘进安师生作品展”的答谢晚宴上,樊杰颖如是说。此时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小樊谈起他此次参展的新作兴致盎然,一改往日的内敛和缄默。
“鲁姑拉姆”是藏戏中一个独立的流派吗?
文化资本与文化商品:明代江南私家刻帖的一个面向
拷问存在的界限——浅析谢德庆的“五个一年”行为艺术作品
产品视觉性的深层结构——一个研究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视角
绘画阅读的一个角度——读《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浅析教师如何在学生个性化解读中用好教材
震撼与反思——解读空间展示艺术《见证与铭记——南京大屠杀》
释放内心的呐喊一个心理咨询师读解的任军和他的"耶"
艺术类“非遗”保护的若干建议与思考——基于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针之解读
叙事伦理与诗性正义——五个关键词
就一个微笑——读《微笑在瞬间》有感
“军事文学”与“军旅文学”辨──兼论当代军旅文学的三个阶段
如何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表演艺术中心
五个境界的城市观——吴志强教授谈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观
一个不应忽视的课题--关于艺术院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考
关于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中两个藏族舞蹈的评述
诅咒情节在戏剧中的魅力——《沙恭达罗》诅咒情节的文学人类学解读兼与《窦娥冤》的比较
寄情于画 油画家张凡:做一个坏坏的好男人
“研一”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守候的六个关键词
思想者的状态——平樊杰颖新作《状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