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拟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PCI术后3个月内MACE(心源性死亡、MI或再次血运重建)差异。结果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PCI术后MI的发生率。结论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物动力学相关性能指标。方法选取14例健康受试者并分次服用1mg、2mg及4mg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后,采用LC-MS/MS检测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服用1mg、2mg、4mg剂量后人体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t1/2β分别为(12.45±7.34)h、(10.87±7.11)h、(10.87±7.11)h,Cmax分别为(37.34±13.78)ng/mL、(68.57±25.67)ng/mL、(131.87±38.22)ng/mL,AUC0→t分别为(103.44±31.56)ng.h/mL、(198.38±56.87)ng.h/mL、(388.67±101.22)ng.h/mL,AUC0→∞分别为(101.69±30.33)ng.h/mL、(191.32±54.78)ng.h/mL、(397.68±87.47)ng.h/mL。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选择性,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被吸收,当剂量较大时存在一定积累,但不影响服药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选择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合理。方法方法87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20mg/d)和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观察三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结果经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水平效果更为显著(P〈0.05);降低LDL-C的效果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明显好于辛伐他汀(P<0.05)。结果三种他汀药物中,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没有显著性差别。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下降低密度脂蛋白(LDL-C)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比辛伐他汀效果更好(P<0.05)。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方面,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优(P<0.05)。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观察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 收入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 52 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6 例患者。两组患者运用两种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对照组运用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联合运用他汀类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 TG 、 TC 、 LDL-C 、 颈动脉脉压差、 Hs-CRP 、 IL-6 等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更加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HDL-C 比对照组水平更高,两组对比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施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后,联合运用他汀类药物的观察组, 17 例显效,占比 58.62% , 11 例有效,占比 37.93%,1 例无效,占比 3.45% ,总有效率 96.55% 。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9 例显效,占比 31.03% , 14 例有效,占比 48.28%,6 例无效,占比 20.69% ,总有效率 79.31% 。两组结果对比,观察组效果更好,对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通过 探索观察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临床治疗效果 , 结果显示,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为患者联合运用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炎症,促进患者颅内动脉血流恢复等功效,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动脉压(PA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COPD患者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接诊时开始对照组给予吸氧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qn,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PAP,6分钟步行距离(6MWD),内皮素I(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影响。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NO较治疗前升高,PAPs,ET-1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6MWD,NO较对照组升高;PAPs,ET-1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1年内再入院率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常规治疗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降低,运动耐量明显改善。2,其可能机制阿托伐他汀增加NO含量,降低内皮素的分泌,舒张肺血管,改善血管重构有关。3,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COPD的再入院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且观察组恶化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9.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ALT升高、头昏头痛、皮疹、腹胀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12.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hs-CRP、TC、LDL-C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LVEF、FMD等临床评价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是临床上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均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之下,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的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情况,以便为临床药学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文献库检索的方式,对2000年-2014年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有关于他汀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相关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检出符合标准的文献56篇,他汀类药物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62例,高龄患者中多发;涉及他汀类药物5个品种,辛伐他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及横纹肌溶解,其中横纹肌溶解最为常见。结论他汀类药物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应加强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与生化指标情况监测,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563例他汀类药物使用患者,分析其患者病情、药物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563例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7.79%(278/1563),其中恶心12.59%,失眠32.01%,消化不良13.67%,肝功能异常15.11%,抑郁11.51%,头痛6.84%,腹泻5.76%,腹痛2.52%。787例符合指南指标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中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当LDL-C水平越高时,药物不良反应更多,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达到治疗目标、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结论他汀类药物运用上与相关指南标准有一定距离,要做好规范用药来做好药物效果和安全性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咪唑斯汀片(商品名皿治林)10mg/d口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和起效时间的再验证。方法急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斯汀10mg后,60分钟及120分钟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1小时与2小时瘙痒有效率分别为35.0%及70.0%,风团数量有效率分别为21.3%及48.8%,红晕程度有效率分别为36.3%及67.5%,有效率卡方检验分别为x2=18.27(P<0.001),21.90(P<0.001),14.42(P=0.001)。结论咪唑斯汀缓解急性荨麻疹患者症状的效果较好,这与咪唑斯汀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以及具有抗过敏与抗炎双重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