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质量的监控管理,减少和控制不合格器械,有效保障临床科室手术器械的供应。方法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文件要求,随机选择医院的三个科室作为例子,将2013年器械常规处理流程后不合格器械设为对照组;2014年加强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器械的质量管理,合理控制不合格器械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进行比对探讨有效质量控制对不合格器械的管理作用。结果观察组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控制后不合格器械明显减少,清洗、包装、性能检测、灭菌等各环节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对照组不合格器械情况降低(P﹤0.05)。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不合格器械,提高临床科室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6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包1060件,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0件。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式提供消毒供应,观察组执行质量管理追溯系统提供消毒供应。比较两组手术器械在回收、包装、灭菌、发放各环节中的出错情况及临床对消毒供应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手术器械的出错率为1.7%,对照组中手术器械的出错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临床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为98.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保证回收、包装、灭菌、发放的全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规范化与专业性,在提高病历质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结合医院实际,对医院的180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探讨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较,电子病历的优势及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中的优势及不足,并调查研究使用电子病历疾病模板对提高工作效率、医学科研水平及改善病历质量等方面的作用。结果调查研究表明,31.2%的医生对电子病历疾病模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满意度为61%,大多数临床医生对疾病模板使用的感觉一般或是较为满意。大部分临床人员普遍认为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使用,可有效地减少书写病历的时间,对于科研工作效率、科研水平及改善病历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结论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专业性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科研水平,改善病历质量,在提高病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加强质量监控、完善病历模板,可以显著电子病历的应用质量以及信息的利用率。但因其应用的局限性以及时间较短,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益质量管理在提升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8月-12月实施精益质量管理前5个月的抽查数据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6年10月实施一系列精益质量管理方法(现场督查和反馈、灵活调配消毒灭菌设备、成立部门间专科微信群达到信息共享、重新设计手术器械交接单、完善特殊器械应急事件处理流程和预案、统一手术器械灭菌后配送时间等)后的7个月的抽查数据为实验组;比较分析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结果本次研究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56.25%(99/176),对照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93.69%(1341/1429),目标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90.20%,两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间、两组与目标值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024,P=0.000;Z=160.883,P=0.000)。结论在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中实施精益质量管理方法,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使得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运转。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的对照组(15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观察组(150例)。比较分析两组急诊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应急反应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瞻性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简介:摘要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为采供血机构建设、规范血站质量管理、确保血液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为血站的文化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高了管理水平。实现了内部管理制度化、业务工作流程化管理。血站管理由定性的结果管理转变为可控制、可测量的行为管理,形成了全员目标、全员质量、全员责任的管理格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健康体检的受检者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受检者8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受检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质量管理下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漏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漏检率为3.75%,对照组的漏检率为22.5%,研究组的漏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7.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临床价值明显,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质量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PICC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均在置管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质量管理,并与实施个性化质量管理之前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和比较,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23)。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17)。结论在PICC置管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各种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出现,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为保证流通药品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1说明药品验收是一个很关键的岗位。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之(二)规定从事验收、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笔者认为验收岗位由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管理没有药学专业人员专业。建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将药品验收岗位确定为药学专业人员担任以保证药品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强化手段对于提升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准确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住院患者血清检验样本3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检验样本的送检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192例血清检验样本,全部检验样本在采集和实验室检验操作过程中,均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规程,参照组检验样本应用常规性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检验样本应用强化检验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检验样本在血清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CA125等生理指标方面的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检验样本,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检验样本,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检验科收检的血清检验样本应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手段,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检验生理指标的变异指数,提升血清样本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优化患者在患病期间的诊断技术水平和诊断结果获取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单采血浆站的实施,在支持和保障血液制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以202例接受输血治疗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输用的血液制品均来自同一单采血浆站,总结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对控制和提升血液制品安全性和质量性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借由针对提供血液制品的单采血浆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本组202例入选的接受血液输注治疗的患者中,共计有4例患者发生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其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发生率为1.98%(4/202),且有12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其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5.94%(12/202)。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单采血浆站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提升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