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后便秘,纳入的时间段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将这些患者等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5人。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和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更高,治疗有效率更高(97.1%),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两组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和生活质量,疼痛情况也得到降低,临床应用效果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流床对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40例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分成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所有患者均施以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病床,观察组应用层流床;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0.00%、95.00%,对照组分别为70.00%、70.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对减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早产儿PICC置管成功后X片第一次定位异位和后期异位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PICC异位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科2015年6月—2016年1月进行的207例早产儿置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7例早产儿PICC置管患者中,穿刺成功后X线第一次定位有14例异位,异位率6.77%;其中,异位至右心房5例,颈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3例,腋静脉2例,下肢穿刺异位于腰椎1例。PICC留置后第7天有48例患者因病情需复查X线胸片时显示PICC导管异位者有15例,异位率31.25%;其中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2例,导管位置下移导致尖端变深者5例,导管尖端位置上移导致位置变浅者7例。结论PICC导管尖端异位与静脉选择、操作者送管技巧、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方法、个体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个体化体位摆放以及置管后期PICC的维护和患者的活动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置管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置管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到标准位的关键,且后期异位率高于早期,需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复查X线定位,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托宁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最优剂量。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25例;观察A组选择静脉注射长托宁0.005mg/kg,观察B组选择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观察C组选择静脉注射长托宁0.015mg/kg,对照组选择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4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4组产妇经不同方式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3组观察组产妇麻醉后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C组产妇重度口干发生率高于观察A、B组;3组观察组OAA/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长托宁0.01mg/kg为产妇静脉注射,可有效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卒中后第1月与卒中后第3月抑郁与HRQOL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持续纳入90名卒中住院患者中。67名患者符合标准,对卒中后1、3月时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状况,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HRQOL。采用线性回归来计算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及随访1、3月影响HRQOL的潜在变量。结果卒中后第1月时抑郁与随访3月时HRQOL存在相关性;但卒中第1月时的抑郁和同时期HRQOL无明显相关。卒中后第3月时抑郁与同时期的HROQL显著相关;但卒中第3月抑郁与卒中后第1月时的HRQOL无明显相关,且不受潜在变量影响。结论卒中后第3月时的抑郁症状与同时期的HRQOL最相关;卒中1月时的抑郁症状可预测3月后的HRQOL。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状况,为当前的宫颈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性生活状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性生活频率与治疗前无差别的患者为24.44%,性生活频率减少患者为55.56%、无性生活患者20.00%;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性欲望评分3.31±0.85分、性兴奋2.86±0.75分、性高潮2.48±0.84分、阴道润滑3.56±1.17分及满意度4.86±1.14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16±1.27分、7.32±1.44分、6.32±1.22分、7.82±1.52分、12.24±1.53分,一周平均发生性生活的次数1.43±0.73少于治疗前的3.13±0.63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后性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因此在治疗后应给予患者生理、心理上的有效护理,恢复患者正常的性生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己烯雌酚治疗绝经后女性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绝经后女性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取环手术操作;观察组患者在取环前1周开始给予己烯雌酚,服药结束后再进行取环术。观察患者取环术中宫颈松弛度,比较两组患者取环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取环术时宫颈口松弛情况,观察组松弛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取环顺利55例,对照组取环顺利24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均取环成功,对照组患者有5例取环失败后改为在B超引导下阴道镜取环。结论己烯雌酚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服用可提高患者宫颈口的松弛度,提高取环成功率,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