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效果。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 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和 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静脉输液港(VAP)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置管维护时间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置管维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且护理效果显著,静脉输液港应用到肿瘤化疗治疗中与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比,不仅缩短了置管维护时间,还 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2020.1-2020.12,抽取医院收治的7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展开研究,经患者同意后,为患者实施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鉴别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良性结节诊出率98.00%、恶性结节诊出率93.10%、总诊出率96.20%大于常规二维超声84.00%、72.41%、79.75%(P<0.05)。良性结节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与囊实质出现率大于恶性结节,血流丰富、微钙化与低回声出现率小于恶性结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可准确辨别结节良恶性,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 -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134 名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入院接受治疗的 创伤骨科修复疾病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67 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 外固定支架 -行损伤控制性治疗,观察在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快, ( P< 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伤骨科修复患者接受 外固定支架 -行损伤控制性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选取于我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 100例,将其视作调查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研究小组。将常规护理管理办法运用于对照组患者,而实验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将 2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整体满意程度施行比较,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施以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的拆线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疼痛的缓解程度等指标明显比施以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更佳,且经对比后,具统计学意义尤为明显( p<0.05)。施以优质护理服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程度( 94.00%)明显比施以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 78.00%)患者更高,且经对比后,具统计学意义尤为明显( p<0.05)。结论: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际效果颇为明显,不仅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此外,在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程度方面也具有非常大作用,将其施以广泛运用的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服务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19年5月中2020年9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2例,均接受骨科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直腿抬高试验、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肿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GQOLI-74评定量表中心理功能与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骨科住院患者应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循证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 择60例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研究组和参照组,针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循证护理,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时率和准确率以及血栓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并以此为判定标准,判定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血栓风险评估及时率和准确率更高,而参照组相对较低,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护理后患者血栓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研究组掌握率对比参照组显高,具有明显化差异,检验后显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应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循证护理方案的效果明显,有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建议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科护理带教中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过程,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次研究由我院62例骨科护理实习生参与实施,根据要求,所有护士分组展开,每31例护士对应一种护理带教方法,具体涉及常规护理带教、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两种,前后以对照组、观察组的形式展开比较研究。结果:从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护生综合能力的比较中来看,观察组各项分值明显更高,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下,骨科护理带教工作的安排更具合理化和科学化,许多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对于护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帮助,故使用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科护理带教中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过程,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次研究由我院62例骨科护理实习生参与实施,根据要求,所有护士分组展开,每31例护士对应一种护理带教方法,具体涉及常规护理带教、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两种,前后以对照组、观察组的形式展开比较研究。结果:从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护生综合能力的比较中来看,观察组各项分值明显更高,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下,骨科护理带教工作的安排更具合理化和科学化,许多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对于护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帮助,故使用效果更好。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 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为实施防护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记录 156例 PICC置管患者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及导管移位的情况,分析导管移位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 PICC导管发生移位者 28例( 17.9%),其中外移 20例( 71.4%,外移 1-3cm者 15例、 3-5cm者 3例、> 5cm者 2例 )。体内回缩 8例( 28.6%,回缩 1-2cm者 6例、回缩 2-4cm者 2例)。结论 PICC导管发生移位的主要原因有导管固定不牢、护士操作不规范、皮肤过敏、瘘道形成、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须掌握正确管道维护方法,防止管道移位,方可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