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老年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2 月 -018 年 12 月收治的骨科老年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利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率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 P < 0.05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P < 0.05 ) 。 结论: 骨科老年患者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良好,降低了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68例术后谵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术后疼痛、低氧血症、睡眠障碍、内环境紊乱等是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多种高危因素并存是诱发谵妄的重要原因,充分镇痛,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缓解症状.关键词老年人;谵妄;骨科手术;手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50-0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科患者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基础研究数据为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收的62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措施进行必要的分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低体温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低温护理后体温保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整体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增加低温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护理措施,重视术中细节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措施,使得护理的过程更加的规范,为其后期的恢复创造更好的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科患者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护理组19例,常规保温组18例,及复合保温组23例,常规保温组与复合保温组各采取不同的术中保温措施,常规护理组未实施保温措施,对比三组患者术中体温、寒颤及预警病例数。结果复合保温组术中低体温消失,常规护理组及常规保温组低体温依然存在,复合保温组寒颤与预警病例少于常规护理组与常规保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护理组与常规保温组术中体温、寒颤、预警病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术中采取复合保温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有利于获得更显著的手术效果,值得采用。
简介:摘要:本篇旨在探讨老年骨科患者苏醒期镇痛管理的效果。通过回顾分析苏醒期镇痛管理策略在老年骨科手术后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了不同镇痛方法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个性化的镇痛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苏醒期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术后恢复质量。此篇强调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实施个性化镇痛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并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意见。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为研究目的,并针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等作为本研究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98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行麻醉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例,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对相关数据予以整合分析后,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麻醉方案体现一定优势性,患者认知功能(术后3h、6h)及免疫功能(术后48h)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值均<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手术治疗,其麻醉效果确切,可一定程度上优化患者的认知及免疫功能,且同时安全性有保障,此项麻醉方案可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参考与利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认识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舒芬太尼总量和丙泊酚总量均明显少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0%,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延长苏醒时间,能够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后患者麻醉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42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内泵注DEX,应用剂量为1μg/kg;对照组于相同时间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T1-T8数值变化。结果 观察组T3~T8时心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T4、T5、T6、T7、T8时SBP低于对照组(P<0.05),T4、T5、T8,时DB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及盐酸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良好。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预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维持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及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手术期间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研究组中40例患者接受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前后精神功能评分和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总时间、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前后精神功能评分和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P<0.05;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P<0.05;研究组麻醉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P<0.05;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组间P<0.05。结论: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接受椎管内麻醉,能够帮助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改善认知功能,缩短麻醉阻滞和麻醉恢复时间,减小对生命体征造成的影响,使麻醉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问题,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讨论实施对比实验,将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抽取其中的74例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37例)实施加强后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院内感染的例数以及护理效果,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经过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例数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内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的同时,还能够提供给患者更加优质的服务,在预防骨科手术的院内感染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 96 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护理管理后的相关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事件及护患纠纷和患者投诉事件的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在手术室加强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降低,术后恢复情况显著改善,取得了更多患者对于护理的认可,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展开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感染率为 5%(2/40),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 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85.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骨科感染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