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大鼠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的特性及奎尼丁对其的影响,从而从细胞离子的方面去探讨奎尼丁作为治疗Brugada综合征的候选药物的机制。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左心室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方法记录Ito1,观察不同浓度的奎尼丁(n=12)对心室肌细胞Ito1的作用。结果(1)大鼠心室肌细胞具有强大的Ito1,在0.2Hz,+70MV和32℃条件下,其平均峰值Ito强度和密度分别为(1940±440)pA、(12.9±2.6)pA/pF。(2)在奎尼丁1μm、2.5μm、5μm、7.5μm、10μm不同的浓度下,奎尼丁抑制Ito1程度越明显,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奎尼丁可以通过抑制Ito1,延长动作电位的复极时程,这很有可能是他作为治疗Brugada综合征的候选药物的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5人,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给予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及患儿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后者(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中,七氟醚麻醉诱导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诱导,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氯胺酮,安全系数较高,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特卡松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其接受治疗方案为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有患者40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炎、抗感染、解痉、祛痰)等治疗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特卡松,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2个月随访,相对于治疗前,患者FEV1、FVC和PEF等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特卡松方案,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可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考察苯扎贝特分散片和苯扎贝特普通片的溶出行为,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测定光程1mm,转速50r/min,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在228nm处测定苯扎贝特的溶出曲线。结果:苯扎贝特在35.58~234.8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02%、1.24%(n=6),加样回收率符合规定。由实时溶出曲线可见,两种剂型前15min累积溶出百分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能全面、真实地描绘溶出曲线,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及新的实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伦自护理论对肠癌患者化疗带泵期间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6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180例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奥沙利铂加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5-氟尿嘧啶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泵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奥伦自护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带泵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部位疼痛、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渗漏性损伤、静脉闭锁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伦自护理论对肠癌患者化疗带泵期间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化疗带泵期的顺利度过,增强输液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泰斯花粉阻隔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94例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应变性鼻炎儿童病患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X组(治疗组)与Y组(对照组),每组均分有47名儿童病患。对X组年龄在3~14岁之间的儿童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口服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外用花粉阻隔剂进行治疗;对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病患选择口服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花粉阻隔剂进行治疗。对Y组年龄在3~14岁之间的儿童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口服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病患选择口服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比X组与Y组儿童病患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比较X组与Y组儿童病患病情恢复情况得出,X组儿童病患恢复效果相较Y组更佳,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间断发热半个月余”的7岁患儿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感染科,经过对患儿血、脑积液和喝的鲜羊奶二代宏基因测序,最终诊断为斯氏弓形菌感染,患儿经过美罗培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后痊愈。
简介:1基本概念和由来俄底浦斯情结为弗洛伊德在治疗癔症病人时发现的一个现象:在通过精神分析呈现出来的儿童早期的冲突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最为强烈的、约产生于4~5岁,与欲望及客体关系有密切关系的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弗洛伊德对之的主要描述为,男孩存在着想与其母亲性交,完全占有其母亲的欲望,并想以某种方式摆脱父亲,在不寻常情况下,少数儿童还有弑父的念头.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一种男孩对父亲的爱,与害怕受其拒绝或身体受到其伤害特别是害怕因父亲的报复将其生殖器阉割的冲突,此称为'阉割性焦虑'(cas-trationanxiety).幼女也存在着类似的模式,只是将父母的角色进行了调换.据推测,上述两种相反的情结均在男孩或女孩身上同时存在,故我们也可发现男孩想占有父亲,摆脱母亲的欲望,此说明无论男女,每个人先天均具备双性倾向(San-dle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