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 CT、 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7例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MRI影像学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6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占比 71.64%,其中以涎腺源性肿瘤、神经鞘瘤最多;恶性肿瘤占比 28.36%,其中以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等最多。结论: CT/MRI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病情等情况,有助于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患者进行放射影像检查,以便提升口腔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是 2016年 8月 -2018年 8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100例口腔患者,在治疗期间设置对照组和治疗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辅助治疗。结果:在治疗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后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治疗准确度大幅度提高。结论:对口腔患者进行放射影像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口腔治疗效果,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口腔临床治疗;放射影像技术;应用研究 放射影像技术是伴随着科学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口腔临床治疗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而且该技术对人体损伤性,无创性,而且能够快捷、高效的记录影像。本文主要对 100例口腔患者进行数字化放射 影像检查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化放射影像在口腔临床诊断的应用性和准确性,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8月 -2018年 8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100例口腔患者,其中男性患者 56例,女性患者 44例,病程为 1天至 6个月,患者年龄为 18-65岁。 2、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将 10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 48例患者,实验组 52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只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不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而实验组则主要是采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得出相应的治疗结论。 二、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之后,我们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遇到一些常规性口腔疾病都能够检测出来,但是实验组的检查准确性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检查与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考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情况,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造影血管形态情况和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时间情况。结果超声造影的诊断确诊率(94.12%)显著高于增强CT的诊断确诊率(78.43%),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血管形态多为树枝型和短线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血管形态多为点状型,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造影达峰时间晚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消退时间早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过程中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丛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临床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均行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直接征象观察组的假性囊肿、胰管全长不规则扩张、胰腺钙化以及病变区边缘清晰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扫密度不均匀、胰管远端扩张均匀以及病变区边缘肿大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间接征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检查的直接和间接征象能够准确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应用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磁影像诊断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扫查结果提示块状型肝癌58例,结节型肝癌14例,小肝癌10例,弥漫型肝癌4例;核磁共振成像检出表现为边界较清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T1WI以低信号为主,病灶内坏死处更低信号,出血部位则为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灶呈现较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组织明显强化,坏死部位则无明显强化。结论临床上核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体现出的显著价值与可行性,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和诊断效率,有助于病人接受到早期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112例我院于 2016年 4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选出的患者应用 CT影像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联合病理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 CT影像诊断后得出,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37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75例,并按照 BalthagerCT分级又将所有患者以胰腺病症程度不同分为 5个等级,分级越高,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占比越大;病理学检查结果出血坏死型与水肿型患者分别为 36例、 76例,其中有 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 99.11%。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前期诊断中应用 CT影像诊断能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结果,有利于医护人员开展后期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核磁共振影像特征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120例符合卵巢肿瘤病理检查和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对恶性良性肿瘤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检验准确率为93.9%,明显高于CT检查准确率70%;观察组患者对恶性良性肿瘤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恶性肿瘤的成像特点表现为,有实性肿块,呈“网膜状”,卵巢形态不规则,存在中等强度信号;而对照组检测恶性肿瘤的成像特点表现为,有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呈“饼状”或“污秽样”,轮廓粗糙,加强CT呈现不定型钙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卵巢肿瘤的应用价值高,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