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大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和总体手术效果。方法对185例195眼复明工程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行透明角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远期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中并发后囊破裂14眼(7.18%),角膜轻度水肿18眼(9.2%),第2天出院视力≥0.5者158眼(81.02%),0.1~0.4者23眼(11.7%),<0.1者14眼(7.18%)。远期观察晶体后囊膜混浊21眼(10.7%),行YAG后囊膜切开,无严重并发症,191眼Ⅰ期植入人工晶体,4眼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此术式能快捷恢复视力,而且远期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透明角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设备要求低,易于掌握的优点。是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的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只要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细节及技巧,即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在贫困地区及基层医院值得推广1。适合我国目前国情下大批量白内障复明工程,应该是现阶段白内障复明工程的主导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后Ⅱ期缝合治疗难愈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60例难愈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按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后Ⅱ期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感染后Ⅱ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9±2.4)、抗生素应用天数(6±1.5)、复发率6.67%(2/30);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13±3.5)、抗生素应用天数(9±1.5)、复发率13.33%(4/3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及复发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后Ⅱ期缝合治疗难愈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肯定,切口愈合较快,患者痛苦小,抗生素量应用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低,优于单纯抗感染后Ⅱ期缝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该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该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258例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为16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97例(37.6%)中合理预防用药0例。所用抗菌药物涉及5类14种;术前0.5~2h内给药50例(51.5%);术后用药时间〉24h77例(79.4%),用药时间〉48h72例(74.2%)。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简介:目的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因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因一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因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自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2年1-5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100%;预防用抗菌药物均属头霉素类;术前0.5~2h给药有85例,占56.7%,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有105例,占70.0%;预防性用药时间≥24h的占30.0%。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不准,预防用药起点高,种类选择欠妥,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monitoring-training-planning,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2011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及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国际网络选择性用药指标调研方法设定调研指标,选取2011年第1季度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作为调研基线,采用MTP模式进行干预,每季度统计分析干预后的调研指标,然后再干预再调研,如此进行3个MTP循环。结果经过3轮MTP干预后,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率、平均用药天数及联合用药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00.00%、(1.65±0.80)d、15.00%下降至干预后的26.32%、(0.26±0.46)d、0.00%,上述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0.5~2h用药百分率与品种选择合理率经干预后均达到100.00%。结论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有效提高了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76例85眼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小切口下充分水分离白内障核后用晶状体圈匙托起晶状体核,手法碎核后摘出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观察碎核情况、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76例(85眼)术后两天最佳矫正视力≥0.5者(68眼,80%),术后一周矫正视力≥0.5者(75眼,88%),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80眼,94%)。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少、角膜水肿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以评价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为例,明确TPN和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TPN组(10例)及TPN+EN组(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TPN+EN治疗组能较TPN组更快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疾病严重程度、MO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胰腺炎的自然病程,且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