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国际汉语师资供求矛盾是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国际汉语师资的供求均衡问题,包括总量均衡、质量均衡和流动性均衡。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当前国际汉语师资供求存在三个层面的失衡,一是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存在大量“岗位空缺”的失衡,二是国内市场上供过于求,呈现“供给相对过剩”的失衡,三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存在对接不畅的流动性失衡。为解决三大失衡,文章从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培育和完善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市场,增强国内对对外汉语师资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二是加强国外本土化师资的培养培训,提高国外汉语师资的供给能力;三是加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联动,实现国际汉语师资的自由、高效流动等。
简介:中国学生日语语音习得研究多数基于二语视角,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以三语习得视角研究日语语音习得,但多数是以区别性语言特征为基础的分析推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中的现象法(phenomenology),探索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语音过程中来自母语及二语英语的跨语言影响及触发因子。采取目的抽样选取中国中部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数据收集工具为开放式问卷和半结构型访谈,质化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在三语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语言心理类型相似性是跨语言影响的主要触发因子,出现为内容相似和形式相似两种类别。本研究发现将会对日语语音的教学和三语日语其他层面的研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借鉴意义。
简介:文章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共提取了66条“有+名”类词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部分词或词的义项在不同词典中存在词性标注分歧,有的还存在词标注与释义、用例域上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动词与形容词。通过分析,文章发现分歧的根源在于该类词中“有”的多义性和名词性语素的复杂语义。基于此,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一套针对“有+名”类词词性的判定方案,即结合动-形量化标准、语义辨析和大规模语料库的语料验证来确定存在分歧的“有+名”类词的词性。此外文章还对其中部分形容词提出了增加深层义的阐释以及改进相关配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