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论述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法把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分别有4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护理办法,而实验组的患者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再加以持续质量改进,然后有针对性的对于两个组别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高(75%)很多,在护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压疮发生率(2.5%)要比对照组的(15%)明显要低很多,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压疮护理管理的效果,成效显著,能够切实有效的规避压疮的发生情况,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很受患者和家属的普遍欢迎,特别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普遍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使用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性研究对象。将高血压患者随机依照用药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早上服用氢氯噻嗪、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早上服用氢氯噻嗪、替米沙坦,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者平均舒张压(MDBP)、平均收缩压(MSBP)、最高舒张压(MAXDBP)和最高收缩压(MAXSBP)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晨起来后或睡觉前服用左旋氨氯地平都能降低高血压晨峰患者在清晨醒后的血压水平,但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比早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的效果要好些,更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肩峰前外侧扩展入路并Philos钢板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安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2例,均应用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按不同入路分为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22例和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创伤、骨折愈合、疗效及功能恢复(肩关节Constant评分)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完成至少8个月的随访。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组比较,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折均能如期愈合,肩关节活动以及上臂外侧皮肤的感觉功能均没有受影响,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可行又安全的。另外,依据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估疗效,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优良率达95.4%,明显高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组的85%(P<0.05)。因此可以将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手术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筛选出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56例,给予氨氯地平5mg/d晨服,替米沙坦80mg/d晨服,实验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8周末,24小时、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比治疗前相比分别降低(10.2±2.6)/(7.8±2.8)mmHg、(11.0±1.8)/(7.5±2.7)mmHg、(9.5±1.5)/(7.4±2.0)mmHg,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晨峰程度降低(15±3)/(11±2)mmHg,血压峰值异常控制率83.9%,24小时动态血压达标率87.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不仅有效降低24小时血压,而且能控制血压晨峰的发生,降低晨峰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风湿科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痛风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2%)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别嘌醇相比较,非布司他的降尿酸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以提高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为研究目标,在临床中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别嘌醇片治疗方案,明确其对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2023.01-12时间段中于院内接受诊疗的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68例,按照诊疗先后顺序设置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3例),分别以常规手段、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别嘌醇片治疗手段实施两组干预,对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低(P<0.05)。炎症指标方面,两组相比,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值更低(P<0.05)。结论 在临床中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别嘌醇片治疗方案,能够对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麻过程中观察压控、容控模式对1-4岁患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患儿气道压峰值(PPEAK)、动脉血气的影响并寻求一个较为理想的机械通气模式。方法选择22例行心脏手术的病人,术前动脉血气在正常范围内,分为压力控制通气(P)及容量控制通气(V)组。控制患儿潮气量(VT)10ml/kg,氧流量2.0L/min,呼吸频率为25次/min。结果诱导插管行机械通气5min、30min相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血清钾(K+)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P组的PPEAK明显低于V组(P<0.001)。结论在维持VT的前提下,压控模式对小儿的气道损伤较小,减轻气道黏膜损伤,更有利于术后气道黏膜的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收集80例。将这80例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其临床病症、生命体征、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82.50%,对照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62.50%(P<0.05);观察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7.50%,对照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是70.00%(P<0.05)。结论针对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转阴率,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子92例经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进行分类分析讨论。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菌株种类有肺孢子菌62例(占67.40%)、曲霉菌16例(占17.40%)、白色念珠菌8例(8.70%)、隐球菌6例(占6.53%)、混合性感染17例(占18.48%)。其主要CT表现为⑴肺孢子真菌感染表现为双肺对称性分布的云雾状、毛玻璃阴影及斑片状实变影;⑵曲霉菌感染①表现为厚薄不同的空洞,内常见半球形的附壁结节及游动性球节、团块影,周围可见磨玻璃样的晕影环绕,即“晕征”;⑶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延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及实变影,部分伴有树芽征或结节伴有晕征及胸水;⑷隐球菌感染多态、多样、多病灶为特征;⑸混合性感染更为多态多样,与合并的感染菌株类型不同而不同。结论AIDS并合肺部真菌感染,不同菌株的感染其CT表现各不相同,各具有特征性,但不特异性,影像学结合病原学不难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