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现阶段,以减少护患纠纷为主要目标,科学整改护理差错,使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危害性降到最小,真正得到有效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的就诊病患中随机抽选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分成两小组。在对照组中,应实行常规化护理。在实验组中,则重点防范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结果: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后采用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使实验组的纠纷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却很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要想推进护理实践工作,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真正为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下良好基础,就必须分析常见的安全隐患,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并深入研究多样化的护理策略,继续探索多元化的护理路径,全程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整体优化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效果。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管理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深入探讨了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为档案管理行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实践路径。文章首先阐述了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及信息化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当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建立健全安全保密制度、优化档案管理流程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档案管理行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针对胆结石患者不同的病情和需求,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帮助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 目的 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避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12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普通型留置针, 2019年 1-11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 2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安全型留置针与普通型留置针相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能有效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能防止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有了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学校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分段研究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校卫生安全管理情况。采用跟踪分析,确定1000例教师、学生为研究对象,且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研究学意义,分析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学校卫生安全的重要性。结果:干预前阶段,学校500例跟踪对象发生传染病病例68例;干预后,学校下降到了19例,(p<0.05);且通过建立传染病风险管理机制,家长、学生管理满意率、依从性提升明显。结论:综上所述,学校是传染病高发场所,考虑到学校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年龄段低,感染抵抗力差,建议对应学校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提升学校卫生安全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2 月进行手术治疗的 60 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30 例,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 SDS抑郁评分、 SAS焦虑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手术室细节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7 年 8月 -2018 年 9 月影像科收治的 440例患者,按照差异性的影像科服务,常规化服务的 220患者作为对照组, PDCA干预后的放射科服务患者 22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经过差异性的服务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服务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服务结果,实验组的服务不满意 7例( 3.18%), 综合满意 213例( 96.82%);对照组服务不满意 26例( 11.82%),综合满意 194例( 88.18%),( p< 0.05)。实验组的造影剂检查渗漏、碘过敏反应、患者投诉,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 PDCA循环法可以提升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优化检验质量,提升患者医学服务,建议研究推广。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安全因素分析应用在新生儿护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 88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开展不安全因素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n=44),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 n=44),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 2.27%、 4.55%)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人员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给予对应解决方案,可降低风险事件,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不安全因素 ;新生儿 ;新生儿护理 作為护理人员,应对新生儿护理工作加以重视,并且不断强化自身护理技能,全面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对应解决措施,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本研究选取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88例新生儿,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在医院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88例新生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选新生儿均符合临床护理服务操作标准 [1-2],新生儿家属能够配合各项工作,对诊疗情况知情同意。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组,观察组( n=44)中,男婴 20例,女婴 24例,日龄 3~ 20d,平均日龄( 13.52±3.89) d。体质量 3.1~ 5.2kg,平均体质量( 3.82±0.27) kg。对照组( n=44)中,男婴 21例,女婴 23例,日龄 3~ 22d,平均日龄( 13.66±3.78) d。体质量 3.2~ 5.2kg,平均体质量( 3.88±0.25) kg。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排除以下情况 [3]: 1)家属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 ;2)新生儿合并严重全身感染者 ;3)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 ;4)合并先天性严重疾病者。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结合新生儿实际需要,给予对应护理服务,严格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观察组新生儿接受不安全因素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新生儿自身因素及护理。①护理风险:对本组新生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新生儿免疫力普遍偏低,且机体防御能力差,容易被病原菌侵袭。在此基础上,新生儿身体情况变化较快,增加临床护理执行难度。②护理对策:针对新生儿自身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应加以重视,采取必要措施,尽量减少病原菌感染几率。提倡尽早母乳喂养,加强健康宣教,告知家属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新生儿机体免疫及抗病能力。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保证新生儿病室温度、湿度条件满足标准,降低风险。 2)护理人员因素及护理。①护理风险: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到位所引起的风险,值得每个临床护理人员注意,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新生儿护理质量,也会显著增加安全风险,对新生儿健康带来严重影响。②护理对策:针对此类问题,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对新生儿专业护理知识进行强化,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本组新生儿即是在此种背景下接受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已经深刻意识到自身问题,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进,以新生儿为核心,执行护理风险管理。例如,护理人员对自身操作技能进行优化,发现新生儿存在呼吸道问题,则及时对其开展对应干预,适当抬高床头,做好呼吸道护理及体位管理,协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强化操作技能,减少新生儿皮肤划伤。 3)人员配置因素及护理。①护理风险:新生儿护理执行难度大,很多家属不能理解护理人员的难处,导致护理人员承受较大工作压力,无法及时发现新生儿不良状况,增加了护理风险。②护理对策:鉴于上述状况,首先对护理人员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给予对应疏导,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面对新生儿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风险。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避免发生新生儿腕带丢失现象,减少不安全事件。其次,对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进行优化,采用弹性排班方法,除科室护士长外,所有护理人员均参与到轮班中。保证每个护理人员均有机会参与到弹性班和固定班的轮班值守中,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同时也能够为新生儿提供连续性服务,减少护理风险。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0月于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 9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运用基础性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实施干预后,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13.34%( P< 0.05);观察组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 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6.67%( P< 0.05);较之参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缩减 6.67%( P< 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防控护理风险,削减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对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创建具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 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 N-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吸痰次数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于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常规治疗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的治愈效果明显,病灶吸收率会提高,缺氧、咳痰、咳嗽、气促的症状也会明显减轻,且副作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