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供应室里三氧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通过用三氧消毒机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在供应室进行实验性的杀菌消毒,对比这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在设定的时间里,三氧消毒机消毒和紫外线消毒都达到现代感染学的标准,但是三氧消毒机对空气的消毒洁净度比紫外线对空气的消毒洁净度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消毒很全面,连死角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消毒。结论三氧消毒机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空气消毒法,不仅消毒全面,还能控制外源性感染,有效的防止在医院感染中造成更大面积的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清蛋白(GA)3个指标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健康者与确诊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清蛋白(GA)3个指标,观察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3个指标的统计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BG与HbAlc和GA相关性良好,均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FBG与HbAlc和GA相关性良好,联合测定FBG与HbAlc和GA,可较全面地提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信息,对诊断、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亦可根据其针对的侧重点不同,选择性测定,降低糖尿病患者检测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372例(43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146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12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C组16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3~3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146眼中46眼复发,复发率为31.5%;B组126眼中20眼复发,复发率位15.9%;C组162眼中8眼复发,复发率为2.94%。A组与B组比较(X2=4.498,P=0.034,P<0.05);B组与C组比较(X2=4.828,P=0.028,P<0.05);C组与A组比较(X2=18.746,P=000)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与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移植术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及营养不足发生率,为制定合理营养支持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护理人员根据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总分≥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或血清白蛋白<30g/L)为营养不足。结果8658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61.5%和26.2%,其中恶性肿瘤、COPD或肺部感染、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肾功能不全)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其中3282例老年患者(37.9%)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其中有营养风险、营养不足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率分别为56.9%、31.4%(1868/1030)。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尤其以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更为突出,迫切需要进行临床营养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分娩时发生产后出血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的患者10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4例应用子宫体部前后壁贯穿纵行缝合止血法治疗产后出血,B组30例应用宫旁血管纵行缝扎止血法治疗产后出血,C组39例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三组手术方法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病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手术时间较A、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4h出血量比较,C组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及出院时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d血红蛋白含量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子宫体部前后壁贯穿纵行缝合止血法、宫旁血管纵行缝扎止血法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三种手术方法止血,均是剖宫产术后出血可采用的快速、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均可降低子宫切除发生率,手术技巧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医院组成的社区干预为主的三级网络管理在COPD患者病情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建立COPD三级管理网络,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确诊的COPD患者12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实验组纳入三级网络管理,比较两组患者2年来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以及FEV1、6分钟步行试验(6-MW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急性发作次数(1.32±0.25次/年)、住院天数(8.60±1.94次/年)、治疗费用(934.35±90.75元/年)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绝对值(0.326±0.0125L)、6-MWD距离(325.6±20.9m)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由综合医院专科、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社区干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络,进行COPD的社区防控,有利于COPD患者病情的控制。
简介:摘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多条款其实都贯穿了PDCA循环原理。在执行过程中许多人员对PDCA循环原理感觉抽象,一时不能理解。笔者想如何能有个简单直观的方法让PDCA循环深入人心,经反复琢磨设计了下列三色单。推行本标识单可把复杂的理论问题简单化,具有可推行性。推行有利于节约人力有利于临床工作者的遵从性增高。
简介:摘要三维CT是临床中应用较广的影像学技术,在头颅先天性畸形、外伤、肿瘤等病症的探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中的常用技术,掌握其基本原理,合理对其进行应用是医师必备的技能。为提高我院诊断水平,本文对三维CT影像学及其在头颈外科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常态化院感“三基”培训考核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成效。方法于2013-2015年采取院科两级培训,全员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相统一等系列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院感“三基”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由41.5%、86.2%分别提升至66.7%、96.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22.4%提升至41.2%;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由88.7%提升至98.6%。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由3.2%下降至1.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4%下降至51.2%;锐器伤发生率由4.1%下降至2.2%。结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能显著增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和实施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指按压法对静脉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静脉采血选择最佳的按压方式。方法将在本院体检科进行征兵体检需行静脉采血者8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0),对照组在静脉采血后取伸肘拇指棉签垂直按压法,观察组取伸肘三指输液胶贴垂直按压法,2组按压时间相同,比较2组患者出血、淤血、血肿及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出血(χ2=24.09,P<0.01)、淤血(χ2=14.42,P<0.01)、血肿(χ2=6.98,P<0.01)、疼痛(χ2=6.06,P<0.05)等方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指按压法按压可减少静脉采血后出血、淤血、血肿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