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及用药1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另外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出量(SV)和收缩时间比率(ST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66例。依照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和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复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功能恢复较快,复位情况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早期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早期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灵敏度为112(93.33)例,少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灵敏度119(99.1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特异性为109(90.83)例,少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特异性116(96.6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准确性为103(85.83)例,少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准确性118(98.33)例,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应用于乳腺肿块早期的临床诊断当中,但若超声诊断无法为患者进行确诊,则应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以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髓内钉是重要的骨科器械,本文拟通过回顾文献,来调研髓内钉在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方法适合采用髓内钉的病理性骨折主要为播散性转移病变引起,股骨和肱骨发生率最高。手术的目的是髓内钉沿生物力线形成支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大多患者都耐受良好。为获得稳定性,髓内钉的远近端都需锁定在健康的骨质。为降低栓塞风险,应考虑对骨折部位的肿瘤切除。髓内钉选择尽量长的,肱骨考虑顺行置钉,股骨最好选择带股骨颈螺钉的髓内钉。多个病理性骨折或即将发生骨折的转移瘤,也是可选择的。结果髓内钉较接骨板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由于髓内钉可通过间接复位的额外优势,保护病变部位血运,明显降低内植物固定的失效率,应推荐尽量采用髓内钉固定。正确的内植物选择、手术技术和对患者生存期的高度评估可降低内固定物的失效率。结论目前已证明,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具有更低的固定失效率。成功的髓内钉固定后,患者疼痛缓解充分,功能改善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病人放射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对422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骨折患者进行复查,将我院诊断结果与患者原始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经放射线检查之后,全部42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23例,占误诊率为5.45%,其中肋骨骨折误诊5例,误诊率为3.96%,脊骨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8.88%,椎骨骨折误诊7例,误诊率为11.47%,头颅骨骨折误诊3例,误诊率为12.00%,四肢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4.54%。结论医院应提高对医生的要求,医生应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医院应对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7.2~2018.3收治10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肌肉萎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肌肉萎缩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的11.32%相比明显更低(X2=7.208,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与对照组的83.02%相比明显更高(X2=9.383,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而言,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患者康复结局、防止肌肉萎缩、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上肢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骨科接收128例上肢骨折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办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数据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上肢骨折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不开刀即可达到手术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对策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骨关节外科就诊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疼痛护理对策,观察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患者患处疼痛总缓解率、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单一的常规护理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联合疼痛护理在缓解踝关节骨折疼痛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收的8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外敷等门诊治疗,并配合情志护理、辩证施护用药、三期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83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5至9周;治疗过程中14例伤肢出现肿胀,3例局部皮肤潮红出疹,经相应处理后症状消失,未有一例发生感染。此外,优47例,良23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3%。结论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展开门诊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将患者的痛苦有效减轻,充分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对42例患者采用后内侧联合切口钢板固定和外侧髌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住院时间13~32d,平均住院时间(20.7±6.5)d。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8±5.6)月。所有的骨折患者在12周内愈合。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为优,1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良,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可。本组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和患膝稳定,术后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明显膝关节僵直。结论采用外侧髌旁和后内侧双切口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满意,值得临床信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施不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s角分别为(95.13±9.43)%、(96.43±10.52)%、(5.03±1.06)°,均优于对照组(75.82±6.25)%、(78.16±6.14)%、(7.10±2.51)°(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为E级的患者有54.17%,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能够促进胸腰段脊柱骨折良好复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