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为慢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58例和慢性组49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愈组和慢性组在发病年龄、病程、血型、家族过敏史、血清IgE水平升高、病毒抗体是否阳性、病初白细胞计数、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A、PAIgM水平、治疗时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恢复至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长、发病年龄大、PAIgG、PAIgM同时升高、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长、ORh(D)+血型相对于ARh(D)+和BRh(D)+血型是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为慢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这些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乃至早治疗十分重要。应重视PAIg检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论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EV1、FVC以及FEV1/FVC上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论治有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与治疗效果的增强,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胸片等表现不典型,本组32例患者经全面整体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30例,后行门诊及疾病防治所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因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结论患者临床在COPD感染控制欠佳或类似结核症状出现时,需行胸部CT扫描,常规痰涂片检查。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与机体状况、结核病情性质及范围、结核耐药性、肺气肿程度等相关,重视合理用药,严格管理,以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发生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具备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特点,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及复杂,病残及致死率更高,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出发,对其发病机制、诊断研究及治疗研究进展实施了总结,以期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及其病理的诊断结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对病变处进行活检病理检查,将其内镜下的表现进行分析对比,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内镜下的表现,将其与比病理检查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的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后,胃镜下出现粘膜皱襞变平或是消失,其粘膜表现为红白相间,主要以白为主,并且其血管透见的有11例患者,而胃镜下表现为粘膜颗粒状或是结节状的患者共有20例,胃镜下两种表现情况兼具的患者共有29人,其中,在胃镜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时,均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径诊断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两者的符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还需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内径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相结合,为医生的诊断奠定辅助基础,从而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镁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根据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7.25±1.36)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1.26±2.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为97.0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优(P<0.05)。结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内镜下B型(黏膜变薄,黏膜颜色主要为白色,或者红白相间)、C型(黏膜呈结节或颗粒增生样,可见明显粗糙不平、隆起糜烂以及扁平隆起状)表现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分别为91.7%(22/24)、95.0%(19/20),明显高于内镜下A型37.5%(3/8)的诊断符合率(χ2=10.301、11.221,P=0.005、0.003)。结论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临床在诊断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二者,确保诊断正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规范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规范组给予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规范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规范组治疗总有效率、PGⅠ、G17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后,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中医院在2015年6至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的是最为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和运动耐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也有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呼吸分级和运动耐力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梗塞的临床观察及诊断。方法以2015年11月29日至2017年2月10日我院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CT诊断,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观察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100.00%)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过敏性肺泡炎(6.67%)可见小结节,且边界不清晰,结节病(13.33%)表现为肺部结节状影散在对称分布,且边缘清晰,肺门淋巴结可见双侧肿大;肺结核(80.00%)主要特征为粟粒样结节(分布、密度及大小均匀),边界清楚;观察组FVC值为(61.44±5.02)%,FEV1值为(2.09±1.43)L,FEV1/FVC为(69.07±3.24)%。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梗塞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临床结合CT诊断及肺功能检查等方法,可提高准确性,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探究对象(2016年12月20日-2018年3月30日),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体功能为(82.54±4.32)分、心理功能为(83.54±4.20)分、认知功能为(84.44±2.63)分、社会功能为(88.59±6.87)分、护理满意度为98.00%,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35%)显著高于观察组(5.8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疗效显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收治的78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39例延续性组和39例对照组。延续性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和延续性组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延续性组的依从性36例(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28例(71.79%),延续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65.56±14.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9.74±11.27)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极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